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榜樣是什麼?榜樣是船,讓我們揚起希望的帆,帶領我們駛向勝利的彼岸;榜樣是燈,照亮人生的道路,驅走黑暗的彷徨;榜樣是指南針,為我們指引前進的方向,讓我們不再迷惘。

在我們的身邊,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尊敬師長、團結同學,他們助人為樂、與人為善,他們勤奮學習、孜孜不倦,他們多才多藝、能歌善舞。他們,就是六中好少年!

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我們吟誦著《三字經》的時候,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已在心中萌發。她源遠流長、光輝燦爛,她是五千年華夏文明與智慧的結晶,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同學們,當我們向老師、長輩彬彬有禮的問好的時候,當我們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我們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我們做的一切,不都是在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嗎?那麼就讓“美德好少年”給我們講述關於他的故事吧!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高二2班 薛樂琪

美德就在我們身邊

就在今年上半年,我有幸獲得廣州市“美德好少年”的榮譽稱號。這對我來講,既是鼓勵也是鞭策。現在我想借這個機會和大家談談我個人對“美德”的認識。

很多人可能都會認為只有捨己為人,犧牲自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利益去無私地幫助他人才算得上是美德;美德是高高在上的。但是,我想告訴大家,只要我們誠心誠意地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美德其實就在我們的身邊。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發揮自己的優勢主動去幫助別人,這就是美德。在班裡我的學習成績較為突出,所以平常在課餘時間,我便會積極解答同學們在學習上的疑問,有時還會把自己總結出的一些方法介紹給大家。看到同學們在我的講解下理解了題目,掌握了方法,我的內心也十分喜悅。我覺得,美德不只是一味地犧牲自己幫助別人,其實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自己也獲得了內心的愉悅。

除此之外,一個人的美德也存在於我們生活的小細節處。見到老師同學有禮貌地打招呼,看到垃圾桶旁邊的垃圾就順手把它扔回去……做這些小事其實就是舉手之勞;理解、寬容他人,在別人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做這些小事其實就是雪中送炭;孝順長輩、尊重父母、關愛家人……做這些小事其實就是傳承孝悌友愛的傳統美德。做到這些生活中的細節,不就是一種美德嗎?和諧的人與人的關係,友愛互助的社會氛圍,溫暖著他人也溫暖著自己。這就是美德帶給我們的美好感受。

網絡信息化的時代我們面臨巨大的道德挑戰,在虛擬的網絡中有些人為所欲為,任意發洩自己的不滿,調侃英雄,嘲笑領袖,謾罵對手,暴露他人的隱私……我覺得做人要光明磊落,表裡如一。自覺維護網絡文明這是新時代對年輕人所要求的基本美德,在網絡上不要以為沒人監督就說不文明的話,或者發表與社會主流思想不符合的言論。我們要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主動抵制並及時舉報網絡謠言。對於網絡上那些不文明的言語或者錯誤言論,我們要盡力發出正義的聲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擁有這種美德,網絡就會更文明,社會就會更和諧。

美德不僅是一個人內在的道德品質,還表現為外在的言行舉止。美德就在我們的身邊,就在我們的舉手投足之間。美德讓這個世界更加美好,我們一起努力成為“美德少年”吧!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對於未來年少無知的我們總是有許多美好的憧憬和絢麗的夢想,追尋夢想的道路從來不會平坦,需要我們奮力拼搏、勇敢求索。來看看“才藝好少年”又為我們講述什麼樣的故事呢?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高三16班 楊嘉琪

釋放青春能量,點燃青春夢想

首先,很感謝各位老師和同學的信任與支持,推選我為六中十大好少年。今天我很榮幸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成長路上的收穫與感悟。

從小我就是個性情開朗的"好奇小孩",對於任何新鮮事物都敢於嘗試:聲樂合唱,吉他陶笛,演講辯論,跳遠,跆拳道。出於內心的真正熱愛與不服輸的韌勁,平日調皮的我竟也能靜下心來,不畏每一次艱苦的訓練,不懼每一個讓我摔倒的障礙,奮力去追逐內心渴望的進步與突破。從幼稚孩童成長為翩翩少年,我收穫的不僅是豐富的經驗,還有與夥伴一同奮鬥的美好回憶。

進入初中,我迷上了無線電測向與製作。對比從小學開始學習無線電的隊友,我成了老師經常調侃的那個"老學生"。但我並不介意自己的落後於人,我在意的是自己是否全力以赴。即使曾在製作時燙傷手臂,也試過在測向時摔跤骨折,卻未曾想要放棄。最終取得了飛躍的進步和成績,更重要的是鍛鍊了自己沉著冷靜的遇事能力與科技素養。這不禁讓我想起了校內參與社團的各位同學們。還記得你們一起努力訓練的那些日子嗎?還記得那個為了團隊達到更高水平而不斷求學、積極創作的你嗎?哪怕是驕陽似火,大家卻都在休息時間直衝訓練場,雖常常練得或汗流浹背,或聲音沙啞,但與夥伴們共同追逐目標的激昂與興奮,卻是青春中無法替代的美好收穫。我想,你、我都一樣,我們為了興趣、目標而燃燒青春,綻放自我,更在汗水中收穫無悔青春!

進入高中後,我加入了校學生會和社團。憑藉著過往的實踐經驗與不斷的學習,我從絞盡腦汁完成文創中心設計大賽方案的小新手,成長為能獨當一面的校學生會主席。我很感激各位對我的信任,也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鍛鍊機會。仍記得高二那年,學習生活雖很緊張,但我們在工作上卻是更加的認真細緻,全力以赴。無論是一篇篇生動有趣的公眾號,還是每次校園大型活動的策劃,都飽含著我們的熱情與。曾經,我們利用僅剩的休息時間高考助威系列活動的方案,從最初的“頭腦風暴”,反覆的討論修改,到後期的合理分工,精心的彩排佈置,有多少回我們靈感突至,忘我工作到深夜;又有多少回我們圍在小桌前激烈討論,只是力求一個小細節的完美呈現。我們深知自己肩負的不僅是學生幹部的責任,更是學校和同學對我們的信任與期待。與此同時,我們在團隊中鍛鍊自我,展現自我,不僅提升了策劃統籌組織等能力,樹立了積極的人生觀,變得更加自信獨立,敢於擔當,同時也更珍惜團隊中彼此的情誼。如今,進入高三,我們這一屆幹部們已投入到更緊張的學習中,而各方面的工作將由學弟學妹們來承接。在我看來,無論是學生會、社團組織,還是年級、班級組織,都能讓同學們在實踐、思考、感悟中發掘自身潛能,鍛鍊各方面能力,而同時,校園組織也需要更多同學的熱情支持與參與。相信在新一屆幹部們的帶領下,我們的校園組織將會更加出色,譜寫出屬於你們的新篇章!

青年者,如初生之日,朝氣蓬勃,鬥志激昂。青春,只賦予你、我一生一次,讓我們共同釋放青春能量,點燃青春夢想!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學習是我們進步的階梯,想學好,就要講究科學的學習方法。一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我們提高學習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說到學習方法,相信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一套見解。接下來“智慧好少年”帶來《智慧無上界》,讓我們瞭解他的心得。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高三1班 鄧立桐

智慧無上界

智慧表現在方方面面,每個人都有能突出其智慧的一面,而我覺得數學方面能較好地體現我的智慧。

小時候我就對數學充滿好奇。數學看起來不過是些許符號與圖形,但其排列組合而成的各種思想處處體現出人的智慧。人創造的數學,自有它的使命。

上初中以後,可獲取的資源變得非常豐富,知識也開始爆發。我下定決心學習數學的動力源於我的同桌。他十分擅長數學,經常使用一些精巧的方法解題,令人歎為觀止,讓我對數學心生嚮往,同時也想要超越他。於是我開始閱讀數學書籍,儲備與他競爭的資本。漸漸地,我瞭解到了數學的大體框架,在學習課內知識的同時也對新的方面產生了興趣。獲取我想要的資源,最直接的方法是從學校圖書館中借閱圖書。雖然圖書館藏書的難度大,遠遠超出了初中的範圍,但我還是憑藉自己的理解了解到了前所未聞的東西。像微積分、複分析、群論,對我的心靈產生極大的震撼,也為我的求知之路指明瞭方向。

直到上了高中我才意識到其實高中的知識沒有想象中那麼複雜。也就在這時,我接觸到了數學競賽。當時聽說數競是高中內容的加深與提高,但隨著認識的深入,我發現它涵蓋的遠不止這些。面對這龐大的體系,我每個方面都想了解但卻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我必須做出選擇。這時,老師的引導與幫助就必不可少了。同時,我身邊也有志同道合的同學,我們相互學習,共同探討。知識要共享,於是我們經常往黑板上寫有意思的題目,然後各自做,互相講解。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能發現許多新的結論。

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我們可以增長見識。但我們提高智慧並不僅是為了做題,更要懂得如何研究,自己發現新的東西。可能有許多同學會發現,經典的練習題來來去去就是那幾道。好的題目越來越少,我們需要自己去挖掘。比如說,我經常研究幾何問題。在拿到一道題時,除了題目本來就要求證的,我在作圖的過程中常常會產生一些猜想,並通過所掌握的知識去證明它。這樣,在一道題中我能得到好幾個小結論。這些小結論就是解題的工具,儲備得越多,做起題來越得心應手。因此,我們不能受限於固定的題目和課本的知識。函數可以延拓,我們的視野更應拓寬。

實際上,在高中時期,我們不得不迴歸課本。但在平時的練習中,我經常用極點極線仿射反演等課外方法解題,這樣不僅能避免大量的計算,而且更能表現問題的本質。這類方法雖然巧妙便捷,但並不是在所有時候都適用。我還聽說在函數題裡洛必達法則真的可以為所欲為,然而親身經歷告訴我,這樣做的確節省步驟和時間,可惜不得分。究其原因,是其超出了所學範圍,不能被接受。雖然我們受到客觀上的限制,不能展現自身的全部智慧,但我們不能止步於當下。智慧無上界,我們必須有自己的追求。

前不久數學界發生了一件大事,數學家阿蒂亞宣稱他解決了黎曼猜想。不管這是不是又一個哈代玩笑,但這勢必會對這個凝結了159年來無數人智慧的問題造成不小的衝擊。歷史正是靠智慧的積累一步步發展,未來也需要我們每個人的智慧去創造。

最後,我引用希爾伯特的名言作結:“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必將知道。”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青春路上收穫滿滿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周超主任宣讀獲獎名單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1.在廣東省中學生地球科學競賽中,我校以下學生獲獎:

一等獎:

許思勤(高二16班)

二等獎:

梁 藝(高二18班) 麥嘉溈(高二16班) 吳思哲(高二16班)

三等獎:

梁嘉玲(高二16班) 鄒宜君(高二16班) 賴 嘉(高二18班)

優秀獎:

張曉雯(高二19班) 張 瑜(高二16班) 徐慧珊(高二18班) 王紫民(高二13班)

指導老師:黃鳳金

第一屆廣東省中學生地理研學旅行成果交流展示活動中,我校以下學生獲獎:

二等獎:

麥嘉溈(高二16) 許思勤(高二16) 鄒宜君(高二16) 林正裕(高二17) 陳冠蓉(高二17) 李穎潔(高二17) 賴嘉(高二18) 張曉雯(高二19)

三等獎:

劉卓承(高二18);張逸(高三19)、賀晉文(高三19)

指導老師:黃鳳金、曾曉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2.廣東省第六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蹴球比賽:

高一12娜迪婭·別克吐爾遜獲得女子單打金牌,女子雙打金牌,男女混雙第四名;

高一11古雅潔獲得女子雙打金牌,女子單打第五名;

高二13阿布都薩拉木·艾買爾獲得男子單打第四名,男女混雙第四名,男子雙打第五名;

高二13祖力皮喀爾·吐爾遜江獲得 男子雙打第五名。

四人均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

領隊兼教練:體育科曾麗珍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3.在第十四屆宋慶齡少年兒童發明比賽中,我校高三(11)班學生勞梓健憑藉作品《新型智能環保快遞箱》,獲國家創藝類一等獎。

輔導老師:梁靖韻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4.共青團廣州市第六中學委員會榮獲2017年度廣州市教育局系統標兵團組織。

領獎人:郭楠(團委副書記)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5.原高三級謝恩同學榮獲2017-2018年度“廣東省優秀共青團員”、第三屆尋找“最美羊城少年”活動中“智慧好少年”稱號。

領獎人:陳彥婷(代領)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6.高三(1)班符馨瀅同學榮獲第三屆尋找“最美羊城少年”活動中“美德好少年”稱號。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7.2017-2018年度“廣州市教育局系統優秀共青團員”:

高三1班鄧立桐、祝國雋、黃崇致

高三4班韓奕睿、李美儀

高三5班李嘉煒

高三10班梁楚圻

高三11班馬顥寧

高三14班鄭康豐

高三16班楊嘉琪

高二1班李晉豪、劉洋、肖悅

高二2班謝驥、薛樂祺

高二3班鄭凱饒

8.2018年廣州市第六中學第一屆書法篆刻比賽,硬筆組一等獎(10人):

廣州市第六中學好少年:講述我的青春故事

一等獎(10人):

王詩婷(二19) 梁潔雯(一15) 胡慧青(二5) 李沁雯(二8) 黃燕鳴(二6) 胡煒瑩(二10) 林沐祥(二5) 陳渃芸(二17) 張藍青(二6) 張穎琦(二19)

二等獎(15人):

鄧舒元(二13) 關海洋(一17) 裴依依(二16) 王逸雯(二6) 林麗澄(二19) 陳哲然(二17) 彭淨揚(二15) 黎昱良(二6) 張婕(二19) 仇志灝(二14) 柯振嘉(二16) 蔡曉倩(二6) 劉慕顏(一15) 姜依琪(二7) 林雪峰(二12)

三等獎(30人):

劉泳琳(二18) 鍾思悅(二18) 陳思瑩(二7) 林蔚(二17) 黃若琦(二6) 任天然(二13) 陳文妍(二15) 羅彥琪(二13) 劉楚源(二12) 梁欣瑜(二16) 黃子晏(二13) 林致遠(二13) 周潔峰(二4) 陳家欣(一17) 郭悅然(二4) 張紫然(二4) 袁晉(二6) 區文浩(二4) 趙浚懿(一18) 古涵慈(二4) 吳詩欣(二15) 龔洲尼(二17) 羅若琳(二13) 胡安一(二2) 李潔琳(二5) 廖鍾泓(二9) 巫嶽峰(二6) 梁媛媛(二4) 李文琦(二4) 盧海嵐(二17)

毛筆組:

優秀作品獎:

文新蕾(高一18) 劉倩芸(高二8)

恭喜以上獲獎的同學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