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2018年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高票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為學好、用好、宣傳好新修訂的憲法,重慶市廣泛開展了憲法學習宣傳活動,共開展主題宣傳活動1300餘場次,舉辦憲法講座239場次,開展法治文藝演出192場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132萬餘份,覆蓋群眾700餘萬人,在全市範圍內掀起了學習宣傳憲法的熱潮。

抓住關鍵少數 憲法教育精準發力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市人大常委會開展憲法專題講座 西南政法大學校長付子堂主講

緊緊抓住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通過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報告會、講座等形式專題學習憲法,促使各級領導幹部增強憲法意識,自覺尊崇憲法、遵守憲法、捍衛憲法。市人大、市委統戰部、市發改委、市婦聯等市級部門和渝中區、涪陵區等區縣邀請知名專家學者開展憲法專題輔導200餘場,幫助13萬餘名黨員幹部充分認識憲法修改的重大意義,把握憲法修正案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實質,提高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市司法局舉辦了憲法修正案解讀講座,通過現場聆聽、遠程視頻的形式,組織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幹部職工4000餘人專題學習憲法。市供銷社以“新時代·新作為”大討論活動為載體,舉辦了黨委理論中心組(擴大)學習會,邀請專家學者作憲法輔導。銅梁區嚴格落實領導幹部憲法法律學習制度,召開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會議,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法治和德治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憲法知識,並將憲法法律和黨內法規編入黨校培訓教材,作為主體班教學必修課程。

注重源頭工程 憲法精神入腦入心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巴南區開展“法治基層行——送法進校園” 法律知識競賽及典型案例發佈活動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江北區開展“升學季·放飛夢想,青春與法同行!”學生旁聽庭審活動

各地各部門堅持把青少年法治教育作為憲法宣傳活動的重頭戲,以 “莎姐進校園”“校園庭審”等活動為載體開展青少年憲法宣傳教育活動140餘場次,參與師生達90餘萬人次。江北區開展了“升學季·放飛夢想,青春與法同行!”學生旁聽庭審活動,通過與庭審現場“零距離、面對面”接觸學習憲法法律知識,有效增強了廣大師生學法守法意識。巴南區開展了“法治基層行——送法進校園” 法律知識競賽及典型案例發佈活動,通過以賽促學和以案釋法的方式提高青少年法治意識,引導青少年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護法。墊江縣在轄區內中小學組織開展憲法“一讀一寫”活動,由校長帶領全校師生晨讀憲法,現場宣講憲法的意義和重要性,號召同學們做憲法忠實的崇尚者、擁護者、捍衛者和踐行者;同時,開展“學憲法 講憲法 做守法小公民”主題徵文活動,共徵集文章558篇,評選出一等獎10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50名。


狠抓主題宣傳 憲法宣傳氛圍濃厚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長壽區司法局開展普法宣傳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秀山縣法治宣傳現場

各地各部門結合自身實際,更新、加設有關憲法修正案的普法宣傳專欄、LED顯示屏2000餘個,在各地中心區域或人口密集場所廣泛開展憲法集中宣傳活動,覆蓋群眾達600餘萬人次。秀山縣開展了“憲法謎語猜猜猜”趣味互動活動,懸掛了100餘個有關憲法知識的謎語供群眾競猜,在寓教於樂中宣傳憲法,引導群眾樹立憲法意識,得到一致好評。開州區組織社區服刑人員專題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和憲法修正案,重點發布了與社區服刑人員日常生活相關的典型案例,取得良好效果。渝北區把綜治宣傳與法治宣傳有機結合,通過設立普法宣傳展板、組織憲法知識搶答競賽、播放普法宣傳視頻、表演法治文藝節目、發放憲法資料,以及義務法律顧問進小區等方式宣傳憲法知識,得到轄區群眾的積極響應。長壽區在轄區內重點路段,利用T型牌、LED屏、閱報欄、建築圍擋、燈杆道旗等載體,刊播十九大、全國兩會、憲法宣傳等公益廣告內容,累計達3萬餘平方米。

深化送法下鄉 基層普法形式多樣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豐都縣結合“三下鄉”活動深入宣傳憲法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永川區打造“法治茶話會”普法新品牌

各地各部門充分利用各自的優勢,通過開展多形態基層互動活動,推動憲法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永川區打造“法治茶話會”普法新品牌,深入全區各鎮街,邀請當地群眾、“鄉賢”與普法講師團成員圍桌而坐,暢談身邊案例、互相交換意見、發表各自見解,講師團成員通過以案釋法分析講解憲法知識,讓群眾聽得懂、能領會、可實踐,讓“小案例”發揮“大作用”。南岸區創新“法律服務診室”模式,提供接診、巡診、會診、助診一體化服務,對群眾進行法治宣傳教育的同時為群眾提供各項法律服務,並通過以案說法實現“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豐都縣結合“三下鄉”活動,聯合相關部門深入我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之一的豐都縣三建鄉,通過設立法律諮詢臺、發放法治慰問品、開展法治文藝演出等形式開展“法律扶貧”。萬盛經開區充分發揮網格化管理服務平臺的作用,將普法與扶貧相結合,網格員和扶貧人員在入戶走訪的同時大力宣傳憲法,將憲法宣傳資料送到走訪群眾家中。

不斷創新載體 線上線下激發活力

重慶市多措並舉 掀起憲法學習宣傳熱潮

充分利用傳統媒體的覆蓋優勢和新媒體的傳播優勢,在全市營造出強大的宣傳聲勢。重慶電視臺、重慶日報、重慶法制報、重慶晨報等傳統媒體均開闢了普法專欄宣傳憲法,定期播報憲法法律知識;利用全市2000餘個新媒體普法平臺發佈憲法修正案解讀、憲法宣傳漫畫、微視頻等信息1.3萬餘條,吸引90餘萬名群眾點擊閱讀。市普法辦在西部普法網上開闢“憲法修正案解讀”專欄宣傳憲法;在西部普法微信公眾號開設“區縣部門憲法宣傳集錦”欄目,吸引3萬餘名群眾點贊。市委組織部通過微信公眾號“今日微報”專欄,跟蹤報道憲法修正案摘要、憲法修改前後內容對照表等信息,並在“觀點摘要”欄目中持續宣傳憲法,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做憲法的忠實尊崇者和堅定執行者。市衛計委開通“每週一法”專欄,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及手機短信同步推送憲法法律知識,對憲法修正案及憲法法條進行解讀。渝中區、沙坪壩區、墊江縣等區縣策劃了“學憲法搶紅包”“憲法知識競賽”等競賽類普法活動,採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實現憲法宣傳教育全方位、廣覆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