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是把「雙刃劍」!

導讀:家有一老是把“雙刃劍”,處理不好輕者婆媳鬧彆扭,重者“家破人亡”!

故事一:飯桌,是婆媳之間的“第一戰場”。

在孩子一歲之前,你們是否發現孩子的爺爺奶奶會這樣喂孩子吃飯。比如吃花生米,爺爺奶奶會滿臉溺愛的將花生米放入自己的口中使勁的咀嚼後,嘴對嘴的將“花生醬”渡到孩子的口中,這讓我想起了小學語文課有一篇文章這樣描述母愛:“燕子媽媽將捉來的蟲子小心翼翼的放入嗷嗷待哺的小燕子嘴中”。

家有一老是把“雙刃劍”!

這種溫馨的描述母愛的場景讓我記憶深刻,而婆媳之間的戰爭也由此爆發。

“這樣喂孩子非常不衛生”

“呦,我兒子就是我這樣喂大的,哪裡不衛生”

“大人口中有細菌,小孩免疫力低,易被傳染”

“你嫌棄俺老太婆不乾淨直接說,找什麼藉口,俺這就走行了吧,不給你看了”

故事二:孩子摔碎了碗,兩代人不同的做法!

家有一老是把“雙刃劍”!

“哎呦,我家乖孫子真厲害,這碗摔的真棒”!爺爺看著面前一臉害怕的孫子說道,邊說邊豎起大拇指,直至孫子慢慢收起“害怕”的表情“轉危為安”後,爺爺才會輕輕的鬆口氣,好像如果嚇了寶貝孫子要世界末日一般。

而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會這樣做,“寶寶,下次拿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輕拿輕放”,而當我們說完之後,大部分孩子會大哭,這其實是情緒的正常釋放。雖然孩子將碗摔碎,我們也不能將其無情的訓斥之,向其講明道理即可。兩代人不同的處理方法也是矛盾的開始。

爺爺奶奶看不下孩子受氣,哪怕丁點氣都不忍,這種溺愛方式是大部分孩子媽看不慣難以接受的,如果說關於餵養只能是孩子教育爭端的開始,那麼孩子“價值觀”的培養方式是寶媽們的“逆鱗”,婆媳關係的真正“分裂”也由此開始,因此走上極端的不在少數!

故事三:老人在家的唯一好處。

家有一老是把“雙刃劍”!

相對而語,有老人在家至少不用做家務、不用做飯,誰都不願意放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我想這也是部分家庭不願意與老人分開住的主要原因吧。是否和老人一起住還是分開,這牽扯到“孝順”的道德問題,大部分人受此困擾。

突然想起一首歌,有一句這樣唱到“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為愛結束天長地久,我的離去若讓你擁有所有,讓真愛帶我走說分手”,這句歌詞用在此處剛剛好。原創聲明:本文作者“光頭俠”-非專業資深野路子教育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