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是什麼「佛系」,只不過是懂得了和自己和解

最近“佛系”兩字很火!

初見這個詞的時候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因那幾天孩子住院我既沒刷微博也沒看微信,信息有點脫節。想必大概和“佛”字有關吧?所以也沒太在意。

直到某一日下午,我在看英國作家勞倫斯的小說《戀愛中的女人》時,醫生來例行查房,她吃驚地說:你很“佛”!我從頭到尾打量了一遍自己,覺得並無異常後仰頭追問:“佛系”是什麼?

她微笑作答:“就是心態好!在醫院裡見過形形色色的病患,也見過形形色色的陪護,大都總是面色凝重,心事重重,而我們常常看你總是看著書,小辰也常在看書!”

那刻我總算對“佛系”有了點概念,原來是哪位聰慧的人把“心態好”這三個字換了一個說法,顯得仙氣起來。

後來我看別人文章中解析的意思,才徹底明白這鋪蓋地熱得發燙的倆字其實就是一種心境。這種心境的意思是: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有最好,若沒有也不抱怨和強求。

一切都顯得隨心隨意隨緣,大有順其自然超凡脫俗的心性。可謂命中有時終須有,命中無時莫強求。

這是很多人追求的境界,也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門必修課。但我始終覺得“佛”學太過神聖不可褻瀆,我們凡胎肉體把這字系在身上還是太過不妥。

也有人說“佛系”那是有錢人才能玩味的精神世界。其實倒也未必,當它成為一種心態的時候其實是屬於所有人的。芸芸眾生,皆可修為。只不過人活著哪是什麼修仙成了“佛系”,不過是懂得和當下的自己和解而已。

就如我,哪裡是醫生眼中的心態好,充其量是在某一刻明白了:就算我再焦慮、著急、憂鬱,也改變不了孩子生病住院的事實。既然如此,還不如和解,接受命運的安排,接受我要受累的生活,想著如果事與願違,就請讓自己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孩子生病已經很痛苦了,吃睡不好不能上學,心裡本就忐忑難安。與其讓他看到我臉上的擔憂惆悵,不如做一個情緒穩定的媽媽,陪他一起曬曬太陽、輸液、看書、聊聊世界。

我想我的臉上安然,孩子定然也心靜。

哪是什麼“佛系”,只不過是懂得了和自己和解

前陣子和朋友小米在咖啡館聊起她的姐姐。

小米說,自從姐夫出軌後,全家人最擔心的就是姐姐,怕她想不開。結果姐姐快“成仙”了,非但沒有哭鬧,還生活得更井然有條。

她照舊會在出門前給自己化一個美美的妝容,照舊懂得在不同場合精心穿戴合體的衣服和飾品,照舊巧笑嫣然地面對周遭的人和事,甚至對出軌的老公也依然溫柔。

她似乎超然了,感情忠貞也好,不忠貞也罷,一下子都變得無所謂起來。

一個對感情有潔癖的女人選擇了原諒,彷彿從來沒有經歷過背叛,彷彿歲月如常,彷彿愛不愛她都隨緣。

小米不解地問姐姐:“你是不是氣糊塗了?自欺欺人假裝仙女不流淚?其實你才35歲,貌美膚白,經濟獨立,擔心什麼?”

姐姐說:“他對我好過,我只不過是反覆念及了往日情分,既然他會改,我也願意給他一次機會!一哭二鬧三上吊我也會,恩斷義絕我也會,離婚我也會,但婚姻冷暖自知,不是誰都能感同深受。

我不是修仙了無所謂,只不過是放過了他也放過了自己,愛和恨都難,不如且行且珍惜。”

深以為然!

或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每一次選擇和救贖背後的始末,懂得每一滴眼淚和每一秒笑容背後的釋然。

哪是什麼“佛系”,只不過是懂得了和自己和解

如果用一句走心的話,

寄語2018,你會說什麼?

用你的聲音,

製作一張你的專屬語音明信片吧!

哪是什麼“佛系”,只不過是懂得了和自己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