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根据SBS NEWS报道,莫里森政府人口部长Alan Tudge前几天在墨尔本举办的人口会议上进一步确认了政府有意将技术移民引流到澳洲偏远地区的消息。部分签证持有人需要在边远地区居住满至少几年后才能移居至悉尼或墨尔本这类热门城市。

随着事情进一步发酵,一时间甚嚣尘上,各种“突发”“重磅”满天飞,其中不少缺乏事实依据的报道。针对此次改革的热点问题,远晟提醒大家务必客观了解事实真相,切忌恐慌而影响自己的既定计划。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热点问题一】哪些人会被影响?

可以确定的是占移民总量35%的家庭类移民(由于不能让家人分居两地)以及20%的雇主担保移民(必须要为担保雇主工作)将不会受到改革的影响,而剩下的45%(包括技术移民,投资移民和杰出人才移民等类别)由于不受地域限制,从而成为此次改革的主要目标。

❌误区:45%的移民都要被强制去边远地区。

45%的移民都要被强制去边远地区?这个论断人口部长没有说,移民部长也没有说。

此次改革的一个背景是大城市人满为患,而边远地区人口负增长严重,尤其是对于那些拿到永居就离开偏远地区前往大城市的新移民,政府目前不能制裁他们。举个例子,申请人拿到190边远地区州担保永居签证本应该在边远地区居住两年,但是不少人并没有遵守承诺,而政府却不能取消他们的签证,因为190边远地区州担保永居的两年居住时间要求只有道德约束,没有法律约束。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改革的重点在技术移民,政府要进一步引流去边远地区,那么边远地区移民政策进一步放松但是之后居住监控会加强,这与目前的移民政策在基调上并无二致。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热点问题二】何时会实施?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目前政策尚未确定也缺乏细节,根据Fairfax Media的报道,目前政策尚未递交到内阁讨论。因此改革尚为提上日程。

❌误区:政策已经坐实。

点评:许多媒体宣传的政策已经坐实其实是指大体的方向,具体政策何时实施,怎么实施,影响哪些申请人(已经递交),是否会有过渡政策都不得而知,不仅我们不知道,政府恐怕自己也不知道。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热点问题三】实施可行性?

此次提意还没有正式递交内阁,但是已经遭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以下我们摘取澳洲政治、法律、政策研究所各方意见进行分析,大家不妨进一步的了解。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附加条款容易,但是实施起来非常困难。没有足够的资源去监督和严惩,那么政策就失去了意义。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在2016/17财年,澳洲曾经接纳了4766名偏远地区技术移民,但是有一半去了珀斯,这直接导致随后政府将珀斯移除出边远地区清单。同样的问题可能再次发生,人们还是会留在达尔文,阿德,堪培拉以及霍巴特这些首府城市,广大边远地区依旧无法吸引移民。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大城市的工作需求和边远地区的工作需求不一致。政府不可能一夜之间将移民从悉尼和墨尔本转移到边远地区。比如一位边远地区移民失去了工作但是在悉尼找到了一份更好的工作,那是不是就要放弃这个offer然后保持失业状态呢?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行动自由是人的基本权利,政府想要把这点作为强制条款加入到移民签证上是非常难的,换句话说,用签证条款来限制基本人权是违背法律宗旨的。(其实何必那么麻烦呢,直接多发489签证,少发190签证问题不就解决了?)


拿pr要下乡5年 细节未确定,理性分析技术移民边远地区引流


结论:

改革是真的马上到来,还只是政府拉选票的一个幌子?目前看来,更多的是一个方向,未来政策还是会往边远地区倾斜,政府必定想方设法将边远地区居住要求落实。

达到这个目的目前有几点是可以推进以:

1.增加489类别“准永居”发放,减少190的发放数量。489类别的“两步走”永居策略对于政府来说是最安全的途径,因为申请人为了转PR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留在边远地区居住和工作;

2.由于悉尼,墨尔本等城市对人才的需求与边远地区不一致,一刀切很可能一部分高技能职业无法在边远地区找到匹配的工作,从而浪费人才并导致失业率提高,因此189独立技术移民永居被强制去边远地区的客观可行性并不会太高。

政策调整时期切勿人云亦云

把握当下能做的才是正道

10月11号的EOI

邀请状况还不差

能早一步获邀就速度吧

谁也不知道这个政策日后怎么变

虽然很扯,但是扯的事情这两年澳洲没少做。

关注我们,坐等后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