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什麼是真正的風水

劉三是個放牛姓,從小就和母親相依為命,日子過得相當清苦艱難。這天,劉三照舊把牛趕到村後的老龍窩,然後到一邊逮蛐蛐玩去了,正玩得高興,忽然從地頭上走過來一胖一瘦兩個風水先生,劉三好奇地瞅了瞅他們,那兩人在離他不遠的地方停下腳步,盯著劉三看了一眼,然後低低耳語一陣就開始四處探看。

一會兒,那個胖子興奮地說:“好地,好地,如果有誰佔得此風水,當世即可發達,還可惠及子孫。”瘦子卻搖搖頭:“不然,我看這地方是處死穴。”胖子很不服氣地爭辯道:“這裡肯定是處活地,如果你不信,我可以給你驗看一下。”

民間故事:什麼是真正的風水


“怎麼驗法?”胖子不慌不忙地從袖子裡取出一枚雞蛋放在地上:“如果我沒說錯的話,明天這隻雞蛋就會孵出小雞。”

瘦子撲哧一笑,道:“這怎麼可能。”

胖子也不和他爭辯,四處找來些石塊,把雞蛋掩蓋起來,然後就走了。劉三把這一切看在眼裡,聽在心上,當天回家就把白天的事,一五一十告訴了母親。那時候的人都信風水這一說,劉三的話不禁令母親心動,她告訴劉三:“我給你一個雞蛋,明天一早就起來到老龍窩去,如果你看到真有小雞孵出,就用雞蛋把小雞換回,再照原樣蓋好。”劉三聽了,撲閃撲閃大眼,很高興地答應了。

第二天,劉三揣著雞蛋跑到老龍窩一看,你猜怎麼著?那堆石塊下還真有一隻啾啾鳴叫的小雞!他瞅瞅四下無人,把石塊輕輕移開,把雞蛋放進去,又把小雞棒出,然後小心翼翼地把石塊堆好,劉三把小雞送回家裡,母親很高興,催他趕快到羅善人家把牛牽出,再去老龍窩看個究竟。

日上三竿,那兩個風水先生才飄然而至,他們趕到石堆前,掀開後,胖子連連驚呼:“奇怪,奇怪,這明明是一處活地嘛,莫非我真的看走了眼?”瘦子就說:“我講過了嘛,這肯定是一處死穴。”“不可能,憑我多年的經驗,這處地脈是一處官脈。這樣吧,我們再驗一次,如果還是不靈,那就算我輸了。”說完,胖子從附近一棵還未發芽的柳樹上折了一根柳枝插在地上說:“這根柳枝明天定會發芽。”瘦子不屑地說:“等著瞧吧,你輸定了。”

民間故事:什麼是真正的風水


當夜,劉三又把白天看到的跟娘說了,娘聽完說:“明天你再去看看,如果柳枝發了芽,你就把它拔出來,再另外插上一根。”清晨,劉三早早地牽牛來到老龍窩,到昨天風水先生插的柳枝前看,果見柳枝發出了嫩綠的芽,他連忙到柳樹上折了一根柳枝插到地上,又把發芽的柳枝拔出餵了牛。一會兒,那兩人又來了,那個瘦子到插柳枝的地方一看,叫道:“看看,看看,柳枝沒有發芽,我說得不錯吧。”胖子走近把柳枝拔出,頹喪地搖了搖頭,說:“怪事,怪事,這明明是一處活地,怎會這樣,罷罷,從今往後,我也不看風水了,老死斜山算了!”

說罷,他走到劉三的面前,撫著劉三的頭問:“娃娃,你多大了?”“九歲。”劉三脆生生地答道。“你覺得放牛好不好?”好,你看我放的這十幾條牛,都聽我的,我可以指揮它們,讓它到哪就到哪,村子裡的人都稱我是牛將軍吶!”胖子擊掌大笑:“娃娃,你天資穎慧,前途不可限量,當了兵說不定真的能當將軍呢!”劉三似懂非懂地看著他們倆走遠了。劉三回到家把兩個人的話跟娘又說,娘喜歡得不得了,連連說“我兒大幸,我兒大幸,難得有這樣的機會。三兒,只要我家佔了這塊風水寶地,你何愁沒有出頭之日?不過,這老龍窩是羅家的田產。娘想了想,又對兒子說,“你明天見到羅善人,就如此這般跟他說……”劉三聽了點點頭。

天一亮,劉三就去了羅善人家,到門口就放聲大哭,羅善人本是個仁慈之人,見劉三哭得可憐,忙把他從地上拉起,問道:“孩子,你因何而哭?”劉三抽抽噎噎地說:“羅老爺,我給你放了三年多的牛了,你也看到我家的光景,我孃的身子一天不如一天,聽老人說萬事孝為先,可我家現在是無立錐之地,想我那可憐的老孃,百年之後竟沒有地方安葬,嗚鳴…”羅善人輕輕擦去劉三腮邊的淚,感嘆一聲“難得你有如此孝心,你看咱村的大半田產都是我的,如果你認為你娘百年之後安置在什麼地方合適,你儘管說來我聽。”劉三一聽,止住哭聲說:“羅老爺,我也不指望別的地方,覺得我放牛的地方,就挺好。”

民間故事:什麼是真正的風水


羅善人聽後哈哈大笑:“原來你說的是老龍窩,好說,好說,你娘百年之後儘管用就是了。”劉三忙跪倒磕頭:“謝羅老爺的恩賜,不過,還得煩請羅老爺立個字據。”“喲,小子,看不出,你小小年紀還怪有心眼。好,就依你說的辦。”說罷,就拿了一張紙,寫下字據交給劉三帶回去了。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轉眼三年過去。這年秋天,母親忽感身體不適感到大限已到,就把劉三叫到床前,拉著他的手說:“我兒,這一關我恐怕捱不過去了,你好自珍重吧,所幸我家還有塊風水寶地。既然風水先生說你當兵有出息,那你不妨走走這條路。記住:他日若有出頭之日,一定不要忘記找到那兩位風水先生,替娘謝謝他們。”

說完,一口氣沒喘過來,就閉了眼。在村裡人的幫助下,劉三安置了孃的後事,仍然每天去放牛,但這時的劉三似乎長大了許多,他時刻記著孃的囑託,放牛之餘就去舞槍弄棒,還拜了一位教書先生讀書識字,這樣不知不覺又過去了三年,他已經長成了一個孔武有力的少年。其時國家戰火不斷,朝廷為了補充兵員,到處招兵買馬,羅善人是一村之長,接到徵兵命令後整天唉聲嘆氣,誰都知道所謂當兵是把孩子往火坑裡推啊!此事給劉三知道了,他心裡暗暗盤算:羅老爺對自己家有恩,不如前去應個差,一來可以使羅老爺對上有個交待,二來也救了眾鄉親之急,再說,風水先生也說自己發達當從軍中來,這樣豈不三全其美?羅善人一聽,又喜又憂,喜的是終於有人當兵了,憂的是劉三人太小,可能不夠招兵的標準,但眼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答應了。

這天,招兵的標統大人來村上點驗兵員,劉三人小個子矮,被標統大人一眼瞅見,連聲喝道:“去去去,誰家的娃兒到這裡鬧著玩兒?”劉三毫不慌張,反而一本正經反問道:“軍爺,你是來招兵的呢,還是來挑高梁稈兒?”標統一愣,說:“當然是招兵。”“那就好!”說著,劉三不慌不忙地從衣兜裡掏出一把豆芽菜,接著又掏出一捧稻米遞到標統面前,標統不解其意,劉三先把豆芽菜填進嘴裡,又將米粒扔到地上,然後使勁嚼了嚼豆芽菜,說:“豆芽菜雖長空為菜,稻米粒小結果實。”眾人一聽大笑起來,標統大人暗暗稱奇,又仔細地把他打量了一番,收下了這個小兵。劉三應募來到濟南府當兵,由於他為人機敏,口才又好,加上在幾次戰鬥中表現出色,漸漸贏得了上司的器重,終於一步步得到提拔和重用從一個毛頭小兵逐漸升到總兵之職,這年他剛滿二十二歲,成為當朝最年輕的三品大員…

一日,劉三率兵路過家鄉,不禁觸景生情,他想起了自己一步步走過的路,還有母親臨終前的話。是呀,做人不應忘本,應該去謝謝那兩位先生。可怎麼找那兩位呢?他忽然想起那位老者說要“終老斜山”的話,當下,問清斜山的方位,便揮鞭策馬去向那裡,不過半日,他們已到了斜山腳下,劉三跳下馬向打柴的山民打聽消息,山民點點頭說,山上確有這麼一胖一瘦兩個人。劉三叫眾兵原地待命,然後帶了幾個隨從,跟著山民一步步走上山來,來到半山腰,劉三遠遠便看到一座木屋,山民指著那屋說:“他們就住在這裡。”劉三趨前幾步,站在門前高聲叫道:“兩位先生,劉某這廂有禮了。”“誰呀?”隨著問聲,門“吱呀”一下開了,從木屋內走出一胖一瘦兩位老者,數年不見,兩位老者已是須發皆白,但音容笑貌,一點還沒有改變看著他們驚訝的樣子,劉三趕緊向前跪倒在地,道:“先生,我就是你們當年在羅家莊老龍窩點撥過的劉三呀,如今我已擢升為濟南府的總兵,特來向兩位先生道謝。”

民間故事:什麼是真正的風水


那兩位老者驚喜道:“噢,原來你就是那個放牛娃,可喜可賀,我倆當年還是看對了人。總兵大人請起,不必如此客氣,這一切其實與風水無關,都是你努力獲得的,何謝之有?”劉三不肯起來,仍跪在地上說:“晚輩能有今天,全賴先生法眼通神,使我家佔了一塊好風水。”瘦老者一擺手說:“總兵大人,此事確實與風水無關,當年我倆路過貴地,見你天賦不錯,只是一時興起,才想了這個法子點撥你一下。”劉三不解地問道:“那麼雞蛋和柳枝發芽又做何解釋呢?”胖老者微微一笑道:“大人明察,你想那雞蛋在我袖中時日已久,日日受了我的體溫,那日剛好到出売的日子罷了;再有那柳枝,其實那時柳枝的汁液已開始流動,已近發芽時節,我把它插在溼地裡,受了一夜地水的滋養,自然就先出芽來。其實世上哪有風水一事,我倆只不過要了一個小聰明,給你心中留下一個堅實的信念,讓你為了這個目標去努力罷了。大人能有今天,都是你自己爭取到的啊!”

劉三聽罷,如夢方醒,吩咐手下人送上帶來的禮物,然後拜別兩位老者走下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