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達亞運會時期的中國體育,全面協調發展,獎牌不是唯一標杆

最近,2018雅加達亞運會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中,雖然乒乓球。跳水等擅長項目還未進行,截止到26日上午的獎牌排行榜,中國代表團成績已遙遙領先,共取得了153枚獎牌,其中金牌72枚,銀牌51枚、銅牌30枚,位列獎牌榜榜首。

我國在競技體育方面,成績一向突出。但近年來,獎牌早已不是體育的唯一目標和衡量標杆。從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上,用"洪荒之力"摘得銅牌的傅園慧和睡不醒的張繼科引發網民的調侃和瘋狂喜愛就已經可以看到變化,大家更在意體育的樂趣而非結果。

近年來,我國體育事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都在推動群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的協調發展,而大眾的運動觀念,也從專業競技體育的旁觀者,逐步轉變為全民健身,盡情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歡樂與釋放。

從競技體育"一家獨大"到全民健身蓬勃發展

競技體育"一大獨大"的頂峰和反思的開始,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中國獲得了 51塊沉甸甸的金牌,43項新世界紀錄及132項新奧運紀錄。

2008年之前,我們得益於體育的中心管理制,統一配置全國的競技體育資源。從70年代的體育弱國,到80年代許海峰突破中國奧運金牌"零"突破、中國女排五連冠,再到90年代第一次承辦綜合性的國際體育大賽:第十一屆北京亞洲運動會, 02年衝進世界盃,直至2008年成功舉辦奧運會,逐步成為體育強國。

2008年之後,我國體育開始迎來拐點。政策上,撤除了行政色彩濃厚的中心管理制,通過"管辦分離"激發市場活力。近五年的政府報道中,不斷提及發展全民健身,十九大報告中涉及體育的內容,首先提到的,也是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我們也在日常生活中,切實感受到了不可阻擋的全民運動熱情。從國務院批准8月8日為"全民健身日"到2018年8月8日已經10個年頭,我們看到從老年人的太極八卦晨練,到大媽們的"廣場舞",再到中產階級的"馬拉松熱潮",健身夜跑逐漸成為潮流,大家的健身觀念越來越重,運動常識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們廣泛的參與到體育健身活動中來。

體育產業爆發增長 助力體育事業發展

體育產業近年來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上百億資金爭相湧入體育賽事轉播、體育用品、體育彩票等各領域,各種體育資源成為眾多企業搶奪的焦點。體育賽事、明星等體育中上游資源,更是成為資本爭奪的關鍵。中超聯賽轉播權就拍出了80億元的天價。

全民健身的熱潮也帶動了體育健身、體育用品業、體育場館等各體育產業的全面發展。健身和培訓服務需求增長極快,騎行、露營、攀巖、登山、皮划艇以及馬術等,這些運動項目也在已經國內逐漸形成了可觀規模。再以馬拉松運動賽事為例,2017年已超過500場,參跑人數成10倍增長。新體育項目也帶來了龐大的經濟潛力。這次的雅加達亞運會,更是讓廣大年輕群體瘋狂的電子競技作為表演項目登上了舞臺,要知道,據高盛測算,2022年的電子競技相關營收將達到今年的3倍多,總額達到30億美元。

體育彩票業的銷售額也呈現快速增長趨勢。2014年,我國體育彩票業銷售額為1764.10億元,同比增長32.84%。2016年,我國體育彩票銷售額達到了1881億元,同比上漲13.04%。截至2017年末,我國體育彩票銷售2096.92億元,增長11.4%。

得益於全民運動意識的長足進步和全民健身的熱潮,體育產業全面開花,增長迅猛。體育產業的壯大,也開始反哺體育公益,帶來更多的社會、公益效應,促進了體育事業的飛速發展。

尤為突出的,當屬體育彩票業。一直以來,體育彩票的公益金會作用於落實全民健身計劃和奧運爭光計劃,以及體育場館的維修、設備更新和體育扶貧工作,為體育事業的發展經費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除此之外,彩票行業還助力了眾多特色公益行動。《天天向上》10週年慶後的第一期節目,就和中國體育彩票一起,參與了體彩支持的雲南少數民族運動會,傳承民族特色體育運動;紐交所上市公司500彩票更曾與中國足協攜手,全資贊助過一支由中國足協組織的中國青少年足球隊——500.com星之隊前往海外訓練,以培養中國未來的足球希望之星,目前該隊多名球員入選U17,成為國內頂尖青年球員。

很多體育場館也在保證運動隊訓練和大型賽事營運的同時,最大程度提升場館的綜合利用率,以提供專業的、高質量的、質優價廉的體育公共服務,解決普通市民運動場地問題,實現體育場館保值增值同時,反哺全民健身。

健身培訓、體育用品和群體性體育賽事如馬拉松等、互聯網體育產品如跑步App等在取得商業運作收益的同時,為大眾運動健身的參與提供了物質基礎,不斷降低了健身門檻,吸引越來越多普通大宗對全民健身的廣泛參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