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茶以悦己,茶以贵人。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最近西安的岩茶很热。先是8月8日杜国楹先生携带武夷岩茶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老师在西安高大上的君悦酒店做了小罐茶的商业路演,场景太美了,几乎淹没了杜国楹先生的宣讲内容。接着今天8月18日,武夷岩茶的龙头企业香江茶业在西北国际茶城做了曦瓜茶的新秋新品发布会,曦瓜三兄弟首次齐聚西安。据说,8月28日还有一场由武夷山茶业局组织的武夷岩茶斗茶大赛,近500个茶样将被空运到西安,西安古道茶城将被指定为西安赛区的审评点。如果信息落实,小编将会在第一时间发出通知,邀请西安的岩茶发烧友莅临。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小罐茶在西安君悦大酒店的路演现场


武夷岩茶也有热的资本,简单说有三条。

第一是总量基本稳定。不像龙井,除了西湖龙井以外,还有浙江龙井,除过浙江龙井之外,还有中国茶区广为引进的龙井43号,这些龙井43号你也不能不称其为龙井茶。所以这就莫名其妙中增加了很多供应量,分流出去一些消费者。也不像茯茶,除过咸阳茯茶泾阳茯茶以外,还有陕西茯茶,除过陕西茯茶以外,还有益阳茯茶、信阳茯茶、湖北茯茶等等。同样,莫名其妙中多了一些同起同坐的兄弟企业,也会有一些消费者被分流。话不用多,这么一举例子道理你就明白了。什么是莫名其妙?再多举个例子,比如周至有水街,据公开消息说浐灞还要建一个水街,这就是。可喜的是,目前武夷岩茶并没有可能被分流的渠道。而且,武夷山茶园增长量有限,有新种的,也有砍伐的,所以每年的供应总量基本稳定。这是武夷山茶农幸福指数高的根本原因。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曦瓜茶新秋新品发布会,西北国际茶城


第二是利润空间稳定。武夷岩茶做青、焙火的工艺的宣传有效的建立了岩茶和其他茶类的品牌区隔,并取得了消费者的理解。同样举个例子,有段时间白茶很火,可是不久就回火了。为什么?因为消费者越来越发现原来白茶的生产工序是最短的,凭什么要支撑比绿茶红茶还要高的价格。虽然当年市场追逐白茶是因为基于食品安全的考量认为白茶只是晒干应该是比较原生态比较健康的。现在理智战胜了冲动。再举个例子,普洱茶无论生熟,在制作工艺上并没有显著特色,所以全靠山头主义支撑。没有山头概念支撑的普洱茶就很实惠,有山头概念支撑的普洱茶价格就冲的很猛。所以,每年市场上的天价茶一定是普洱。相比而言,虽然有山场,岩茶价格还是比较均衡的。再举个例子,历史上泾阳茯茶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和其他茶也建立了非常有效的“三不离”品牌区隔,所以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都没有第二个地方生产。建国后的本地从业者不太注重这三点,也没有能力用现代语法解读,所以如今的泾阳茯茶,并不能像“西湖龙井”那样从“龙井茶”中脱颖而出。产品定价有一种模式叫成本定价,就茶叶而言,工艺复杂工序长的要比工艺简单工序短的贵,这是基本的道理。如果这种工艺再能上升为”技艺“,就有了高价立身的法宝。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无论是五项因子还是八项因子,懂了的人已经懂了,不懂的人还是不会去懂。


第三是岩茶不好懂。不好懂就有运作空间。虽然岩茶的拥趸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喝懂岩茶,比如喝出肉桂和水仙的区别。如果还能喝出山场和工艺的,那一定是从业者。普洱就不一定这样,资深的茶油子虽然不做茶,也不乏有人能喝出山头。正是岩茶不好懂的客观存在,才让岩茶一度称为社会身份的标签,作为土豪茶的标志。显而易见,这种”不好懂“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西安岩茶消费大概有三种生态。其实不光西安,包括周围的兰州、银川、西宁、太原,甚至河北、山东市场,都基本这样。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一罐打破一贯


一种消费现象就是小罐茶的模式。品牌通过各种背书指定这就是最好的岩茶,你拿去喝就行。小罐茶研究透了中国茶产业的“痛”,如果还要加上两个字,那就是“各种痛”。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品牌识别的瓶颈。所以小罐茶的语法很多消费者都认。没办法,中国好茶太多了,选茶实在是个大难题。但你有没有发现,小罐茶始终在回避一个问题,就是“冲泡”。你在小罐茶的所有宣传中,该找的元素都能找到,就是找不到如何冲泡。虽然它有旅行茶杯这个产品。毋庸置疑,小罐茶是一个好产品,但对中国茶产业的推进上,个人感觉比不上“飘逸杯”。从一片树叶到一杯茶汤的距离,小罐茶并没有缩短。一罐打破一贯,其实并不尽然。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原料优,技艺高,性价比好”,我从刘师傅的讲话中总结的曦瓜茶优势


还有一种消费现象,就是曦瓜的模式。曦瓜茶,讲究做“规矩”的茶。讲究品种、讲究山场、讲究技艺、讲究性价比。其实最后一个最难能可贵,这是规模茶企区别于普通茶农一个显著的标志。但即使这样,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冲泡好一杯武夷岩茶这个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盖碗不是每个人都拿得住的,没两把刷子咋行。同时很显然,脱离茶艺师的服务,把茶带出茶馆带到家中带到办公室才是潜在市场所在。显然,武夷岩茶的推广者目前并没有关照到这一点。所以,这里不能不称赞一下贵州茶。贵州茶这两年总结了“贵州冲泡”,非常具有市场侵略意义。“多投茶,高水温,快出汤”,这三点充分显示了贵州高山绿茶的特点,同时暗示你促进茶叶消耗,这个推广非常高明。以改造品饮方式促进产业发展,这个我很服贵州。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还有一种,就是山场至上,坑涧有别,做最复杂的武夷岩茶。这在西安同样有一大批客户。没有做得最复杂就不可能做的最简单。对消费者而言,当你面前有5种尝试的时候,你就想逐一尝试。当你面前有500种选择时,你就可能会直接放弃了选择,只接受一种解决方案。所以对武夷岩茶的省外市场而言,对于大多数消费者的认知而言,武夷岩茶还没有到复杂的极致,即使只是通过展示馆在视觉上把它展示出来。所以一刀切的做平民化的产品并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感谢茶艺师及陕西和运茶业公司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


我的专业是读陕茶。外地在陕流通的茶也是陕茶产业有机的构成,也是很多本地从业者的衣食饭碗。读陕茶的目的是想站在消费的立场,促使相关方面多思考,让更多人享受到的茶的好处。如果你在西安,又是商务人士,喝懂岩茶,不妨看看下面这个茶会是否有趣,点击下面的小程序。


文/奚斌锋。茶文化学者,传媒人。陕茶产业联盟联合发起人,茶贵人出品人。身居秦地,爱我陕茶。茶贵人以宣传“陕茶”为己任,努力讲好陕茶故事,以“茶以悦己,茶以贵人”为主张,传播与时俱进的茶文化。

下面是我的一本书,讲茶的文化接口问题,外地茶进入西安,或者在西安做外地茶,你的客群都会基本上是本地人。所以要说本地话。对于岩茶而言,本地话就是肉桂。~


武夷岩茶热的资本和西安的岩茶生态

这是一本特别的#诗词# 书。诗词是一扇门户,穿过这道门,可以看到茶背后的人,以及人的精神。茶、器、人三者构架了一个地方的茶文化。最重要的,它古为今用,能给今人以资源,能给今人以力量,能给今人以自信,帮助今人找到精神支柱和发展之魂。茶始于翠山,人类也是,陕茶仅是一个坐标和立场。《始翠山,诗词发现陕茶之美》,点击左下”了解更多“查看详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