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elerator超级对撞¹º—小米时代艺术科技大展”在京盛大开幕

展览名称:Xcelerator超级对撞¹º |小米•时代艺术科技大展

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周年特展

展览时间:2018年8月12日——2018年10月14日

展览地址: 华熙LIVE·五棵松 北京时代美术馆

海淀区复兴路69号华熙LIVE·五棵松东北角

2018年8月12日,“Xcelerator超级对撞¹º——小米•时代艺术科技大展”在北京时代美术馆盛大开幕。涵盖装置艺术、声音艺术、数字交互、影像剧场等多类艺术作品首次亮相中国,来自全球8个国家的10组先锋艺术家及团队的一系列作品,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周年之际联合小米公司共同呈现推出集最具先锋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全新展览,“沉浸式体验”将让观众置身其中的每个瞬间都沉浸在科技与美学的梦幻当中。

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周日下午,阳光温暖,在海边的沙滩前行。左边蓝色的波浪在绵绸的沙滩上一次次消逝,右边的红树林枝叶随海风似有似无规律的移动。渐渐,乌云密布,赶走了阳光,海水,空气和天空融为一体,极速旋转,消逝在远方。千万年来,人类在不停尝试从大爆炸后形成的宇宙万物中寻找自身意义的投影。浪花散去的方向,枝叶飘摇的走势还有风云的变幻,是自在自为的发生着并触动着我们的意识,还是人类的意识与感知和他们同时被编写好后注入进去的呢?我们所感觉到的是客观物质本身还是自身感觉的回路?

本次展览“超级对撞10次方”借高能物理中粒子加速器的概念,通过新媒体艺术模拟大爆炸之后宇宙万物的形成和衍生,赋予了展览空间中10件作品一个相当重要的使命即:使艺术与科技平等刺激的对撞。艺术家和科学家长久以来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构建和解释这个世界,甚至试图垄断他。10件作品像十个不同的平行能量体,又像是十个共存的粒子,在北京时代美术馆十周年的时刻相乘10次致使艺术与科学间融合取舍的熵值不断增加。入场的每位观众同时扮演着带有能量的电子,为场馆充能,对撞一触即发。

展览主题的另一方面是对当下新媒体艺术的一次试验。提到它,人们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声光电。当代社会,无论是说艺术凸显了科技,亦或科技成就了艺术,都是在营造有落差感的两极分化,而缺少两者直接联结的媒介。“超级对撞10次方”旨在强调当下观众,美术馆,策展人和艺术家一起在每一瞬间迸发出的的动态效应。而艺术与科技的媒介正是观众的参与本身,多元化的观展交流是无限随机的脑洞体验的映射。没有能量的加速器也就缺失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而变的死寂。同时“超级对撞10次方”也试图将观众,美术馆,策展人和艺术家用一种类比试验的新方式联系起来,实验可能导致对撞系统过载,生成黑洞,重新洗牌。每一次对撞产生的问题会成为下次对撞的新问题,又或许是答案?在“海边”寻找自我感知的意义,是否可以在“超级对撞机制”里找到呢?或许没有机制,而需要我们去创造他。

关于展览空间

展览空间,或者说“对撞加速器实验室”,由四个空间组成。1-4号厅分别代表了对撞,正极,催化和负极。首先与观众邂逅的是3号展厅,我们的 “充能催化室”。三组不同国籍和年龄的艺术家团队以最新的互动方式在作品中为观众阐释能量的转换。催化室具有不稳定性,能量转换会同时产生平衡和过载,观众的互动介入是完成充能拼图至关重要的最后一片。催化完成后后观众可以自由选择进入“加速器”的两个端口:正极和负极。两极并非对立,而是互相传递融合信号。观众的选择会带来多重的叙事性和观展体验。无论邂逅了4号负极感性魔幻的氛围,还是直面2号正极理性多维的传导,最终观众都会传输到1号厅。在这里,观众将观赏一次远古与未来,人类与机器间的神秘仪式:两股力量忽远忽近,每个瞬间若即若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