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古老榨油坊 坚守传统的非遗传人


“火炒、石碾、火蒸、包饼、排榨、槌撞。”说起传统手工榨油,56岁的王不芳如数家珍。家住神木市栏杆堡镇栏杆堡村的王不芳是神木传统榨油技艺的省级传承人。

王不芳26年来一直坚持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榨油工艺榨油。王不芳说:“传统古法榨出来的油纯度很高,香味也浓,可以长久储藏不变质。但这种方法榨油工艺复杂,费时费力。跟机器榨油相比,机器一天的榨油量顶得上我连续1个月的榨油量。现在完成整个榨油工序需要两天,两天可榨500斤油籽,可出130—140斤油。”

黄土高坡上的几孔窑洞就是王不芳的榨油坊。

窑洞比一般窑洞深,窑洞里的油梁就长达12米。

用来榨油的胡麻籽,胡麻油在陕北很受欢迎,要做正宗的陕北月饼就得用胡麻油。

存放在窑洞里的胡麻油。王不芳说,手工传统工艺榨出来的胡麻油,1斤能卖26元,大多都是当地人上门来买,不出窑洞就能销售一空。

传统榨油先要把胡麻籽等晒干后,倒入锅内翻炒、炒成茶黄色,摊凉,然后上磨碾碎成粉末状;接下来上锅蒸熟,把碾槽里的油籽粉装入蒸笼,一直蒸到锅内大冒热气,榨油坊内雾气腾腾,芳香扑鼻。蒸到一定火候,就打坯分包,将蒸熟的油籽粉趁热分装在一格一格的铁环里,做成饼。接下来,将油籽饼一块块整齐地码放在主榨的油壕内,用木楔挤紧,装好后就开撞榨油,被挤榨出的油便会顺着槽眼流到一旁的油桶内。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王不芳只想将传统手工榨油的技艺传承下去。“我现在除了教大家手工榨油的技艺,还在收集涉及关于油的一切工具、物件,想以后在自己家做一个油文化展览馆,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更多人知道油是怎么来的,让更多人了解关于油的文化。”图为他收藏的油篓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