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按照字体的演变过程一一对应学书法?

有人认为要按照字体产生的次序练字,先学篆书,篆书学好后再学隶书

法家,隶书学好后再学楷书(实际应叫真书,所谓“楷”本指工整,后来习惯用来代替真书),楷书学好了再学行书,行书学好了再学草书。


要按照字体的演变过程一一对应学书法?

这更是谬论。照这样说,古人在文字产生以前靠结绳记事,难道我们在练字之前先要练好结绳才行吗?再说什么叫学好了?标准是什么?


要按照字体的演变过程一一对应学书法?

这和一年级上完再上二年级是两码事。以篆书为例,它又分大篆、小篆、古篆等,有人写一辈子篆书,如清代的邓石如,更何况有些人写一辈子也未见能写好一种字体。照这样推算,什么时候才能写上隶书和楷书?其实,在隶书之后,唐代的颜、柳那类楷书之前,已经有了草书。汉代与隶书并行的就有草书(章草),后来在真书、行书的基础上才有了今草。古人并没有这样教条,可现代有些人却如此教条,岂不愚蠢?总而言之,字体的发展次序与我们练字的次序没有必然联系。

要按照字体的演变过程一一对应学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