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個「缺點」,恭喜!他會更有出息!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心靈是敏感的,它是為著接受一切好的東西而敞開的。

孩子在出生時,幾乎是一張白紙,而父母則是個畫家,他們可以用手中的筆給孩子畫出各式各樣的圖案,可以賦予孩子五顏六色,也可以使得孩子的世界滿是灰暗。

這也就是為什麼有的家長教出來的孩子是優秀的,言行舉止都謙遜謹慎的,而有的家庭教出來的孩子則是性格易怒、敏感、自私的。

其實這歸根結底,都是父母在教育孩子上給了孩子足夠的空間和自由,不給孩子制定太多的“標準”!不把他們的“缺點”看做是缺點,從另一個方面去解讀自己的孩子。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個“缺點”,恭喜!他會更有出息!

北京大學的教育專家研究指出,無論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首先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獨特性,不要給孩子的成長制定“標準”,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

尤其是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更應該從生活的點點滴滴的細節看到孩子的優點,並努力去挖掘孩子的潛力,千萬不要盲目地去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較,不要用自己固有的思維去限制孩子的發展。

孔子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就告訴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優缺點,都有值得去學習的,大人是這樣,孩子也是。

有的家長總是對孩子各種不滿意,覺得孩子方方面面不如人,尤其是在某些方面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家長就會格外上火。其實,只要換個角度看問題,孩子的某些缺點完全可以變成他的優勢。

換個角度看看孩子

比如,有的孩子話特別多,好像一天到晚都在不停說話,被家裡人認為是個“小話癆”,還有的孩子天生好動,一刻也不得安靜,在學校裡調皮,回到家也是跑來跑去,家長對這個“調皮鬼”真是傷透了腦筋。

有的孩子腦子裡簡直裝了“十萬個為什麼”,從早到晚各種問題;有的孩子好像比別人“臉皮更厚”,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都是大大咧咧的,什麼事情都能嘻嘻哈哈接受……

剛剛說到的這幾點,很多家長都會覺得是孩子性格上的缺點,當自己家的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父母往往非常著急!

但如果你的孩子真的存在這4個方面的“缺點”,那麼恭喜你啦,你的孩子將有機會比別人更有出息!

因為這些看似是“缺點”,實際上,只要家長們在育兒的過程中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就會把這些“缺點”變成孩子的優勢。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個“缺點”,恭喜!他會更有出息!

1.孩子看上去很“皮”

有些孩子天生厚臉皮,其實老師更願意叫他們樂天派,對於發生的事情總是能夠更快的接受,不玻璃心。

但也使得父母們對孩子的說教通常很難能夠達到效果,因孩子總是嘻嘻一笑,讓大人們苦笑又無奈。

其實這類孩子也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社會玻璃心的人很難生存,厚臉皮、抗壓能強的孩子反而容易成功,家長們需要適當的引導而非刻意的讓孩子去改。

2.孩子是個“小話癆”

有些孩子從小就特別能說,好像一天到晚總有說不完的話,像只嘰嘰喳喳的小麻雀,很多家長總是煩不勝煩,經常在孩子說的正高興的時候大聲訓斥孩子,要他閉嘴。

其實孩子能說是一件好事,說明他的語言能力豐富,表達能力突出,這樣的孩子往往比較外向和自信,有組織能力和領導才能,對以後的發展是非常好的,所以家長們沒必要橫加干涉。

但是也並非全然放任不管,要明白過猶不及,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把他的這份能力發揮在適合的地方會更好。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個“缺點”,恭喜!他會更有出息!

3.孩子是個“搗蛋鬼”

有些孩子天性活潑好動,整天跳上跳下,除了睡覺沒有一刻是安生的。其實有這些特徵的孩子思維是非常活躍的,而且小腦袋轉得快,比一般孩子要聰明的多,學任何東西都很快,但就是很難靜得下心。

當你的孩子有這個“缺點”的時候,家長們最好不好抑制孩子的發展,不要總要求“安靜的坐下”“不能說話,不要動來動去等等,這樣不利於他思維活躍性的發展。

家長們需要適當引導,把行為控制在安全可靠的範圍內,把孩子過剩的精力轉移有用的地方,在正確的方向發揮孩子的冒險精神。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4個“缺點”,恭喜!他會更有出息!

4.孩子是“十萬個為什麼”

有些孩子天生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好奇和探索欲,他們的小腦袋瓜裡就像裝了《十萬個為什麼》,總是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求助自己的父母。

這個時候,父母們切記不要表現出不耐煩的表情,孩子愛問為什麼其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說明他的好奇心強,並且有求知慾。

這類孩子的學習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家長們能夠把他正確引導到學習中去,那麼對他日後的發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在關於孩子的教育上,每個家長是持有不同看法的,就像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同樣不可能找出完全一樣的兩個人,無論是外貌還是性格,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獨一無二的。

然而很多家長在育兒的時候卻不能明白這樣的道理,總是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的孩子作比較。

尤其是當自己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家長們就會習慣性地去和那些成績好的孩子比較。

天天在孩子耳邊唸叨“你看xxx家的孩子,放學就回家寫作業”“人家xxx家的孩子多安靜多老實,你看看你”……

在這樣的家庭教育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可能會因為家長給指定的“學習榜樣”而改掉一些壞習慣,學習到“別人家孩子”的一些優點。

但是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活在家長給指定的條條框框中,從學習到生活,都要按照大人們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做,很多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也是這樣被無形中扼殺的。

所以我想強調的是,每一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所以沒有同樣適用的教育,對於孩子,我們只能去因施教,根據孩子的特性去引導他,而非矯枉過正。

而且作為家長,我們不僅需要給孩子經濟上的需求,他們精神世界的一些東西也是該得到滿足的,不要因為你的孩子調皮、話嘮,甚至不愛學習,就放棄他,覺得他是沒用的孩子。

要知道,孩子的一生,不僅僅只是單方面的,也許這些看似不太好的小“缺點”說不定有一天會成為孩子的幸運點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