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誠信之風,揚誠信美德

《管子·樞言》:“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需要通過交往來推進一切事物的發展。誠信如同空氣,平日裡我們不會在意它的存在,但當自己失去或者交往對象失去的時候就會立刻感覺到“窒息”。

誠信是雙方交往的基本前提。不誠信的人不值得他人信任,這是婦孺皆知的道理。誰會把錢借給一個已經借了別人十次錢一次都沒還過的人?誰又會和一個不講誠信的人掏心掏肺?不誠信的人將失去和人交往的資格,也將失去被社會信任的資格。

樹誠信之風,揚誠信美德

“老賴”目前已成為破壞社會秩序的“毒瘤”般的存在。據統計,近年來,全國法院每年新受理執行案件300多萬件,其中70%以上債務人不主動履行還債的法律責任,轉移、隱匿財產,惡意逃避執行,甚至暴力對抗執法,一些地方“老賴”現象愈演愈烈。限制“老賴”,要弘揚誠信,形成守信為榮、失信可恥的社會風尚,讓失信者無寸步難行。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法院共限制900餘萬人次購買機票,300餘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限制失信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17萬餘人。壓縮老賴的生存空間,讓其顏面掃地,舉步維艱。這些措施產生了很大的震懾作用,超過百萬的”老賴“選擇主動履行法律義務。

樹誠信之風,揚誠信美德

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伴隨著各種“共享產品”的繁榮,弘揚誠信之風的重要意義更為深遠。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人與人之間可“共享”的東西也越來越豐富,共享汽車、共享單車、共享健身房、共享KTV……以“共享單車”為例,共享的不僅是資源,更是文明秩序的共同建設。看似無門檻的“共享”,實則有誠信這道“緊箍咒”的管束。共享單車出現後,社會上出現了不少令人失望的現象:亂停亂放、惡意破壞、直接搬回自家等不文明現象頻發。糾正失信行為,規範單車管理,必須要為共享單車加裝一把“誠信鎖”。

樹誠信之風,揚誠信美德

可喜的是,我們也見到了越來越多體現誠信價值的現象。

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區十里長街,有一個“誠信小賣部”,既沒有安裝監視器、自助收銀機等超市“神器”,而是隻有紙盒投幣箱、一本“誠信”記錄本、兩張“掃一掃”二維碼。開業一年來,幾千位顧客在上面記錄下了自己的“誠信之舉”:“希望誠信充滿台州——2018年6月26日。”“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攤子,很溫馨。”“第一次這樣付錢,感覺很自豪。”通過這個“誠信小賣部”,不僅考驗了公眾的誠信,也折射出當今這個時代誠信依舊存在,並將發揚光大。

誠信建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我們期盼看到更多加快推進誠信建設的舉措,共同營造全社會守信誠信的溫馨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