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全球76億人口,平均上網6分鐘就有1分鐘花在Facebook;美國有一半消費者搜索產品的第一站是上亞馬遜;谷歌每天回答35億個搜索問題;使用蘋果iOS的熱區圖,大致就是美國中產階級人群分佈圖。

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早就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四騎士"當然不是一開始就稱霸全球的大鱷,它們從點子起家,也是某個人在車庫或宿舍想出的點子。從現在往前看,四騎士走的路理所當然,甚至是命中註定,然而其實一路上永遠得隨機應變。從車庫白手起家的新貴成為勢力龐大、材力雄厚的大公司後,看起來已經不太像當年的自己,尤其是在企業公關部門重寫創業神話之後。不論創始人如何努力保持當初創業的年輕朝氣,這樣的轉變不可避免。

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不過,這種轉變不可避免的原因,除了市場永遠在變動,企業一定得跟著生存,也是因為年輕公司一無所有,就算偷拐搶騙,也拿它們沒辦法,有信譽、有市場、有資產要保護的公司則放不開手腳。更別提美國司法部抓大魚,放小魚。歷史是由勝利者寫下的,"受到啟發"與"以他人為標竿"取代了其他不好聽的字眼。

騙術1:偷到手後牢牢保護

厲害的公司通常靠著某種謊言或竊取IP,快速累積價值,將規模擴大至先前無法想像的程度。"四騎士"也一樣,大多巧妙地騙其他公司或政府補助或移轉價值,把力量大幅挪到自己身上(各位可以等著看,特斯拉接下來幾年將大力遊說政府補助太陽能與電動車)。然而,它們自己壯大成騎士後,突然間就對這種行為感到深惡痛絕,要求保護自身利益

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騙術2:不是偷,只是借

四騎士的另一招騙術是借用你的資訊,然後再回頭賣給你。谷歌就是一個好例子。

谷歌的創業基礎是對於網路架構與搜索本質的數學認識,然而谷歌能成為騎士的原因是幾位創始人知道,他們可以一手免費提供資訊,一手又靠資訊賺大錢。當時擔任谷歌高級主管的梅麗莎在國會上告訴一群白人中老年男性為主的議員,報章雜誌天生有義務讓數據可以被抓取、分割、查詢與搜索⋯⋯一切由谷歌執行。梅麗莎說,谷歌 News提供的報導,"不受政治觀點或意識形態左右

谷歌"寶貴的免費服務"快速挖空美國媒體的廣告地基,讓所有營收都跑到谷歌手中。還有令人毛骨悚然的隱私權破壞與"關聯性"密不可分。不過到目前為止,消費者與廣告商用行動投票,為了關聯性,願意付出令人毛骨悚然的代價。

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詐術3:資訊的價碼

資訊和我們一樣,希望自己迷人、獨特、拿到很多錢——非常非常多的錢

Facebook同樣也利用資訊取得成本越來越低、資訊價值卻一直很高的矛盾,比谷歌還會借力使力,讓使用者自行創造內容,接著把內容賣給廣告商,好向創造內容的使用者打廣告。Facebook並未"偷走"我們孩子的照片,也沒"偷走"我們發的政治牢騷,但Facebook利用一般人無法取得的科技與創新,從中賺得數十億美元,做到世界級的"借用"

除了谷歌,其他三騎士也矇騙自己的受害者。品牌積極把錢投入Facebook社群,建好後才發現社群不屬於自己。賣家認為亞馬遜平臺將提供新型客源,迅速買單,結果發現自己得和亞馬遜競爭。

起底黑歷史!谷歌、Facebook、亞馬遜、蘋果的“坑蒙拐騙”起家故事

其實每個公司,不管大與小都有自己一段永遠抹不去的黑歷史!只是你成功了,人們就會慢慢的去淡忘它!這或與就是上面所說的“歷史是由勝利者譜寫的”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