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來一次「輕鬆」的雙11?菜鳥網絡準備了大出風頭的「黑科技」


如何來一次“輕鬆”的雙11?菜鳥網絡準備了大出風頭的“黑科技”


菜鳥現在更強調雙11的智能科技、全球化和全社會協同。

文 | 萬德乾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將阿里集團的菜鳥網絡和iPhone手機做聯繫比較,應該看似過於強搭。然而深入到菜鳥網絡在智能骨幹網的智能科技部署初告成型,你就知道其意義如同蘋果公司在iPhone X手機上,完成對“下一代手機”的總體架構探索。

兩家公司都在對“下一個十年”的探索取得初步的實現。蘋果公司在昨天凌晨的發佈會上推出的最新款iPhone Xs Max手機,清楚表明其戰略的縱深走勢,是對全新架構的逐年完善,尤其是對架構核心——A12芯片的“滿血般”打造。

菜鳥網絡在智能骨幹網的長期打造中,基於IoT(物聯網)核心科技的部署,等同在戰略的縱深走勢中,從今年開始起整體架構的快速完善。比如,讓越來越多的倉儲+配送的兩端(包含圓通等合作伙伴),替換更為智能的自動化設備。

這套初告完成的智能型戰略架構,已經在今年618年中大促中,得到效率、履約、體驗等全方面的提升表現。年底的雙11年度大促,相比往年任何一次雙11,想必菜鳥網絡今年會完成的更為“輕鬆”。

以往的雙11,是對包括菜鳥網絡在內所有阿里各BU單位年度進步率的檢驗。新零售帶來天貓在雙11大促上的交易增量得以向線下場景觸達,而智慧物流也帶來菜鳥網絡在單日履約上的數倍增長,因為IOT智能科技的部署,也不再浪費太多效率。

雙11大促對阿里的意義,已經從全面檢驗“內功”,升級為中國社會實際消費潛能的更大釋放。

今天(9月14日)距離2018年天貓雙11還有近2個月時間。但《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已經得以大致看到菜鳥網絡在今年雙11要大出風頭的“黑科技”。

- 1 -

倉儲效能革命——

菜鳥網絡IoT黑科技“黑”在哪裡?


大家普遍預測2018年天貓雙11的交易額,會突破2000億元,包裹數大概率也會是一個雙位數的億級單位量。而在行業預估的數據顯示,今年雙11菜鳥將協同全行業超過300萬人員一起參與“海陸空”式的服務局面。

已經在圓通杭州中心倉完成部署的自動機器人分揀中心,將會在今年的雙11期間,以個案樣本的形勢,發揮巨大的效能。

這些幾百個“小藍機器人”,在一個1800平米的分揀場地,執行快遞包裹的中轉和分發。所有圓通從全國發至杭州的包裹,以及杭州本地攬件的包裹發至全國,都會在這個機器人分揀中心完成“來往”的自動化分揀。

如何來一次“輕鬆”的雙11?菜鳥網絡準備了大出風頭的“黑科技”


圖為圓通杭州中心倉的“小藍機器人”


幾百個機器人通過人工放置機器人托盤,按照菜鳥網絡開發的智能系統,機器人自動根據地面標註的幾百個二維碼座標連接的虛擬地圖,有序的找到對應的坑位投放托盤的包裹。每個坑位對應著遍佈全浙江不同市縣線路。

原本需要上百個人工操作的分揀工作,目前只需不足20人即可完成。每個機器人即便是線路相遇,在幾乎幾公分的距離位置,都能暫停切換路線,不發生任何碰撞或動線偏移。

值得注意的是,菜鳥實驗的機械臂自動抓取包裹設備,也已在圓通杭州中心倉架構一臺。

對於倉儲中心來說,從自動化設備升級為智能設備的“小藍機器人”,首先解決的不是效率問題。即在無限個包裹面前(甚至超出雙11單日單量),自動機器人都能24小時不間斷分揀。其次對於人工成本的節約,也是立竿見影的。最後在誤差率方面,菜鳥網絡介紹自部署以來至今都是零誤差率。

菜鳥網絡高級技術專家李建軍介紹說,菜鳥和圓通聯手打造的這一分撥中心機器人,相較於行業同類分撥設備,平均速度超出行業25%,分揀效率超行業20%。

部署在圓通倉庫的“小藍機器人”是菜鳥物流IOT智能設備的一次開始,是在以倉儲為中心,連接“倉、幹、配、端”全線路智能架構完成整體探索之後,亟待大規模複製的開始。10月份即將交付的江蘇無錫“未來園區”,將在IOT智能設備上推出全倉整體版本,迎接隨後的雙11大促。下一代機器人分撥中心,也即將在南京上線。

IOT技術體系化應用,並不限於物流園區管理和商品存儲揀選調撥。整個線路上的幹線運輸、末端配送,IOT技術同樣完成了打通。與人工智能技術結合之後對於整個物流線路,都能確保物流要素的實時在線、智能調度。

同時,IOT技術對智能視頻雲監控系統,也以開始在倉內、轉運場得到全面的應用,整個物流線路的全局調度一樣是全面智能化。因此在幹線運輸中,車輛、網點和分撥中心的實時在線;車聯網系統對車輛位置的實時反饋,菜鳥視頻雲監控系統都在發揮智能作用。一個普通的視頻探頭,就能實現對分撥中心、網點內堆積情況的智能分析。對於未及時清場、作業停滯等實時做出預警,為物流大盤調度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末端方面的刷臉取件櫃、無人車等一系列智能設備,全面提升消費者的收貨體驗。按照菜鳥網絡的總結,菜鳥正通過“四位一體”的協同,改善消費者包裹體驗。在更精細的顆粒度下通過算法預測,能對每個節點受影響包裹數量、程度及時反饋。同時在線協同商家、快遞企業20萬客服,做到主動告知而無需用戶被動等待。

末端設備的服務方面,覆蓋在北、上、廣、深、杭在內的全國大中城市智能櫃,雙11期間所有菜鳥將繼續對快遞員免費開放。智能櫃的前站——全國20個城市的菜鳥驛站,則在“人+站+櫃”的協同效應下,與快遞物流企業一起為消費者提供驛站預約上門,站點和快遞櫃自取等多元化、可選擇的按需服務。還有針對快遞員星計劃,激勵快遞員通過優秀的到門服務,贏得消費者的5星打分。

這是對物流效率“下一個十年”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第一次完整實現。但凡坐過飛機的人都知道,耗費在航空出行的全程時間裡,往往一頭(起飛前)一尾(落地後)的時間,可能比空中飛行時間還要耗時。菜鳥IOT設備在物流全線路一頭(倉儲)一尾(末端)的大規模應用,對效率的提升邏輯,一樣如此。


- 2 -

協同一切

——雙11的怎麼全球化?


協同,是今年菜鳥準備的雙11,與IOT(資源優化)、消費者終端體驗提升一起,構成的三大關鍵詞。

協同不僅是對社會化眾包資源的協同配置,更是對全球物流資源的大協同配置。因為,這幾年來,雙11越來越是全球消費者的共同“狂歡”體驗。

《零售老闆內參》APP(微信ID:lslb168)看到,這幾年雙11期間通過天貓出海、速賣通平臺等海外平臺交易,已經開始逐漸在雙11的24小時衝量中,佔據越來越多的份額。“全球72小時達”的使命,一樣是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的核心部分。

菜鳥網絡在包括馬來西亞、比利時等全球7個eHub(國際貿易數字中樞),以及海外倉、保稅倉網絡等一系列基礎設施,為商家提供全鏈路物流平臺服務。

如何來一次“輕鬆”的雙11?菜鳥網絡準備了大出風頭的“黑科技”


圖為菜鳥雲快倉事業部總經理、雙11項目副總指揮孫建

菜鳥雲快倉事業部總經理、雙11項目副總指揮孫建介紹,雙11進出口服務升級下,菜鳥繼續攜手海關升級清關效率,秒級清關打通9大保稅區;超過100萬平方米的保稅倉庫送來全球好貨。同時,40餘架次包飛往俄羅斯、歐洲等重點市場國,保障時效;還有近30個海外倉和近40條跨境直郵線路等多種平臺服務供商家選擇。

阿里海外業務重點地區之一的俄羅斯,還有2000餘個自提櫃覆蓋俄羅斯境內的390個城市,極大提高海外的履約效率。

這些經過幾年積累的全球物流資源,為的是構建全球一張網、商家一盤貨。商家閃電發貨,消費者智能收貨。

今年雙11,菜鳥供應鏈金融還將投入500億元,全鏈路託底解決商家資金難題。多家金融機構一起參與其中,準備了500億元資金,對商家進行“採購+存貨+應收”全鏈路託底,並且額度上不封頂、利率低至基準。

最後,菜鳥“城市超人”計劃,將面向所有快遞員和戶外勞動者,在菜鳥驛站及天貓小店開放愛心站點,同時也希望消費者能給快遞員更多的支持和鼓勵。

雙11是一次更新迭代的節點,菜鳥網絡在這個節點上,收穫的是“新機會”讓新零售帶來物流彎道超車,“新技術”帶來IOT戰略落地,“新徵程”激勵菜鳥智能物流骨幹網的全球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