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支书一句话一辈子,36年绕了三重大山,修了一条7200米水渠


2017年9月17日,82岁的黄大发第一次来北京,第一次看到天安门,第一次看到人民大会堂,第一次看到了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这都缘于他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

当天,黄大发和老伴特地带了一面五星红旗来到天安门广场。据悉,两年前的2015年,在黄大发80岁生日的时候,他第一次来到贵州省城。那一次,他哪里也没去,只是到了贵州省委专门去看国旗。

黄大发是贵州遵义草王坝村人。

这是一个海拔1250米、被层峦叠嶂的山峰藏得死死的村庄。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村里人去最近的水源地挑水,必须来回走两个小时。如果想要喝山谷小河里的水,那么上下山一趟就得4个多小时。因为缺水,争水打架的事情时有发生,连“牛脚窝水”村民都要收集起来。

当地村民用水,第一遍淘米洗菜,第二遍洗脸洗脚,第三遍喂猪喂牛。

千百年来,这里的人祖祖辈辈吟唱着一首心酸的民谣: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因为缺水,当地只能种一些耐旱的苞谷。把玉米粒炒熟去皮再磨成粉,蒸熟后就成了当地人餐桌上的主食。据称,这种“苞沙饭”非常难以下咽。

因为没有水,当地村民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一些家庭吃盐都需要赊账,村里有的人家全家只有一条裤子穿,而且很多男人都娶不上媳妇。

水成了制约草王坝人的穷根,是草王坝人生生世世的想、年年岁岁的盼、日日夜夜的求。

1959年,村里有一位1935年出生的年轻人和大山较上了劲,带领大家用36年的时间只干了一件事:修水渠。这人便是23岁就光荣入党的草王坝村支书兼大队长黄大发。

一开始,黄大发想把几公里之外野彪村的水引到村里。由于不懂技术,修修补补了十几年,水就是引不进来。

经历了第一次修渠失败,黄大发来到了当地水利站学习水利技术。三年的时间,他从零起步、从头开始,掌握了许多修渠的知识,知晓了什么是分流渠、什么是导洪沟,还学会了开凿技术。

在此后的再次修渠过程中,县里划拨了6万元资金和19万公斤玉米,村民们卖豆子、鸡蛋、蜂糖……凑齐1.3万元。每天清晨,黄大发带着200多人的队伍,每人提着一罐包沙饭进山修渠。

经常是施工队在前面凿壁打槽,村民们在后面挑土砌堡。据称有几次,黄大发几乎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5年端午,历时36年,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地跨3个村10余个村民组,要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水渠终于竣工了。这条渠被当地人称之为遵义的“红旗渠”, 因为修渠的主要发起人是老支书黄大发,这条渠又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大发渠”。不知道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