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解放大军强渡长江,到底是李宗仁听了白崇禧的什么主意?


1949年解放军决定渡江作战时,他献计代总统李宗仁放弃长江防线,保存实力,退守西南,以观时局,白崇禧足智多谋,号称军中诸葛。然而这时候的李宗仁却只是一名无实权的光杆司令,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汤恩伯部只听命于蒋介石,他根本调不动,按照蒋介石的军事布署,将75个师约45万兵力布防于江西湖口至上海一带防线。所以,此时精明的白崇禧再有什么锦囊妙计也无济于事,白崇禧的战略意图根本无法实现。

解放战争到了后期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势力精锐消亡,国民党那些所谓的主力和美械装备的部队殆尽,蒋介石所统治的国民党内部出了大问题,他们对蒋介石政权已经失去了信任,国民政府败局已定,军事上的溃败,令美国对蒋介石大为不满,这时美国想放弃蒋介石并扶持李宗仁上台拯救残局。白崇禧也连续发送两封电报,希望蒋介石尽快下野,能够促成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和平谈判。

1949年元旦,蒋介石发表元旦公告,表示“个人进退出处无所萦怀,一切取决于国民之公意”,首次表示同意下野。但蒋介石并不是这么一个好说的主,蒋介石以黄埔军校为基础,夺得了国民党大权,此时尽管国民党军队精锐失去,但是蒋介石在军队中的号召力还是无人可比的,在国民党中,此时还有100多万的部队,大部分驻守在长江沿岸,还有西南地区。


蒋介石去了溪口后,对这些军队的控制权并没有丧失,反之,李宗仁这个人尽管被摆上了总统之位,但是行政院等大部分机关都不是他说了算,他所统帅的只能是个20万军队的桂军体系还有广西地区。1949年1月,行政院在院长孙科的率领下迁往广州,形成一国三公的局面,李宗仁徒有代总统之名,孤守总统府,却手无寸权,面对的是一个棘手的烂摊子。

所以,在渡江战役时,白崇禧的退守西南的建议虽然得到李宗仁、何应钦等人的赞同,可是李宗仁根本没有指挥力付诸实施,没有蒋介石的首肯,台前的傀儡李宗仁寸步难行,和谈破裂后,百万解放军强渡长江,蒋介石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溃不成军。

桂系主力在鄂、湘、桂地区被歼,残部退入越南。而大半辈子亲密合作、共同进退的李宗仁、白崇禧最终也分道扬镳,李宗仁以治病为由流亡美国,1965年回归祖国。而白崇禧随蒋赴台,晚年郁郁暴毙而终,死因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