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你準時回家的動力,不是你不能加班的替罪羊

一到下班點兒,坐在辦公室裡不著急下班的,不是單身,就是沒孩子,兩者的共同點就是沒孩子。想當年我沒孩子時,也不著急下班,恨不得把公司當成自己家,吃在公司、睡在公司。不過現在,家有萌娃,成了下班回家的動力,不再留戀這花花世界,不再羨慕單身時無拘無束的時光。

孩子是你準時回家的動力,不是你不能加班的替罪羊

每個有娃的人,心裡都希望同事和領導是同情的,至少是知情的。不希望領導和同事覺得,就自己特殊,每天一下班就回家,比日本的航班都準時。同時,對於不理解他們的人,心裡多少也會詛咒兩句:“等你們有娃了,就不嘚瑟了!”

可是,有娃就該得到別人的同情嘛?憑什麼?娃是你生的,娃是你養的,跟別人有什麼關係。不能生別生,不能養別養,偏偏現在成了庇護自己缺點和弱點的擋箭牌。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對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回家的動力有多大,上班的動力就有多大,才是職場父母最應該有的心態。不能擺出這樣的心態,再人性的公司也不會一直容忍你。有了孩子之後,雖然擠壓和佔用了你的工作和生活時間,但你發現,你的生活由原來的離散狀態,逐漸變成了有中心的規律圓周運動,從熵的狀態迴歸到了有序,這大大提升了效能比,你無須再花時間在那些沒有多少益處的事情上了,雖然減少了生活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但極大地增加了確定性,這個確定性就是你的選擇,一旦做出,就要完全遵守,並且誓死不渝。

孩子是你準時回家的動力,不是你不能加班的替罪羊

聽起來有點兒誇張?一點兒也不,地球從46億年前進入了太陽的懷抱,陽光就從無間歇地照耀在地球表面,滋養著地球上的萬事萬物,這樣的滋養還將持續上百億年。我們也一樣,從工作中獲得,補償給自己的孩子,為了更多得更好得補償孩子,我們應該更努力得獲得,而努力得獲得意味著更努力得付出,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人哄地皮、地皮哄肚皮。

一天只有24小時,這就是為什麼我期待明天。一天陪娃2小時,這就是為什麼我期待明天。陪娃雖然累,但樂趣無窮,我們希望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孩子身上,所以我們就主動從休息時間中擠壓出一些來,沒辦法,這個時間一定要給的,就像你父母在你身上付出的一樣。假想,你的父母因為有了你,需要陪伴你而把工作做得一塌糊塗,導致你現在雖然長大了,但是父母卻沒有給你體面的生活,這種感覺一定不是你想要的。你雖然不能改變什麼,但是你暗地裡一定會覺得他們錯過了什麼,沒有努力抓住機會。

趁現在,最有動力的時候,把時間和精力更高效得投入到工作中,給孩子創造更好的明天。永遠不要抱怨時間不夠,不夠的是你內心不夠強大、不夠努力。一不小心寫成了雞湯文,但這不是一碗毒雞湯,絕對是一碗上等的參雞湯,我每天堅持喝一碗。

孩子是你準時回家的動力,不是你不能加班的替罪羊

生活如果不能過程自己想象的樣子,就把想象變成生活的樣子吧!腳踏實地,努力陪娃,努力工作,不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