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唐代高僧怀素,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人,以狂草名世,与张旭齐名,世称“颠张醉素”,他的生卒年月为公元737年至799年,寿长63岁。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盛唐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八方来朝,出现了社会思想的活跃、文化意识的觉醒。唐太宗倾心书法,推崇王羲之,敕立书学,以书取仕,朝野上下笃重书法; 佛教盛行,高僧写经以宏扬禅学,僧人社会地位上升。这些社会环境与时代风向,深刻地影响了少年怀素。他十岁左右萌发出家之念,不顾双亲阻拦,从此遁入空门。经禅之暇,迷恋书法,刻苦临池,以芭蕉叶为纸,把漆板写穿,写坏的秃笔如山,以至埋笔成冢,终成一代宗师。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有关怀素的生平经历,见诸历史文献甚少,正史新旧唐书未见列入。经学者专家研究认定,《高僧传》上所列、标明玄奘弟子的,是居于京师的同名僧人怀素,而不是“草圣”怀素。饮酒吃肉、不遵佛法的大书法家怀素并未列入其传。但多年来,以讹传讹,把两个怀素混为一谈,造成了混乱。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籍贯之辨。怀素在《藏真帖》里讲自己是零陵人,而在《自叙帖》里说自己“家长沙”,究竟他的故里是长沙还是零陵呢?现代学者认为,唐时零陵归长沙郡管辖,文人在外一般说家乡为古郡或名城,有抬高其身价之意。再者,犹如湖南人在外省说家乡只说湖南一样,怀素在长安说家乡为长沙,同此说法而已。这表明怀素家乡确为零陵。前几年我曾去永州零陵拜谒怀素,残寺、残碑、绿天庵、笔冢遗迹颇多,足以证明。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生卒之疑。一说他生于七三七年,卒于七九九年,寿长六十三岁。一说他寿长六十一岁。怀素《小草千字文》跋尾说“贞元十五年六月十七日书于零陵时年六十有三”,这是他所有墨迹中唯一标明年龄的。以书写时年龄往前推六十三年,当为七三七年出生。至于卒年不详。自《小草千字文》问世后,再未发现新的墨迹,是当年辞世了还是以后书作散失,无从得知。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可信的是家族的影响与薰陶,对怀素书法的启蒙与以后的自觉作为,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父亲未见文字记载,其母考证姓刘。一说他祖父、父亲都是为官之人,缺乏佐证。况家乡志书说他家境贫寒,应非官宦书香之家,况当时富贵子弟一般不轻易出家,大多为贫寒家孩子为生计出家为僧。但禅师、书法家惠融是怀素伯祖,颇有书名。当地有“大钱师”、“小钱师”之称,应指惠融与怀素。他的叔父钱起,大历十才子之一,文采斐然。他们作为名人,记载颇多,与怀素关系亦有多种说辞。但怀素肯定受其影响,尤其怀素《自叙帖》里,自己讲了“从父钱起”,应是二人关系的真实记载。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其游历交往及代表作诞生等大事,大都在诗文中提及,并无确切史料为证。怀素二十三岁时,吏部尚书韦陟写诗赞美怀素书法,可见怀素年轻时书法已崭露头角,闻名乡里。但吏部尚书官位不低,怎么认识年轻聪颖的怀素,在哪里认识的?未见记载。这个时期说五十多岁的李白来到了永州,怀素求见,请求赐教,李白作《草书歌行》相赠。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怀素二十四岁时,跟随张旭弟子邬彤学习书法,有说二者为表亲关系,应还在家乡附近就学。三十一岁时,怀素游走湖南,长住长沙、衡阳客舍,书名日盛,求书者纷至沓来。当地官员、名流王邕、卢象、朱遥纷纷写诗赞颂于他。公元七六八年,怀素三十二岁时,张谓携怀素第一次到长安,结交王公大臣,士人名流,书名震动京城。他在长安逗留五年左右,三十六岁回乡省亲,在洛阳偶遇颜真卿,谈及笔法,有《藏真帖》记述此事。后颜鲁公外放潭州为官,怀素前去追随,史料叙述简略。四十岁他写出蜀本《自叙帖》。四十一岁写出的苏本《自叙帖》,书艺直达巅峰,并由此奠定他千古书法不朽之业。四十二岁又写出另一代表作《四十二章经》。五十七岁在长安写下《食鱼帖》、《聖母帖》。六十三岁在故里零陵写出《小草千字文》。此后事迹不祥。

“草圣”怀素生平经历及其代表作一一一觅踪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