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不一定能做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共帳號: 學習學習再學習(xiaolai-xuexi) 請注意: 無需授權即可轉載; 甚至無需保留以上版權聲明…… 

想到、看到、學到、說到、悟到、做到…… 這是很長的一個鏈條。每個環節都可能脫節。

所有的環節中,做事是最難的,因為即便是選對了,也可能做錯,還可能做爛…… 所以,到最後,絕大多數人都變成了說的比做的多,甚至乾脆只做嘴炮專家……

即便是專心做事的人,也常見“即便知道,也會忘掉” —— 2011 年 4 月份的時候,我和錢賡喝咖啡聊天,得出結論,買幣比挖幣划算,更有效率…… 結果呢?到了當年 6 月份,我就把這個結論忘得一乾二淨,大舉購買顯卡,最終各種坑都走過之後才“突然想起來”那兩個月前的“結論”…… 欲哭無淚。

今天早上,我突然翻到我開這個公共賬號的第一篇文章,“突然”意識到,那其實是一篇應該寫到《韭菜的自我修養》裡去的好素材 —— 結果呢?乾脆給忘掉了……

以下是那篇原本不應該忘了的文章節選……

……

大多數人最終會結婚,而結婚的本質是選擇人生的合夥人。

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懂如何選擇,甚至沒想過應該選擇,他們對自己的撞大運行為有個好聽的描述:隨緣。

剩下的小部分裡的絕大多數,用心選了,但選擇的原則與方式是不正確的,於是結果還不如隨機來得好…… 於是最終慨嘆:千方百計卻也拗不過命啊!

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幸福婚姻其實是小概率事件。

如何選擇婚姻對象呢?有個好玩卻也有效的策略——嗯,數學家們整天研究這個,於是他們有個 Magic Number: 37。

如果你正在選擇你的婚姻對象,那麼你所面臨的問題可以簡述如下:

  1. 假設你有機會能陸續接觸一百個候選人;
  2. 而你最終只能與其中的一位結婚,並且最好相當成功,這樣才不至於將來只能離婚;
  3. 每次你都只能約會一人,而下一位在此之後的一段時間才會遇到;
  4. 在與某人約會的過程中,你能判斷此人是你目前已見到的最好的,但你無法判斷此人是不是所有一百人中最好的;
  5. 如果你在約會後決定放棄某人,那後面再也沒有機會與此人合好,因為對方可能被別人搶走了……
  6. 選定了意中人後,你就得與對方成婚,並且你不能再約會其他人——因為這是不道德的。

在這些限制條件下,關係定的太早,你會追悔莫及,因為後面幾乎肯定有更精彩的;關係定的太晚,你會追悔莫及,因為也許最精彩的已經被你錯過……

可以用數學證明的最優策略是這樣的:

忽略前 37個約會對象,只觀察,不決策,從第 38 個開始,一旦遇到“目前為止最好的”,就直接選擇,與之結婚,不再約會。

運用這個策略,有接近 40% 的機會選中最好的那位;有幾乎 70% 的機會選中最好的或次好的那位。

而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初戀成功率更是極小概率事件。

證明過程稍顯複雜,請移步參考閱讀列表中的“

Secretary Problem”。

有個捷徑算法,就是記住一個數字,2.72

100 / 2.72 ≈ 37

也就是說,如果你覺得自己其實有 150 個候選人的話,那麼就應該在從第 56 位候選人開始做決定……

150 / 2.72 ≈ 55

當然,參與股權投資與戀愛婚姻不一樣的地方很多。比如,你的候選人當然不一定是一百個;當然,你不可能只投一個案子而後一輩子且最好只有這一個案子;又當然,你可以同時看很多案子卻毫無道德壓力……

不過,如果你是新投資人,不妨套用一下這個策略,多看一些案子,多觀察不決策一段時間,然後才開始行動。

而這段閒聊的意義在於:

數學很重要、邏輯很重要……

我自己剛開始做投資的時候,全然忘了這個原則——這就好比劫匪拿著刀子威脅你的時候,你卻在慌亂中根本沒想起來隨身的揹包裡還有一把上了膛的槍一樣…… 我上來就投了幾個案子,其中還真有大手筆……現在回想起來,一身冷汗:幸虧那些都在我自己最熟悉的領域——比特幣世界裡,否則我可能會死得很難看。

人生是由選擇構成的,而成功的投與成功的人生一樣,都最終屬於那些不斷打磨且恪守優化策略的人——這毫無疑問。

上述節選,是這個公共賬號的第一篇文章,發表日期為 2015 年 8 月 14 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