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台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以前是去過海洋館的,但是這次在墾丁去的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刷新了我對海洋博物館的認識,因為這次不僅遊玩,還住在海底隧道,夜宿於館內,與魚兒一起同眠一夜,沒想到墾丁還會有這樣的一個新玩法去處。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與大海相連,就建在海邊,周邊的風光絕佳。看海、聽風、觀魚群,“編織”成了這次行程的一個立體遊玩模式。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先說說海洋館的用餐環境吧,對了,餐廳也是海景餐廳,用餐的時候聽著浪花聲,胃口似乎也更加好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展館主要由四大塊組成:世界水域館、珊瑚王國館、臺灣水域館及鯨典館,另外特展區定期舉辦特展。入口迎賓廣場上設有兩座親水廣場,提供遊客嬉戲及休憩之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臺灣水域館以水的循環為故事主軸,藉由一滴小水滴的旅行,呈現臺灣從冷冽的高山溪流到一望無際的海濱外洋等等,多樣的水域生態環境。並逐一介紹棲息於其中的各式物種及其生物多樣性。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臺灣水域館的一大亮點就是大洋池,這是臺灣地區到最大的一個“魚缸”了。大洋池指的是大陸棚深度達兩百公尺以下的外洋海域,依照水深、光線、水團特性,可分為表、中、深層。居住著許多洄游性物種。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第二部分是珊瑚王國館,顧名思義,有很多珊瑚,當然不僅僅是珊瑚。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這部分以珊瑚礁漂潛為故事主軸,藉由逐漸下潛海底所看到的海底生物景觀及沉沒的海上交通工具「沉船」,是如何成為海底生物的樂園。隨之,展示全球努力拯救珊瑚的觀念在告訴遊客珊瑚在海洋中的重要性。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隨著深度增加,可以看到各種珊瑚礁頂、礁緣、礁壁,生成了各式不一樣的珊瑚種類。活珊瑚展示給我們五彩炫麗的色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繼續往前走,我們可以看到斜緩的礁緣更為明顯了,陡峭的礁壁也越發看得清晰了,像是潛入了海底,但實際上這裡是與大海相通的。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在海捕類區域,完整介紹海洋哺乳類的生活、生存、生殖等生態行為,以及其所面對的環境問題與生存壓力。這裡有白鯨,透過近距離的接觸,能夠真實地感受海洋哺乳動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各種近距離接觸海底生物,我們也隨之來到了世界水域館。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這個館的巨型水藻,是臺灣最高的水藻,高達10公尺以上,據說每日可生長達50公分,的確是令人震撼。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透過展示窗重現美國加州沿岸海藻森林的豐富動植物生態,包含巨大海藻林及海豹展示。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沒想到的是,在這裡居然能看到企鵝。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極區動物多具有緻密的羽毛、皮毛或豐厚的皮下脂肪來抵禦寒冷,其中大多數隨季節更替而遷徒,少數留在極地過冬的動物則演化出冬眠、群聚取暖等適應方式。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仔細觀察了一下,企鵝在水底遊的特別快,大有“魚翔淺底”之既視感。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遊覽一整天,下午開始分組了,因為晚間有野外遊行,要跟一些小朋友和家庭像小時候一樣,去尋找各種螃蟹和野外的小東西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這種活動最能促進孩子和家人之間的關係的,當然和朋友一起也能加深彼此的依賴感。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還是很有收穫的,各種寄居蟹逃不過我們的“法眼“,當然,我們只是看看而已,都會放生的!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回到海洋館內,已經很晚了,海洋館的燈光也暗下去了。

這是白天拍下的場景,在珊瑚館內,頭上有魔鬼魚,近處有珊瑚。

對了,這裡就是今晚夜宿的打地鋪區域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睡在海底隧道,與俄羅斯白鯨、魔鬼魚、各種深海魚群共眠,這樣的體驗一定是終身難忘的。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好了,準備睡覺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說實話,隧道的氣溫比空調舒服多了,早上起床睜開眼就是魚群,和海洋生物說早安,這種感覺也是十分特別的。

出門望海,微微的海浪拍打在岸邊,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特殊的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夜宿之旅,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因為覺得很不錯,所以推薦給大家!

TIPS:可直接在攜程搜索“屏東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預定,或者百度搜索“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進官網”預定,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臺灣海洋生物博物館”關注詳情和預定。

親身經歷告訴大家,人氣很旺,要提前預定。尤其是夜宿項目,最好提前一個月(據說有人是提前三個月),不然沒位子了,因為畢竟鋪床的區域有限,大家懂的。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沒想到在臺灣、在墾丁,還可以這樣玩

這些孩子,還有我們心中的某顆小苗,開始萌芽生長了;你的故事,也許也要開始了!

這裡,也許真的是你故事開始的地方,在這裡不僅是臺灣、不僅是墾丁,還有更多的海底故事等著你來書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