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11所原副主任設計師張小平的跳槽,因《離職能直接影響中國登月的人才,只配呆在國企底層》一文而引起廣泛關注。尤其是文中公佈的《張小平參與我所型號研製情況》文件顯示,張小平承擔的低溫液體發動機研製任務事關我國載人登月等重大科研項目,並表示“無法接受因個人的離職而影響到國家重大戰略項目”。

據爆料,張小平的待遇是12萬一年,跳槽後加入了北京藍箭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年薪直接達到百萬。這次601所公開發文要押張小平回去,刷屏航天圈,張小平的能力變相得到整個國家體制的承認,肯定還要加薪升職。

今天我們無意於討論國企體制本身的問題,這是老生常談,對於普通職場人而言,或許我們關心的重點,應該是為什麼張小平在跳槽前後,薪資差距竟然懸殊到八倍?如果說職場人在求職和工作的生涯中,是在“出賣”自己的技能和時間換取收益,那麼究竟該如何做,才能把自己“賣”出好價格?

這裡,我們送上幫助職場人“價格迴歸價值”的三原則和三思維。

01

貨比三家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我與百餘位在職場上發展較為成功的年輕人進行過交流,最後得出的一個在職場上最大的忌諱是,愚忠愚孝要不得。

在一些企業文化較為陳舊或者所謂比較狼性的公司,時常會以各種團(xi)建(nao)方式強調員工對於企業忠誠的重要。一般還會把某位在公司工作了X年的老員工作為模板案例,告訴大家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堅持就有回報。

那麼在一家公司久了,而且長期沒有與同行業、甚至相關行業的職場人保持互動溝通的結果會是什麼呢?是消息閉塞,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你可能只會偶爾在看到某些新聞時感嘆自己收入捉襟見肘,但是卻在多數時候忽略自己價格(薪資)和價值(工作)的脫節。

我這裡有個建議給到大家,如果你不是已經做到高管級別,在行業內已經有一定的名氣,工作機會隔三差五不斷主動找上門來(一般來說這階段起碼要在35歲+)。那麼我建議主流求職軟件永遠安裝在手機,什麼智聯、前程、獵聘、BOSS直聘、拉勾等等,而且還要養成定期刷新簡歷和更新簡歷的習慣。

你完全可以將求職狀態,設定為“在職尋找更好機會”。事實上,即使你並沒有馬上要離職的想法,定期和行業內同類公司人事保持良性聯繫,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就和買東西一樣,你只有貨比三家之後,才更容易接近貨物真實的價格。

02

揚長避短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這世上原本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金子。

假如你現在正在從事某一崗位,已經從事了一段時間。你挺努力的,但是最終的結果就是不盡如人意。你該怎麼辦?跟自己死磕,發狠一定要在這一崗位上做出成績嗎?那麼大概率上,你只會事倍功半,因為在錯誤的方向上越拼命,就會錯的越多越遠。

所以這裡我們講到揚長避短的第一個解釋,就是說你在選擇行業和公司時,就一定要根據自己的長板來選擇。木桶理論在職場團隊建設上有其價值,但是對於個人求職時往往反受其害。因為沒有人的能力是完美的木桶,你也無須浪費時間把短板全都補齊,然後再以己之短與他人之長競爭,最後落得個差強人意。

揚長避短的第二重意思是,你在跳槽和求職的時候,一定要揚長避短,儘可能尋找和自己擅長點相匹配,或者說公司關注點和你相匹配的公司。同樣的崗位,在不同的公司內需求是不一樣。比如都是設計師,有些公司要求的就是天馬行空,你越有創造力越好;但是有些公司要求的就是嚴謹公正,你越能夠老成持重越好。這未必誰好誰壞,但是卻給了你一個匹配自身能力的機會。

為什麼要在面試前,做好對面試公司的功課,就是要你先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對方對於這個崗位的側重點是什麼。如果你明知這崗位的需求與你的擅長相違背,那要麼是面試徒勞無功,要麼就是後期工作時非常痛苦。

03

因人而異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一般情況下,職場人價格和價值的脫節,都是階段性的。比如一個應屆生剛工作時收入很低,那是因為他完全沒有工作經驗,工作能力欠缺。但是兩年之後,如果他的薪資漲動很有限,而此時他的工作能力已經有大幅提升,那麼此時就出現了價格和價值脫節的問題。

解決方法無非兩種,要麼是公司主動給員工加薪,到雙方都認為合理的範圍;要麼就是員工認為自己在這裡太委屈,直接另謀高就。但也會有一部分的職場人,因為本身性格的原因,比如天生做事比較謹慎,或者比較猶豫。雖然知道自己收入與付出不匹配,但還是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我們發現,跳槽加薪這件事也是因人而異的。

對於衝動型性格的職場人,也就是那種和領導意見相左,分分鐘吵完架就要裸辭性格的人,反而是最需要通過“騎驢找馬”方式磨練心性的人。因為衝動,所以很可能在辭掉這份工作後,尋找下一份工作室又因為衝動做出了錯誤選擇,未能有效讓自己的價值實現迴歸。

而對於謹慎型性格的職場人,也就是明知道自己能力已經足夠拿到更高薪資,但就是因為猶豫,瞻前顧後不知道作何選擇的人,不留Plan B,其實才是最有效的選擇。這類型的人首先要明白的一個道理是,自己現在已然是收入的最低位了,所以完全不必擔心自己離開這裡會有什麼後悔。

04

平臺思維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講完了三原則,我們再來講三思維。

我們常說,兩個智力相似的成年人,為什麼會在離開學校的五年、十年後,生活境遇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表面上看是關鍵時刻選擇做的好壞,但背後的實質其實是思維方式的差異。

這裡我們回到本文開篇主人公張小平的案例,為什麼跳槽前他的薪資只有十幾萬,但是跳槽後甚至可以接近百萬?是不是因為他的工作能力,在跳槽前後的一瞬間,就提升了七八倍?

顯然不是,正確答案是不同的平臺,能夠給到人的收入空間是極其巨大的。如果張小平繼續呆在國企,那麼他的收入增長是非常可以預期的,職稱每升一級,然後收入就對應增長多少,都有很公開化的薪資表可以查。

這一點其實不僅僅是國企,公務員、機關單位等體制的崗位,差不多薪資都是如此。我曾經瞭解過一家由機關單位改制而來的企業,至今對於銷售崗位的員工實行“死工資”,就是不按業績高低給員工定工資,而是按照學歷高低給員工定工資。這樣造成的結果自然就是頭腦靈活會做業績的員工先消極怠工,後直接跳槽;而不擅長銷售沒有業績的另一些員工卻在吃空餉。

但平臺之所以是平臺,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不會因為個別人而改變。換而言之,當你對於一個平臺失望的時候,試圖以一己之力扭轉乾坤是很幼稚的想法。你只能另尋適合自己發揮的平臺,而不是把自己擅長的事情扔到一邊,轉頭去迎合平臺,此舉性價比過低。

05

發散思維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永遠不要把自己的視野,限制在某一崗位,某一行業。永遠,永遠。

我記得在90年代末那一次全國範圍內的國有企業下崗改制浪潮中,很多下崗工人一蹶不振,從此人生進入變成了無限下滑的區間。根本原因就在於,很多下崗工人,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下崗,也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出了本職工作外,還能夠做什麼。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句話既是鼓勵大家在一個行業認真付出,最終都有回報。同時也是在提醒大家,世上行業眾多,一生只在一個行業中廝混,其實是錯失了非常多美好體驗的憾事。

簡單來說,同樣的崗位,可能在傳統行業和新興行業收入差異就會很大。這並不能說這一崗位的價格和價值就偏離過多,因為選擇權始終都在職場人自己手上。

一天八小時的工作,究竟我們用了多少時間是純粹動手而未動腦,這點只有我們自己清楚。而不動腦的工作,一方面未來被淘汰的幾率很大,另一方面也是人為放棄了發現更多機會的選擇。

06

創業思維

職場人:酒香也怕巷子深,如何把自己“賣”出個好價錢?

職場有瓶頸,破局路不同。

在職場中,薪資與級別高度相關。而職場的級別從來都是金字塔式,基層員工成千上萬,但是高層管理屈指可數。能夠有幸一步步走上管理層的人,其實終歸是小概率事件。

我們在職場中的每一天,其實目的都只有一個,有朝一日可以離開職場,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技能和時間換取微薄的收入。這個微薄收入,並不是說一個月幾千就是微薄,而是即使一個月幾萬幾十萬,如果你對做的事情並非自己認為有價值、有意義,都只能算是微薄。因為你的生命和時間都是不可逆的,用之換錢怎麼算都稱不上是“划算”。

所以在職場中,我們一定要有創業思維。這種創業思維也並不是說我對於本身崗位特別玩命,然後到了瓶頸後我就跳出去繼續玩命這麼簡單。因為很多崗位本身的工作內容,對於日後的創業就沒有太大的幫助,這一點是首先要明確的。

另外,創業思維是要一以貫之的,遠的不說,我們就從近的講。從你畢業開始工作的第一天,你就應該心裡有目標,我將來是要創業的,我當下的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將來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自由在做準備。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最可觀的收入,同樣也不存在於在職場中爬到多高的收入,而在於創業成功後的心靈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