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幽靈,一個Photoshop的幽靈,在中國攝影界徘徊了好多年了。

你可以反感它,卻無法否認它作為“基本技能”之一,已經在中國影友當中落地生根了。隨便找一個拍了一兩年的影友,你問他會不會PS?他肯定挺自豪回答你,當然會呀!

會,還“當然”會,這份自信靠譜嗎?

我們不妨看兩個例子。例子一是江西省廉政攝影文化展示中的一件作品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徵稅途中》,網絡顯示作者為“上高縣地稅局李安典”

例子二,源自知乎上一個問題“你見過最假、最差勁的圖片處理是什麼樣的?”下面“布衣班長”的高票答案。(當然,這位“布衣班長”也是引用了他人處理的圖片,這個真正的著作權來源,為了給人留面子,我們就不提了。)這件圖處理前是這樣的: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處理之後是這樣的: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肯定不能說上面兩位修圖者“不會”PS。能做到例子二當中的效果,技術還很熟練呢!但是從作品呈現上看,這樣的PS給作品加分了嗎?顯而易見沒有。為什麼明明“會”,反而弄出了這麼爛糟糟的操作呢?這就引出了我們的一個觀點:所謂“會”有兩個層次,一是“會操作

”,二是“會選擇”。

所謂“會操作”,就是需要把某個區域提亮,我就會用軟件提亮;需要在某個部分加紅,我就會加紅;需要挪一個太陽過來,我就會挪過來……反正就是讓我幹啥,我就會幹啥。學到這種“會”需要多長時間呢?飛哥查了一下北京某知名攝影學校的後期培訓“基礎班”,課表是這樣的

5天基礎課

1天:認識photoshop (軟件優化設置,界面認知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2天:工具操作(選區工具、裁剪工具、修飾類工具的使用方法)

3天:圖層和蒙版(瞭解圖層之間的關係,掌握蒙版在圖片裡發 揮的作用)

4天:調色與修圖的便捷方式(動作與批處理的靈活運用)

5天:路徑與摳圖(鋼筆工具的使用方法,複雜圖像摳圖的各種技巧)

2天人像精修

6天:人像精修(人像修圖的組合技法,調色工具的運用皮膚 肌理與膚色的校正)

7天:人像照片轉檔與不同色調的技巧彙總 (不同場景下人像與環境色彩的搭配風格)

2天風光修圖

8天:RAW格式圖片處理 (RAW格式圖片的解壓縮、調整、輸出) 廢舊照片變廢為寶的處理

9天:製作唯美風多多重曝光效果、圖片二次創作、改天換地特效

大家看的出來,這個9天的培訓班,真正學習“會操作”的部分,只有5天。如果考慮到培訓總要注注水賺點錢,實際上5天都用不了。飛哥自己的經驗是,自學基本操作用了一天半,據說這還不算是快的……為什麼這麼快能學會呢?因為這個層次的“會”其實非常低級,準確說是有一個天大的紕漏——

按照命令做什麼效果,都能做;

自主決定“要什麼效果”,我不會!

這種感覺,就像是明明有錢,但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知道什麼該買什麼不該買,保不齊會餓著肚子先買一萬塊錢擦屁股紙存著……有錢不會花,亂花,不能改善生活質量;有操作技術不會用,亂用,也不能改善作品質量。怎麼改變這種惱人的局面呢?那就是要“學會選擇”。

學會選擇,就是知道自己需要用後期達到什麼效果,知道這件事,難度就很大了。至少,你要知道三件事情:

第一,知道自己的主題。所有的作品形式是為主題服務,首先要知道自己作品究竟要傳達什麼想法,什麼情緒?由此才能確定,哪些內容是需要突出,哪些又是需要捨棄的?哪些細節是希望讀者第一眼就要看到的,又有哪些是“干擾項”希望讀者不要注意的?什麼樣的色彩基調是有利於主題表達應當採納的,什麼樣又是不符合應當迴避的?如果說作品是一個人,主題就是“腦袋”

,沒腦袋的身體再好看也只能叫腔子……認識這一點,才是用好PS工具的基礎。

第二,知道自己的作品。說到底,Photoshop在攝影人手裡是個後期修改錯誤的工具。你既然要修改錯誤,先要知道自己錯在哪裡?後期之前的作品,好在哪裡不好在哪裡,是有用信息缺失?視覺中心不明顯?整體色調不適當?局部色彩管理有問題?找到問題,才能對症下藥。否則錯的不改把對的改了,如同頭疼吃瀉立停,這病大概是好不了……

第三,知道基本的美術規則。藝術沒有定法,但是什麼叫“好看”什麼叫“難看”,還是有相對共識的。怎麼樣做到“好看”也有前人的經驗。比如構圖,通行的構圖法十多種,大致什麼方法適合什麼樣的物象?比如色彩,大致什麼色彩搭配會給觀者什麼樣的心理影響?比如光,點光源面光源散射光源都是什麼,透視又是什麼?這些東西不要搞錯,搞錯了會鬧笑話。為什麼飛哥不一樣一樣仔細說?網上北京電影學院的《攝影美學基礎》才賣23塊錢,阮義忠的《攝影美學七問》是26。這點兒錢的事,就不用折騰我了吧?

我們回頭看前面舉的負面例子,就是這個“三個知道”弄成了三個“知不道”。先說說《徵稅途中》,作者本意是反映稅收人員的艱苦環境,歌頌他們的無私奉獻,那麼從觀感上就要以真實質樸為上,讀者相信了畫面的真實性才會被感動——這個時候,大量用photoshop本身就是一個錯誤了。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再看作者的處理方式,從表達上講,腳下的瀑布天上的紅霞,這些過度的超出讀者承受能力的誇張,都明顯破壞了畫面的真實感,對作者的主題思想形成嚴重的反效果。從美術上講,大家幫我看一看,要讓瀑布和紅霞同時達到畫面中的效果,天上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太陽……

再看這兩個小女孩,原片我挺喜歡的,背景看似雜亂但是生活氣氛濃,人和環境也結合的起來,人物情緒飽滿動作自然,氛圍也挺可愛,最多是面部稍稍偏暗需要略加調整(其實東南亞人的皮膚就是這樣,個人看法也可以不調整),然後去掉畫面下面虛的那一小條東西。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但是調完之後呢?為什麼這麼像恐怖片

?不怨你,這種一片沒有細節的死白背景裡,兩個白花花含含糊糊的小人,嘴裡還吸著一袋不知道什麼血紅血紅的東西(整個畫面就這一點色彩突出啊),給讀者的暗示太明顯了,這玩意兒我看也是恐怖片……只能說修圖者沒有美術知識,或者說沒有審美能力吧?

聽完我分析,是不是覺得這兩件後期做的特別不好?但是,操刀者不是基層高手就是網上名師,資質正經不差呢!事實上,飛哥所見90%以上的影友都在會操作不會選擇的層面上。別笑別人了,先看看自己,前面“三個知道”,你都知道嗎?

除了前面的“三個知道”,其實還有不和PS操作直接相關的“第四個知道”——別把希望寄託在PS身上。

飛哥見了太多影友拍攝馬虎,PS精心,覺得反正我能P呢,拍的“水”點不怕。這可是大錯誤。PS是“修錯”工具,就像圖片的醫生。看醫生大家都知道,小病醫生可以治癒,大病醫生只能緩解,抬個死人去,醫生最多幫你聯繫個爐子……我們再舉個例子,修圖者是我的同事徐曉剛。原圖是這樣的: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修完是這樣的: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這組片子網上對曉剛是有批評的,不過我認為修圖本身並沒有大問題。按照一百分計算,原圖只能打10分,修圖之後可以打30分。漲了20分,已經是修圖的極致作用了,然而30分其實還是爛片,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這片子本身錯誤太嚴重。

原圖錯誤有二,一是整體光的效果偏暗。細部不突出,這點後期做了調整;二是焦點跑了,畫面後面的“舞”字沒有信息量也沒有特殊審美,讀者一定會首先關注靈動的孩子。但是人臉虛的一塌糊塗,直接把讀者看噁心了。這麼個虛法,至少Photoshop目前還無力解決。拍出爛片想用後期救活?這真比逼著醫生“生死人肉白骨”還不靠譜。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我主要想說的,其實是三件事:

第一,多數影友的“會PS”其實是會操作不會選擇,這對提高自己的作品並沒有幫助;

第二,之所以學了很多年PS還是不會選擇,別隻抱怨太多“名師”

只教你操作不教你選擇,你也沒想著多學是不是?;

第三,PS是工具,不是萬能工具。光想要“一招鮮”,就離倒黴不遠了。

說到名師了,補充一句,老有人問我後期課程多少錢算是“合理”。大家有興趣可以網上查查錢元凱的後期色彩管理課程,為避免廣告嫌疑我不具體說,你看看他收多少錢。反正比他權威的老師我不常見,比他貴的班,那就……算了你們自己看去吧!

文末放個老片子,劉寬新的《天宮》。這是20年前,中國人剛知道有photoshop那會兒的作品了。今天看已經不能說創意熱辣前衛,但是借鑑意義不減當年。他和前面那一堆的反面例子對比,區別在哪裡呢?歡迎在留言裡討論。

大飛哥說攝影:PS你真的會嗎?別不懂裝懂!大片不是這樣P出來的

最後說一點“閒話”。最近和一位朋友聊天,聊到肆無忌憚的份上她說:“你所有的不過是框架大略的知識婦孺皆知的正義”。

這句話刺傷我了,兜頭一拳的既視感。不是因為她說的不對,而是正好打中了我的痛處。老朋友都知道我出身於中國最好的法學院,也闖過了司法考試的獨木橋,但因為本生家庭帶來的膽怯不敢獨立於體制,自廢了一身好功夫。在機關十幾年,加班加點勤勤懇懇的審批會員起草文件,青絲轉眼就成了禿頭。我這點本事,是這幾年晚上十點之後兩點之前,每天花幾個小時湊起來的,很多時候不能叫“學問”,只是一些“道理”。所謂“道理”人人都應該明白,只不過我嘴快先說了而已。原來“朋友”眼裡,我是這樣不堪吶!

那個晚上我灰心的一個字寫不下去,想著自己究竟還能幹點什麼。奉獻型人格嘛,還是習慣性去想這個行業需要什麼,突然,又歡喜起來。圈子裡一小撮自命清高的大師,並不怎麼關心千百萬一竅不通的影友。

這千百萬人最需要的,難道不就是“框架大略的知識”?至於正義,有就應當維護,而且越“大陸化”的越應當維護。連婦孺皆知的正義都沒人放在心上了,難道還不做點什麼嗎?還要犬儒一般把腦袋夾在卡巴襠裡縮著忍著嗎?

好吧,我知道我這點本事,實現“把自己寫進攝影史”的理想希望渺茫。面對現實,辜負了前半生的老兵,在自己選定的戰場上打空彈匣,就算是圓滿吧!

所以呢,這就是為什麼我把後面的宣傳詞改了(囉囉這麼半天,其實就是改了一宣傳詞,唸書人就是矯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