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人生三願

一願,家人平安

孟子曰:“君子有三樂”,其中“父母俱在,兄弟無故”這是首要的。 家人有父母雙親,有兄弟姐妹,有兒有孫。可謂人脈旺盛,親情濃郁,天倫之樂盡在其中。 父母一生操勞。養大了兒女,漸漸變老。雖然人老如小,麻煩增多,但父母健在,人生就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所以有事無事常回家看看,膝下承歡顏,堂前問安暖。 人活一生,無論年齡多大,內心深處也會渴望和需求來自二老的那份貼心和溫暖。因為世上只有父母的愛是無私的,不需回報的。漸老的父母也許無法理解你事業上的困惑,家庭中的煩惱。但老母會精心準備你愛吃的飯菜,讓你重溫家的味道。老父會陪你喝上一壺茶,抽上一袋煙,讓你平日緊繃著的精神徹底放鬆一下。兒女是父母心中永遠長不大的孩子,無論兒女走到哪裡,你身後總會有來自父母的那份濃濃的牽掛。

二願,歲月靜好

俗話說: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在這個網絡信息化飛速發展的時代,職場如戰場,快節奏的生活往往讓身在其中的人們感到身心疲憊,心力交瘁。人情涼薄、歲月蹉跎,耗盡了青春裡的美好夢想,沉澱了情感中的悲歡離合。有道是流水落花兩無情。 閒暇時,還是渴求著畫面之中的青磚黛瓦,盼顧著院牆之外的黃菊紅花;睡夢中,經常會出現在碧綠田野上放逐風箏的少年時光,夢幻間,會回憶起揹著行囊隨意行走在山水之間的青春剪影。左手記憶,右手年華。青春不在,流年雖逝,卻時常不忘告誡自己勿忘心安。 我們可能仍需拼博,我們也許仍需飄泊。但除了麵包和美酒,我們更渴望詩與遠方。陶潛雲採菊東籬下,辛棄疾吟朱朱粉粉野蒿花,陳棣問幽花野蔓竟誰栽?詩中有花,花亦含詩。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誰的生命不曾像花朵般綻放,可又有誰真的能像野花那樣活得自如瀟灑?有了生命便努力的發出芬芳,生命枯萎時也可以安心化為腳下泥土的養料。詩是人生美妙的情景,遠方是美妙情景的夢想。 歲月靜好,更是一種心態,它不在山水踏盡時,也不在生命結束後,而是你面對困惑和煩惱時放下包袱那一刻。追求一種淡然的心境,心靈永遠風平浪靜。

. 三願,天真依舊

人人都承認,童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天真憨鈍,無憂無慮,少有邪念,少有算計。伴隨著童年的多是歡聲笑語。 長大了,成熟了,天真變成較真了。思多了,欲多了,生活變得沉重了。不過在內心深處,還是不忘和懷念兒時的天真。 經過了風雨中的厲練,見識了道路上的坎坷。成熟以後還在追求一份天真,那是有一定思想境界的人。 高智慧的人,能脫“汙泥而不染”,汲取的是生活中的養分,始終保持著心靈中那份天真。低智慧的人,吸收的則是種種毒素,可能得到了一時的利益,卻使自己的靈魂越走越偏,越變越醜。 順者為人,逆者為仙,仙即真人。真人即是天真之人。修道是一個逆反的過程,一個回覆孩童般天真的過程,這份天真經歷了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所以,成熟後的天真是經歷了世事後的純淨、明朗。 經歷過風雨洗禮後,我們終於發現,世界原來並不復雜,複雜的是那顆被貪慾和雜念填滿的人心。如果,我們努力保持著一顆平常之心,一顆簡單之心,那麼眼前的一切也將變得單純起來。 人在一生中,不斷追逐著名利地位愛情,卻漸漸忘了初來人世時的那種簡單、純真帶來的快樂。那就別忘了提醒自己,還給時光原本的平和,還給生命原有的天真。惟有簡單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才是我們生命的本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