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掌柜」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估值達4億元


“快來掌櫃”完成超億元B輪融資,估值達4億元


互聯網已經進入下半場,快消品B2B行業亦是如此。

文 | 郭之富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日前,國內從事B2B小店分銷業務的運營商“快來掌櫃”,已完成超億元的B輪融資。本次融資由光控眾盈領投,廈門和創持盈投資等機構,融資後市場估值達4億元。

有研究數據統計,隨著消費行為愈發個性化和數據化、消費場景碎片化以及消費需求多樣化,快消品B2B行業到2020年的市場容量將達到3000億元,這將是去年的3倍,同時,便利店對B2B行業的滲透率、採購頻次和進貨份額也將翻倍。正是在如此高速增長的背景下,“快來掌櫃”目前已完成超億元的B輪融資。

據瞭解,快來掌櫃於2015年11月正式上線,是一款服務於社區小店在線採購平臺,精確地控制了供應商、零售商和消費者之間的商品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為上下游提供信息互通、擔保交易、共配倉儲服務。快來掌櫃協同傳統便利店順應時代的要求,支付過程的數據化,供應鏈的數據化,經營管理的數據化,降低管理層級和管理成本,充分實現了廠商市場和營銷政策的一體化。

快來掌櫃董事長鄭雷表示,通過整合優勢資源,構建以流通消費型供應鏈服務為核心、協同智能城市配送服務、衍生供應鏈金融服務為特徵的整合型供應鏈服務平臺,在整個華東形成了強有力的市場規模效應。他介紹,到目前為止,快來掌櫃僅在上海交易商戶已經突破3萬家,蘇州不到一年時間發展,也取得了不錯成績,而本輪融資也將推動當前重點市場的增速發展並向新市場擴張。

“深耕華東市場,確保在華東區形成絕對的行業領先優勢”是快來掌櫃下個階段的目標。

目前,從上線至今,2016年在線收入7000萬元,2017年實現在線收入2.5億元,2018年在線收入預計突破6億,合作商戶近4萬家,從數據來看,快來掌櫃以創新的經營方式保持穩健發展。

《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此前報道中提到,在中國將近660萬夫妻店、小型社區店中,信息數字化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傳統進貨模式,店主運營起來效率極其低。而與阿里零售通和京東新通路這類以撮合連通、抽傭返利為主不同的是,快來掌櫃採用的是類似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和中商惠民這種做自營改造,以進出差價為盈利模式,自己把控商品質量和提升運營效率。

而就目前的快消品行業來看,所包含4個流通環節:廠家、經銷商、終端店和消費者。目前做B2B平臺全國成百上千,但是真正做好的為數並不多。業內人士認為普遍存在4個問題:①B端用戶粘性不夠,進貨消極,流水不足;②貨源品類欠缺,品種單一,貨源整合能力不夠;③覆蓋範圍和倉配能力不夠,無法形成規模;④流通環節之間的信息化、數字化程度不高,效率低下。

鄭雷此前接受相關媒體採訪時曾表示,快消品B2B的核心在於效率的提升,而效率的本質在於供應鏈升級和增強盈利能力。他進一步介紹,當通過物流進行配送時,訂單與小店的密度越高,就意味著車輛需要行駛的距離會縮短,從而實現效率的提升。

在倉儲的佈局上,快來掌櫃在上海設立了近兩萬平方米的城市中心倉,以上海10箇中心城區為核心,覆蓋上海郊環以內600平方公里的地區,服務著近三萬家的社會零售小店。高效的倉內分揀能力,通過系統與人的有效協同,實現平均每人每天分揀2000-2500件貨品,遠高於同行業水平。

快來掌櫃的啟動資金只有700萬元,上一輪融資3000萬元,加上本次融資的超億元,行業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兩年後將達到3000億元。那麼,是什麼在驅動著行業的發展,又是什麼在推進快消品B2B公司繼續向前?

也許就像鄭雷所說,最大的競爭對手是傳統的商業模式和人的觀念。快消品B2B行業存在問題,就存在整合的機遇,而目前核心問題在於如何提高流通環節之間的信息數字化。而鄭雷的信心來自於快來掌櫃高效率的消費數據和資金數據傳遞系統,能夠讓我們的用戶獲得更多的優質熱銷商品,更好的採購價格,通過全數字化的過程管理,實現這一切的代價是更低的成本!

但是,做快消品B2B有很多前車之鑑,這個賽道並不是想象的那麼好走,後續留給快來掌櫃的考驗也只會多不會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