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18元一隻靠譜嗎?專家:非「速生鴨」

烤鴨18元一隻靠譜嗎?專家:非“速生鴨”


烤鴨18元一隻靠譜嗎?專家:非“速生鴨”

小白條鴨是育種家改良培育後的新品種,沒有食用安全問題

據新華社電 伏天至,熱難耐。民間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可近來網絡上一些傳言卻讓不少消費者犯了難。傳言稱,一些熟食店出售的整隻烤鴨只賣18元。這些傳言往往用“來路不明”“速生鴨”“無毛鴨”等聳人聽聞的字眼來吸引眼球。

那麼,18塊錢一隻的烤鴨到底靠不靠譜?真相如何?記者第一時間採訪了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侯水生,請他詳細算算這筆經濟賬。

小白條鴨非速生 系育種家培育的新品種

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在2008年由原農業部和財政部共同組建,該體系涵蓋了國內水禽育種、養殖、飼料、加工、產業經濟等研究領域的領軍專家,以及水禽養殖加工業的龍頭企業,是一個產、學、研緊密合作的應用型技術體系。

作為這個體系的首席科學家,侯水生對我國肉鴨產業可謂瞭如指掌。

算賬前,侯水生先介紹了我國肉鴨產品的基本格局。白羽肉鴨是最主要的肉鴨品種,主要用於3類食品加工:大型烤鴨坯、大白條鴨、小白條鴨。

大型烤鴨坯用於加工北京烤鴨、廣東廣西燒鴨等,飼養期40天左右,飼養成本每隻約25元。大白條鴨飼養期也是40天左右,主要用於加工鹹水鴨、滷鴨、醬鴨等,可以是整鴨或分割產品,飼養成本每隻約20元。超市冷櫃裡買到的基本上就是這類鴨肉。

而小白條鴨,正是“18元烤鴨”的主角,飼養期30天左右,主要用於加工小型烤鴨、香酥鴨等,出欄體重為1.9至2.0千克,屠宰後全淨膛重約1.25千克,烤製成熟食後重量約0.80千克、即1.6斤左右,市場策略是一個3口之家一頓吃完。

30天就能出欄?難道不是靠激素“催”出來的“速生鴨”嗎?

還真不是。

侯水生說,這是育種家通過不斷的遺傳改良培育的新品種,特點是飼料轉化效率更高、從而長得更快。用育種術語講叫“料重比更高”——小白條鴨的料重比在1.60:1到1.65:1之間,也就是說,這鴨子吃1斤6兩的飼料差不多就能長1斤肉。

當然,這飼料也不簡單。肉鴨使用配合飼料,其能量與蛋白質比例適宜,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營養豐富平衡。

小型烤鴨成本13.2元 利潤還過得去

比起去烤鴨店吃一頓烤鴨動輒幾百塊錢,花18元就能買只小型烤鴨,如果不是“賠本賺吆喝”,那“其中必定有詐”吧?就此,侯水生仔細算了從養殖到加工全鏈條的成本賬。

農戶飼養環節——1日齡雛鴨每隻3.20元,飼養至30日齡的飼料成本每隻約7元,防疫成本每隻約0.05元至0.10元,消毒等藥品每隻約0.10元,人工、鴨舍及其設備折舊等攤下來每隻約1元。算下來小白條鴨的飼養成本為每隻11.4元。在良好飼養管理條件下,農戶能夠獲得每隻2元左右的養殖利潤。

屠宰加工環節——屠宰加工小白條鴨的成本共計約每隻15.5元。其中,從養殖戶收購活鴨成本13.5元左右、屠宰加工與冷藏成本約為2元。每隻小白條鴨的出廠價在8.2元左右。成本15.5元、售價卻只有8.2元,加工企業豈不是虧了?

別急,還有其他賺錢路子。每隻小白條鴨的鴨毛絨可售3.0元,鴨胗1.1元,鴨掌1.8元,鴨舌0.8元,鴨腸0.53元,鴨翅0.30元,鴨食管、鴨血、鴨油、鴨心、鴨肝等0.5元。沒錯,這些都是涮火鍋的常見食材。這樣再算一算,毛銷售收入每隻有16.23元,減去15.5元成本,每隻小白條鴨的利潤為0.73元。

烤制環節——小白條鴨胴體出廠價8.2元,加上批發流通環節(含冷藏費、運費等)每隻3元,以及2元左右的烤製成本,總成本為13.2元。比起18塊錢的售價,4.8元的利潤還是過得去的。

勿用“有色眼鏡”看待迅速發展的肉鴨產業

據侯水生介紹,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肉鴨養殖國家。鴨肉產量居豬肉、雞肉之後,佔全部肉類總產量8%以上,近年來肉鴨產業發展迅速,初級產品年產值超過1000億元。

我國每年出欄的肉鴨約25億隻,其中生產成本最低的小白條鴨約有3至4億隻。從生物發育學、遺傳學、育種學、飼養學的角度分析,小白條鴨產品沒有食用安全問題,不需要藥物和激素就能夠實現良好生長。

專家表示,比起餐館上百元一套的烤鴨,這種小型烤鴨無論從養殖、屠宰分割還是後期加工等各個環節,成本構成都有很大差異,不具有可比性。但是,小白條鴨的生產經營各環節利潤構成合理,消費者大可放心購買。(資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