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爲何遭遇滑鐵盧?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2009年,畢業

2012年,開始創業

2015年,89家店

2017年,2家店

2018年,...

原本做快遞的小哥,發現餐飲賺錢,然後和自己的哥們4個湊了幾萬塊錢,並且說動打過工的那家快遞公司的老闆也參了個股,就用8萬塊錢開出了一個小小的烤魚店。6年從89家店到只剩2家,他自己也想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原來一開始開店,開業後一個月,他們就覺得賺錢簡直太容易了。第一個月就做了47萬8千多,淨賺了15萬!15萬,是農村人7-8年的收入,而他們一個月就賺到了。於是他們開始持續開店,日流水6萬,開到89家店。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參股的人一致決定,把賺來的錢除了保留基本的開銷,其他全部用來繼續開店。店面面積從剛開始的80平,到最大開了個480平米的店。慢慢地店一多,他們幾個就管不過來了,就找了一些培訓公司、諮詢公司,也挖了很多麥當勞肯德基的管理人員。2012年到2015年,他們有了4家直營店,還做了85家加盟店。

他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兒,2016年,市場好像突然變了,大家都在做烤魚,有時候一條街會有3家賣烤魚的。他們店營業額下滑得厲害,加盟店裡大多數也是從他們店裡進了一批料包後,自己在當地找廠商做了口味差不多但成本低好多的,漸漸地,他們的產品沒有吸引力了。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初次創業的順利,衝昏了他的頭腦,一心想著開分店,根本沒有把產品放在眼裡,他們用來打天下的烤魚配方,不過是去重慶當地找一個師傅買的而已,之後也一直沒有在產品上再繼續投入,就由一箇中間人負責。始終圍著產品轉,沒有定位,沒有考慮顧客心智,所以消費者沒有印象。

出問題了就開始考察,他們去上海看了美蛙魚頭的網紅店,回來一合計,把烤魚店改成了美蛙魚頭。有些店的營業額回來了,有些店卻怎麼都回不來,後來虧損的也就慢慢地關了。沒人再來加盟,直營店也只剩下2家。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前幾年的時候,有個數據可能很多人不知道,那幾年中國最多有過10萬+的烤魚店。絕大多數的人,在市場好的時候都不錯,市場一旦下滑,往往會把以前賺到的都還回去。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當市場不好的時候,還能賺錢的才是真正的厲害。只有讓自己團隊的牛,不再受到“勢”的影響,才有可能延續這一段風光。加盟商把錢放桌子上了,你就很難再拒絕了。只要有些生意的店,總有幾個滿懷誠意地託著熱乎乎的銀子想求翻牌求加盟的。很多人其實內心都知道,如果自己的店不賺錢,加盟店要賺錢的概率會低於出門左轉買彩票。

前幾年剛開始做烤魚,品類市場是極大的增量,對於沒有吃過烤魚的顧客而言,就是市場供需關係中稀缺的價值,之後很多的競爭者加入,那麼價值就改變了,既要面對市場的同質化競爭,又要面對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顧客如果沒有選擇你們的理由,經過了也只是偶爾看一眼而已,完全沒有進來的動力。相同的、近似的烤魚店,有沒有提供與眾不同,最主要是其他店很難無法跟進的價值?這種其實很常見,一排街鋪、乃至商場裡的一層餐飲樓層就像一個連通器,每多開一家,原來的每家都會被分流。

這家烤魚店從89家店到僅剩2家,為何遭遇滑鐵盧?

即使全中國的烤魚店只剩下1萬家,也是龐大的 。在顧客體驗、團隊打造、組織文化方面的投入,企業的資源任何時候都是有限的,需要減少多餘動作,建立與眾不同的認知,也許這就是很多人說的品牌。品牌,是一種資產形式,是需要長期投入、長期培育、長期積累的。如果沒有品牌,消費者是否能夠長期地支持呢?

所以,這家烤魚店的落寞,不得不是給餐飲人敲響了警鐘,一開始賺錢不算厲害,能夠長久的賺錢才是厲害,留住消費者,吸引加盟商,首先拼的是產品和體驗;隨著競爭環境加劇,就要看打造品牌的功力;再上了規模,會跨區經營各個不同的市場,最終比拼的還是產品是不是受消費者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