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以後在社會裡再度失去自由時,就會明白這段時間的可貴了

等你以後在社會里再度失去自由時,就會明白這段時間的可貴了

題圖: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高考、分數、大學、專業,伴隨著這個夏天悄然落定的一切,第一批 00 後也即將在青春複雜的餘味裡翻開新的一頁。

如果說人生中總有一段時光想讓人反覆咀嚼和回味,那可能就是大學四年。

那時候人生好像有無數種選擇,愛情好像有無限的可能,總來得及去嘗試任何你想嘗試的一切。

@張佳瑋

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因為得上大學,他們才有機會離開家,去另一個城市生活,開始獨立。

對許多年輕人而言,大學生涯不是用來學知識的,那點東西真拼命學的話,用不上四年,而是用來脫離校園,慢慢接觸社會的。大學是純校園(義務教育階段)和社會(職場生活)之間的一個緩衝帶,而且疑似有無限的自由,你可以嘗試任何你還來得及嘗試的一切。

你可以提前備研,可以找女朋友,可以打遊戲,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而且依然不必接觸社會最殘酷的那一面。大學裡再怎麼困苦焦慮,你依然是一個學生——學生身份是一個安全氣囊,總還能讓你過去。

等你以後在社會里再度失去自由時,就會明白這段時間的可貴了。

等你以後在社會里再度失去自由時,就會明白這段時間的可貴了

而如果說人生中也總有一段時光讓人感到遺憾和懊悔,那可能還是大學的四年。

在人生新篇章的開頭,有很多人如入迷霧,不知如何下筆;也有很多人迷茫而不自知,直到書寫了大半才發現潦草了時光。

@曲瑋瑋

一些熱血而上進的大學生總覺得時間不夠,最希望自己活成海綿,或者吸塵器,走哪吸到哪,看似每天都非常充實。這半個小時學英語,這一小時做社團活動……但這是在變得「更厲害」的路上狂奔,還是在原地打轉淺嘗輒止呢?

我問過一個同學,你大學四年的目標是什麼呢?

他果斷地說,「要成為真正厲害的人。」

那什麼是真正厲害的人啊?要怎麼做?

「就是……綜合素質很棒,有能力有格局有情懷……怎麼做的話,不斷提升自我唄。」

要成為更好更優秀的人,要變得很厲害,要更有魅力。

這些根本就不是目標,是口號和美夢。

真正的目標是什麼?

是清晰明確的,有時間約束,可操作執行,並且可以檢驗的。

一個內向的大學生,帶著「想要變得更厲害」的心態,發現目前他最大的短板是口才,於是設立目標,「要在三個月之內做到流利地公眾演講」。

把目標分解,做到流利演講需要哪些要素。發聲、形態、講話素材、幽默感、邏輯思維……然後指定目標路徑,先看書學習理論性框架和技巧,然後找老師進行一對一練習指正,自己反覆找話題去訓練,最後在公眾場合模擬練習。

在日常零散的時間中,他還需要不斷積累講話素材。然後在過程中不斷自我反饋,不斷修正。發現有一個弱點是語速太快,就反覆練語速,反覆聽自己的錄音。任何一個小缺點都可以通過大量重複性訓練得到修正。

這樣才是有目標、有路徑、有結果的提升自我。

當然,用開闊的心態對待萬事萬物當然好。這也是大學的魅力所在,把大家的好奇心與求知慾無限激活。但是,別再用「成為很厲害的人」這種大而無當的目標讓自己陷入焦慮,變成「假勤奮」。

人生是一場旅行,那麼進入大學的那一刻,我們的船隻恰好來到了江海交匯口——那天以前,加大船的馬力最讓我們受益;而那天以後,我們更需要一枚靠譜的指南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