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史的考验,市场拍价无法预估

大清铜币,学名清代机制铜圆,铸造始于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止于1911年(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版式繁多,尤以当二十者为最。“大清铜币(户部)”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 “大清铜币(户部)”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

“大清铜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史的考验,市场拍价无法预估

古董出手联系15338710050可加微信

钱币背面中央铸有蟠龙图,外环铸珠圈,上端刻有“光绪年造”,下缘铭刻英文,端庄优雅。钱币经岁月流逝,表面有轻微磨损,因流通转手摩挲而发出自然光亮。钱币正面可以明显看到满汉文化的融合,背面则是中西文化的相互渗透,钱币虽小,却是该历史时期的实物见证,独具历史意义。

“大清铜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史的考验,市场拍价无法预估

古董出手联系15338710050可加微信

纵观古今,我国各个时期的古钱币经历了风风雨雨五千年历史的考验,源远流长,琳琅满目,而发展至今,古钱不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更是各个时代经济、政治制度的文化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缩影。珍稀钱币是货币历史的实物,也是历史长河的见证。自上个世纪以来,钱币市场的行情开始一路走俏,并呈现出高温火热的景象。不少稀有钱币被集币爱好者收入囊中,并在市场中以惊爆的价格成交。

“大清铜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史的考验,市场拍价无法预估

古董出手联系15338710050可加微信

据统计数据显示,大清铜币在各地拍场上的行情一路看涨。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的拍场上,一枚刻有宣统三年的大清铜币二十文,曾以128万的高价现场成交。一枚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试铸也在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进行售卖,成交价为321.85万元。如此让人不敢想象的买卖交易,足以印证大清铜币是藏品市场中的一匹黑马。

“大清铜币”经历了风风雨雨历史的考验,市场拍价无法预估

古董出手联系15338710050可加微信

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的钱币,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兴衰,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鉴赏价值。那些闪烁铜光、品相完整的大清铜币,具有很大的升值潜力,市场拍价往往更是一些藏友们无法预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