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拿下了26個諾貝爾獎,我國只有兩人,兩國的孩子差別在哪?

1

這幾天,日本再獲諾貝爾獎的新聞,讓網友們譁然。


日本拿下了26個諾貝爾獎,我國只有兩人,兩國的孩子差別在哪?


10月1日,美國的 JamesP. Allison 和日本免疫學家本庶佑,因發現抑制負向免疫調節的“新型癌症療法”,獲得諾貝爾生理學獎或醫學獎。

本來,日本獲一個諾貝爾獎並沒什麼稀奇,可知道了這組數據之後:

  • 日本從2001到2018年,拿了18個諾貝爾獎,平均1年1個;
  • 這也是日本拿下的第26個諾貝爾獎;
  • 而且,其中絕大多數獲獎者都是在日本本土接受的教育

我就驚呆了。

反觀我國,真正在本土接受教育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屈指可數,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我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也就只有莫言和屠呦呦二人。

數據為什麼會如此懸殊?

有人說,是因為日本的鼓勵科研的政策激勵。

日本2001年出臺了“第二個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明確提出“50年要拿30個諾貝爾獎”的目標。

與之相對應的,日本每年的科研經費投入佔GDP比重非常之高,甚至超過了美國。

也有人說,是因為日本社會對知識淵博的學者的敬仰。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貨幣上印的是政治人物或者開國領袖,只有日元紙幣印的是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和科學家。

不過,這兩個都是政策、制度層面的外部因素,如果從個人發展的角度來看,一個人具不具備成為科學家的品質,做出影響世界的成就,和他所受的教育息息相關。

本庶佑獲獎後在發佈會上說:

對於孩子來說,什麼都想知道,有一顆什麼都想知道的心是最重要的。經常保持懷疑。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真正的到底是怎樣的,這樣的心態很重要。


類似的感悟,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也曾說到過:

我做研究不是為了應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為什麼會發光。


正是這顆好奇心,引領著他們走進並紮根於在別人看來枯燥無味的科研世界,並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這種探索精神的持續,又是日本的教學改革分不開的。

2

會玩的孩子,才可能是未來最大的成功者。

日本戰後吸收了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理論與經驗,幼兒園、小學階段並不會片面強調知識傳授,而是特別強調兒童的生活經驗。

尤其是,日本的學校教育很重視讓兒童親近自然,很多幼兒園和中小學會結合地理條件,因地制宜地保留當地的自然特色。

2016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大隅良典說:

小時候熱衷於飛機模型、半導體收音機的製作,夏天喜歡在小河裡撈魚、捕螢火蟲、採集昆蟲,手持網子在野外一走就是一天。採筑紫、野芹菜、木通、楊梅、野草莓,能夠感受自然的四季變遷。


為什麼孩子親子自然的生活經驗這麼重要?我們在1973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江崎玲於的感悟裡找到了答案:

一個人在幼年時通過接觸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興趣和慾望,這是非常重要的科學啟蒙教育,是通往產生一代科學巨匠的路,理應無比珍視、精心培育、不斷激勵和呵護。


可在我國,孩子這種和大自然親密接觸、自由自在玩耍的時間卻越來越少了。

在應試教育下,孩子們每天都在被迫灌輸知識,被佈置超負荷的作業,以及要上各種興趣班。這個過程中,跟大自然的接觸少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早已消磨殆盡了。

你也許會說,將來能成為科學家的孩子非常少,而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又是鳳毛麟角,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就上個好一點的大學,以後找個好一點的工作,能夠養活自己就行了。

如果你這麼想,後果就嚴重了。

馬雲曾經說過:

如果我們繼續以前的教學方法,對我們的孩子進行記、背、算這些東西,強迫他們去背,不讓孩子去體驗,不讓他們去學會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30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因為他沒有辦法競爭過機器時代。


這段話展開來說,意思就是:

未來必然是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替代人工做大量的基礎、重複性工作,甚至部分創意性工作。機械地學習知識已不再適應這個時代的發展,未來100年是智慧、體驗、服務的時代,要讓孩子在玩中體驗智慧,在遊戲中去探索自我,只有會玩的人才能更好地融入這個智能的充滿想象和挑戰的世界。

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像今天這樣需要不斷地、隨時隨地地、深入廣泛地、快速高效地學習。

幸運的是,孩子天然具有學習的動力和創新的想法。他們的精神是開放的,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創造力。

不幸的是,孩子的這些素質天賦並不是隨時都能得到應有的鼓勵。當孩子提奇怪的問題,一遍遍問你為什麼卻沒有得到回應的時候;當孩子對你覺得不重要的事情產生興趣,而被你阻止的時候,可能孩子漸漸就喪失了探索的樂趣。

我們必須意識到,以犧牲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為代價而盲目追求考試分數的教育方式已經落伍了。

我們需要教給孩子的,是從長遠看能幫助他們取得成功所必須的學習態度、方法和創新能力——鼓勵孩子的探索精神,讓孩子能夠在接受知識的基礎上有自己的獨到見解,能獨立地思考問題,併發揮自身的創造力來解決問題。


日本拿下了26個諾貝爾獎,我國只有兩人,兩國的孩子差別在哪?


3

當然,孩子想要在未來走得更遠,除了會“玩”外,還有幾種基本能力,是最好能擁有的。

① 語言表達力

蘇格拉底說:“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

從本質上說,人與人的交往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說服和被說服的過程,每個人要麼是說服別人,要麼就是被別人說服。

如果你不想總是處於被人說服的被動局面,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勇敢地張開你的嘴,去說服別人。一個人的說服力可以決定事情的成功或失敗。

孩子認識世界、汲取知識、擴大眼界都要憑藉語言進行。一般來說,語言發展較好的孩子,往往求知慾強,知識面廣,智力發展也比較好。

語言表達能力較強的孩子,往往思維活躍,喜歡與同伴、成人交往,對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也很有幫助。

② 數學邏輯力

孩子學數學的真正效果不是體現在應試教育上,而是體現在未來自身的腦力思維上。

正如日本數學教育家米山國藏所說:“學生在學校學的數學知識,畢業後若沒有什麼機會用,不到一兩年,很快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們從事什麼工作,唯有深深銘刻在頭腦中的數學的精神、數學的思維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看問題的著眼點等卻隨時隨地發生作用,使他們終身受益。”

學數學是一個由簡單至複雜的思維鍛鍊過程,學好數學能使人在很多事情處理上思路清晰、邏輯連貫,會各種反向思維,變換性思維等。

未來,隨著數據量的爆炸性增長,會有越來越多的角色需要計算思維技能來利用這些信息,需要人具有把大數據轉化為抽象概念的能力,以及理解基於數據的推理能力。

③ 適應力

適應力是一個人回應環境變化發展的能力,它需要注重主動自發、生活的紀律、樂觀的態度、人際能力及心靈生活等五方面心理要素。

文明越進步,社會變遷也越快速,生活和工作的適應力就越顯得重要。一個人要改變自己來達成外界的要求,改變得越快,適應力越強。

適應力強的人比一個人適應力弱的人在社會上更容易立足。

④ 協作力

合作是孩子在未來適應社會,立足社會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現代社會正處於知識經濟時代,團隊精神在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很多工作需要團隊合作才能完成。只有能與人合作的人,才能獲得生存空間;只有善於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展。

一個懂得合作的孩子成人後會很快適應工作崗位的集體操作併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會遇到許多麻煩,產生更多困難並且無所適從。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假使一個兒童未曾學會合作之道,他必定會走向孤僻之途,併產生牢固的自卑情緒,嚴重影響他一生的發展。

作為父母,你可能每天都在為孩子遙遠的未來生活作決策。而事實上,我們太多的努力充其量不過是著眼於今天,能看到三五年後已經不易,何談20年?

未來會變成什麼樣,誰也不知道。就像20年前的我們也不會想到生活會變成今天這樣。

我們要培養的是能應對20年後的挑戰的孩子。

我們可以做的,只能是使孩子具備以上那些技能,讓他可以自信地面對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