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的下半場,還有什麼機會留給你?

知識付費的下半場,還有什麼機會留給你?

知識付費遇冷

知識付費這個曾經的風口在2016年集中式爆發之後,緊接著經歷了飽受質疑和轉型前景不明的2017年。

對知識付費市場由熱轉冷,曾被寄予最多厚望的知乎Live或許體會最深。在問答互動的黃金期,一次精心準備的Live收益能夠達到2萬元,而現在每月的收益已經不到3000元。知識付費的新鮮勁兒過去後,打開率下降、復購率存疑。其實,不止是知乎Live,全行業都面臨這個難題。羅永浩和“Papi醬”的知識付費項目半途而廢,這讓更多人認為“知識付費是個偽命題”。

那些成功的人在做什麼

現如今的知識付費市場,大大小小的課程多到應接不暇。以新知榜的知識付費產品排行為例,其內容涵蓋商業、成長、財經、職場、技能、人文、藝術、兩性、健康、親子在內的十個大類。

知識付費的下半場,還有什麼機會留給你?

其中綜合購買指數TOP前三的課程分別是:馬東+奇葩說天團的《好好說話》——6710萬;陳志武《金融課》——3752萬;薛兆豐《經濟學課》——5549萬。除此以外,排行前十的課程要麼有名人效應,要麼有大佬背書。這麼看來,似乎留給新的中小創業者們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知識付費的下半場,還有什麼機會留給你?

知識付費下一個目標客群在哪裡

2018年開始,知識付費市場呈現下沉式發展。

一二線城市用戶佔比持續下降,三四線城市佔比上升。和一二線城市用戶相比,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有更多的空餘時間,焦慮程度也更低。因而他們更傾向於學習應用門檻低、貼近生活的內容。除此以外,女性用戶比例的增長,30歲左右用戶群體的增加,也為知識生產者提供了新的市場機會。

下半場如何運作——深耕內容+細化市場

從知識付費市場現狀來看,從不缺乏內容,真正缺乏的是高質量內容。隨著社會發展節奏加快、競爭更加激烈,時間價值變得越來越重要,怎樣在有限的時間內學習到有價值的內容,才是用戶真正關心的問題。

去年分答邀請網絡紅人papi醬加入,但是僅兩個月就停止更新;羅永浩在“得到”的專欄也只維持了3個月。這恰恰證明了,優質內容比名人效應更能吸引用戶。

不同於過去知識付費的用戶人群多為一二線城市的職場人。隨著知識付費市場的細化,將會出現更多針對特定小群體的內容,有垂直的深度,服務好一小群人的一個大需求,也許更為重要。

知識付費的下半場,還有什麼機會留給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