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行測資料分析考情分析及備考指導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想高質量、高效率的備考好資料分析,那麼應該先從考情入手,瞭解它是什麼、考什麼,才能知道自己應當怎麼做?那就和中公教育專家一起來看一下資料分析的考情吧。

一、資料分析考情

近四年的國家公務員考試題目來客資料分析整體的題量沒有變化,均考查20題,所以今年的資料分析內容題量應該也是20題。

1.考試題型:除2016年以外,2015、2017、2018年三年考查的題型均為四篇,每篇5題,且每篇前四題常為計算類型的題目,其中少部分題目為比較類型,每篇第五題基本都為綜合分析題例如:“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以下哪個選項是錯誤的”等類型的題目,對於這類題目在做題過程中,往往需要計算2-3個選項,難度較大。2016年考查5篇資料分析,其中兩篇分別為2題和3題,考查難度有所降低。

2.材料形式:資料分析在近四年的考試中每年均考查一篇文字型材料,兩篇文字+圖表的材料,以及一篇/兩篇的圖表材料,對此可以看出來近幾年的材料出題較為常規,規律性也較強。

3.考察知識點:近四年的考試題目中,增長在近四年考察的題量分別為:12題、8題、13題、14題,是國家公務員考試資料分析中的考察重點,佔了一半以上的分數,其次比重,再次平均數,最後是倍數等小考點。

二、備考指導

現在距離國家公務員考試還有一段時間,從歷年的考情來看,對於我們國家公務員考試中的資料分析,在複習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材料的閱讀能力、對於公式的應用和數據的計算能力,那麼在接下來的時間中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想學好資料分析我們得對於其中所考查的重點公式有一個較為全面的把握,根據統計增長是考試重點,超高頻的考點,複習的第一步應當先對於增長這個內容所涉及到的13個基本公式有一個全面的認識,考生可以先準備一本行測方面的教材,在自主複習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推導公式,或者報網校班級學習公式的內容,做到對於公式的有一個認知,其次是關於比重的公式,那麼比重在考試的過程中重點涉及到對於比重的基本公式中的三者轉化,以及基期比重和比重的變化量,尤其是比重的變化量,在每次考到比重的時候基本都會作為出題的內容,當學習完這兩個內容的時候資料分析中大頭的公式已經基本掌握了再開始著手關於倍數、平均數、拉動……增長、貢獻率等其他考點。

其次,對於材料的閱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他會幫助大家在最快的時間內查找到所需的數據,哪怕一道題比別人快10秒鐘,那麼20題就有200秒,就可以多做一道數量關係,比別人多拿一分。對於閱讀能力考生可以通過多閱讀去提高,例如:國家統計局網站公示的數據,那麼要對於其中的專有名詞有一定的敏感性;歷年真題,可以感受一下出題人的想法,什麼類型的材料是會出現的,多看多做。

再次才是計算能力,計算能力這一塊在資料分析中不是最重要的,以為對於資料分析考生應當做到重觀察少計算,實在要算用估算,所以在這個過程中,考生應當先通過觀察選項和式子、選項和選項之間的關係,而去直接判斷選項,做到瞪眼答題,若不行再開始計算。

中公教育專家祝各位考生成功上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