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雀高飛》,已過滄海

轉載自:美在高處(ID:TheNineMuses)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前不久,一位讀者在後臺留言,講述他開車時候,忽然聽到小提琴協奏曲《雲雀高飛》,於是連忙停下來,專心聽完才又繼續上路。

今天我們就一起聽聽看,究竟是什麼音樂令這位朋友如此著迷。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沃恩·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 1872 – 1958)

《雲雀高飛》(The Lark Ascending) 是英國作曲家沃恩·威廉斯的一首小提琴浪漫曲。雲雀作為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最愛吟詠的對象之一,是自由和歡樂的象徵。

這首作品創作於 1914 年,當時正值英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然而,這首作品則以小提琴模仿雲雀在空中起伏翱翔,充滿了田園色彩與恬靜迷人的詩意。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雲雀高飛》長期位於 ABC 古典音樂頻道,所舉辦的投票”能讓你對世界充滿信心的音樂”中的第一位。而這首作品在遠東也很受歡迎,甚至很多人認為這是一首傳統的中國樂曲。

在英國最近舉辦的 Classic FM Hall of Fam 評選中,它再次成為最受歡迎的作品,位列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莫扎特《單簧管協奏曲》之前。這也是這首作品第 8 次奪冠。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然而,好像並沒有證據表明,作曲家把它當成自己的重要作品之一。同時,一些頑固的堅持德式音樂思想的人,也認為這首樂曲只不過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用來暫時擺脫煩惱的,那種幻想曲式的小調。而樂曲中感性的一面,則具有一種先天的保守和鄉土氣息。

不過,這些都不能阻止《雲雀高飛》成為一首偉大的作品。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沃恩·威廉斯從小失去父親,由母親撫養長大。而他的母親則是生物學家,達爾文的親戚。

沃恩·威廉斯曾經就讀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英國皇家音樂院,畢業後成為教堂琴手與合唱指揮。隨後,他遠赴德國,師從布魯赫和比他小三歲的法國音樂家拉威爾學習作曲。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1903年,沃恩·威廉斯開始收集英國民謠,悉心研究古樂並汲取音樂精華,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開始了音樂創作生涯。

他曾應徵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退役後一直在皇家音樂院任教。他的代表作品有《第二號交響曲》又稱《倫敦交響曲》,《第三號交響曲》又稱《田園交響曲》,《綠袖子幻想曲》 等等。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雲雀高飛》就是從英國民歌旋律,和喬治·梅雷蒂斯(George Meredith,1828 – 1909)同名詩歌中,獲取了雙重靈感而作。梅雷蒂斯在詩中這樣描述雲雀:

He rises and begins to round,

He drops the silver chain of sound,

Of many links without a break,

In chirrup, whistle, slur and shake.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喬治·梅雷蒂斯在他詩作中,運用華美而流暢的辭藻充實了雲雀這一傳統意象,並集中融入了自己對生命,愛情,鄉土生活的深沉感悟。

沃恩·威廉斯則用美妙的音符,再現了詩中的優美意境。無需閉上雙眼,就可以走進英國田園風景畫中。

《云雀高飞》,已过沧海

長按二維碼關注魯稚的陽臺(ID:luzhi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