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坐月子對大部分女性來說,是一個較為痛苦的事情,一旦月子做不好很容易給身體落下病根,因此女性多少都要遵循月子的禁忌。但是產後的注意事項有沒有人知道呢?

一、身體清潔要得當

老一輩說不能洗澡、洗頭也是有原因的,因為生產過後全身的毛細孔都會張開,包括頭皮,子期間洗頭,可能會使得頭皮表皮短暫缺氧,而造成會有偏頭痛的後遺症,也擔心虛弱的產婦在洗澡之後,接觸冷空氣而發生感冒。但產婦產後體內代謝旺盛,產婦出汗多,下身產生惡露及溢出乳汁,這些都會使皮膚很髒,若聽從傳統習俗則會讓影響產婦心情也容易滋生細菌。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二、及時排尿、排除惡露

新媽媽們在產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及時的排尿。若不幸的發生尿瀦留的症狀,那膨脹的膀胱很有可能會影響子宮的收縮,非常不利於產後的恢復。在產後,新媽媽們不能因為覺得麻煩而憋尿,有尿就及時的排出,特別是產後的四至六個小時時,適當的食用粗纖維的食物,促進體內腸胃蠕動。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另外,新媽媽在產後會排出類似月經樣的液體和分泌物,這便是俗稱的“惡露”。惡露其實就是子宮內存有的蛻膜、胎盤剝離創面的血液等形成的,它和正常的血一樣,所以流得越少越好。一般在產後頭3天排出量較大;約一週後,基本不含血液,呈白色或黃白色,大約在產後2至3周時排淨。

惡露排出情況標誌著子宮恢復情況及有無異常。前期惡露較多,要常換洗內衣褲、衛生巾,注意個人衛生,防止細菌滋生。如惡露中有血塊或血量較多,或有異味,都表明子宮恢復情況不良,可能有感染,應及早看醫生。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三、輕微運動預防生育性肥胖

很多媽媽在經歷過懷孕到坐月子,體重直線飆升,若是在坐月子時不注意,往後更是難以恢復身材。雖然在坐月子期間不能過多、過重的運動,但是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還是可以進行輕微的運動的。24小時即可下床做一些換尿布的事;產後10天就可做一些輕微的家務,但要注意不要久蹲,用力過猛,以免腹壓增高使生殖器受損。

產後媽媽還可以利用母乳餵養寶寶來達到自身恢復的效果。寶寶吸吮可促進子宮復舊,因而使臃腫的腹壁迅速回縮,另外分泌乳汁能促進體內代謝,減少皮下脂肪的蓄積。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四、注意乳房的保健

作為女性重要的性器官,為了防止女性產後乳房下垂和產生一些乳腺疾病,從產後就要注意保健。條件允許的話最好採用母乳餵養,在餵養時不要不戴胸罩,應該戴方便餵養的胸罩;如果奶吃不完,要排空,以不脹為標準。

產後“坐月子”是一種煎熬?5個方法讓它“變”輕鬆

五、產後42天忌房事

很多爸爸在經過十月懷胎及生子後,早已是按耐不住。但此時要體諒剛生產完的女性。在產後子宮內的創面及子宮復原至少需42天,如果過早行房事,有可能將病菌帶入,引起盆腔炎症。最好在產後檢查生殖器官已恢復正常再行房事,另外,不來月經不等於不排卵,哺乳期也要注意避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