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萬至1個億」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018-2019年度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申報開始

「500万至1个亿」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开始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於組織申報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2018-2019年度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的通知

「500万至1个亿」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开始
  • 申報要求

    申報單位主要為廣東省內註冊的創新主體,包括科研院所、高校、企事業單位和行業組織等;鼓勵港澳地區高校院所作為牽頭單位或獨立申報;歡迎全國具備相應條件和能力的企事業單位申報,項目評審與立項過程按照相關規定與廣東省內單位平等對待。

  • 申報方式

    符合申報條件的企事業單位通過廣東省政務服務網或省科技廳陽光政務(http://pro.gdstc.gov.cn)提交有關資料進行申報。

  • 申報時間

    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申報常年有效,採取“集中申報集中處理”與“常年申報分批處理”相結合的方式。2018年10月30日前提交的項目將作為首批啟動組織項目,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18年11月2日。

    書面材料報送地址:廣州市連新路171號省科技信息大樓1樓廣東省科技廳綜合業務辦理大廳(郵政編碼:510033)

“量子科學與工程”

2018~2019 年度將針對國家和廣東戰略需求,在量子通信、量子計算與量子模擬、量子領域重大科學儀器研發等方面進行佈局,開發三維多比特集成量子計算芯片,研製基於固態量子計算芯片的專用量子計算機,搭建廣東星—地一體量子通信試驗示範網,開展量子通信系統的集成化技術及量子計算初期技術和重大科學儀器研發。

01

城域量子安全通信時頻網絡及關鍵技術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02

基於超導量子芯片的專用量子計算機研發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03

電子束曝光機研製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04

星地一體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及關鍵技術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05

基於半導體光電異質結構的集成量子信息芯片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06

基於原子/離子體系的量子精密測量關鍵技術

資助強度:6000 萬元左右/項。

“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腦科學是研究腦的認知、意識與智能的本質和規律的科學;類腦是受腦認知科學啟發的機器智能,包括類腦器件和智能體;腦科學與類腦基礎研究是當今的科學前沿領域。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將“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列為“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本專項依據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和工程規劃,積極支持和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在腦科學關鍵技術、重大腦疾病診治轉化和類腦智能與腦機接口關鍵技術與產品研發等方面實現創新發展。

01

腦功能關鍵技術研究

資助強度:4000 萬元左右/項。

02

新型大腦功能性斷層成像系統研製

資助強度:8000 萬元左右/項。

04

抑鬱症診治方法研究

資助強度:5000 萬元左右/項。

05

自閉症診治方法研究

阿爾茨海默症的診治方法研究

資助強度:5000 萬元左右/項。

07

城帕金森病診治方法研究

資助強度:5000 萬元左右/項。

08

類腦智能關鍵技術及系統研究

資助強度:4000 萬元左右/項。

09

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及軟硬件產品研究

資助強度:4000 萬元左右/項。

10

粵港澳大灣區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建設

資助強度:1億元左右,分年度實施。

“激光與增材製造”

通過本專項的實施,在激光與增材製造的高性能器件、關鍵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解決激光與增材製造原創性技術和核心技術不足等問題,補齊廣東激光與增材製造“短板”,研發可靠穩定長壽命高功率激光器、高精細“冷”激光光源等核心部件,攻克激光和增材製造的核心技術和工藝,研製一批激光與增材製造智能裝備,通過前沿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及裝備攻關、典型應用示範等一體化部署,形成激光與增材製造技術創新和產業高地,促進廣東高端製造產業的發展和傳統制造產業的轉型升級。

01

工業化皮秒、飛秒超短脈衝激光器

資助強度:本項目研發經費省財政資助部分不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具體資助額度根據預算財務評審確定。

02

工業化大功率光纖激光器

資助強度:本項目研發經費省財政資助部分不超過人民幣2000萬元,具體資助額度根據預算財務評審確定。

03

大功率電子槍及其高精度掃描聚集系統

高分辨率/大幅面3D 打印高分辨率紫外曝光機芯片及核心部件研究及產業化

資助強度:本項目研發經費省財政資助部分不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具體資助額度根據預算財務評審確定。

05

高性能增減材複合製造裝備

無熱源多噴頭3D 打印複合製造系統

複雜構件的激光清洗/刻蝕/拋光等智能製造裝備

超高速線光斑激光3D打印裝備研發與產業化

資助強度:本項目研發經費省財政資助部分不超過人民幣3000萬元,具體資助額度根據預算財務評審確定。

09

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高效高精度增材製造與應用示範

資助強度:本項目研發經費省財政資助部分不超過人民幣2500萬元,具體資助額度根據預算財務評審確定。

10

生物醫療植入物精確增材製造應用示範

11

複雜構件表面激光精細製造工藝與裝備

12

開放性課題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緊扣國家和廣東產業發展需求,針對激光和增材製造的核心技術和裝備,自主創新開展激光與增材製造的高性能核心部件、高端智能裝備、重點典型應用等的前沿尖端技術、顛覆性技術預研、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業應用創新等。

“現代種業”

開展功能基因挖掘、分子設計育種、種子質量控制等核心技術研究,合成或創制優異種質材料,獲得具有育種利用價值和知識產權的新基因,形成高效育種技術體系;獲得制約廣東優勢特色主要農作物、果樹、蔬菜、花卉(園藝)作物,禽畜和水產,以及農業微生物優質生產的核心種質或品種(品系);使主要動植物新品種選育效率大幅度提高,培育一批重大新品種並推廣應用。

01

華南特色農作物特優高產抗逆新品種選育

資助強度:8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企業按水稻類、玉米類分別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2

優質多抗嶺南特色蔬菜新品種選育

資助強度:6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企業按瓜類、茄果類、葉菜類分別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3

優質、多抗嶺南特色水果新品種選育

資助強度:8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企業按柑桔類、蕉類、特色嶺南水果分別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4

優質、特色花卉新品種培育

資助強度:6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企業牽頭按蘭花、茶花、其他科分別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5

新一代種豬育種技術研究與品種(品系)創建

資助強度:15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企業牽頭按瘦肉型豬、地方品種豬分別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6

新一代優質高效抗逆黃羽肉雞新品種選育

資助強度:800 萬元左右

申報要求:企業牽頭申報,研究內容須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7

優質抗病對蝦設計育種技術研發與新品種培育

資助強度:10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企業牽頭按凡納濱對蝦、班節對蝦等不同的主要養殖對蝦種類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8

優質抗病魚類育種技術研究與新品種培育

資助強度:800 萬元左右/項。

申報要求:企業牽頭按羅非魚、其它主要養殖魚類申報,研究內容須按類別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09

嶺南特色微生物種質庫構建及野生食用菌選育

資助強度:1500 萬元左右

申報要求:定向委託;受託單位聯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共同申報實施,研究內容須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10

華南特色功能食品及飼用微生物組學研究與應用

資助強度:1000 萬元左右

申報要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企業申報實施,研究內容須覆蓋全部考核指標。

11

熱帶亞熱帶農業微生物菌種資源研究與選育

主要農作物航天生物育種關鍵技術集成與品種創制

13

特色微生物航天育種技術創新與菌種創制

14

種業自主創新技術研發與新品種創制(開放專題,專題編號:0238)

除上述專題之外,以其它主要農作物、經濟作物、農業動物、林木花草等面臨國際種業競爭壓力的主要動植物種業為重點,聚焦種業產業鏈協同創新發展的瓶頸問題,重點在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評價、育種技術創新、品種(系)創制、高效繁制(育)等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突破,推進規模化育種技術集成應用,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新品種,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種業創新體制,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種業安全和食品安全。

申報要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業共同申報。

“新一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引發經濟結構重大變革,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實現社生產力的整體躍升。按照“推動人工智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2018-2019 年度新一代人工智能領域項目安排計劃,力爭全面佈局人工智能領域技術研發應用,攻克一批制約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催生一批顛覆性技術,推動社會生產和消費從工業化向自動化、智能化轉變。

01

人工智能理論、算法

資助強度:500 萬元左右/項。

02

人工智能基礎處理器芯片

身份識別系統

無人機飛行安全監測與反制

遠海多無人船自主循跡與交互

智能網聯汽車視覺感知與人機交互

機器視覺感知與人機交互

面向金融、安防或教育等任一領域的智能感知與識別和預測技術應用示範

面向醫療、製造、檢測或科研研發等創新場景的任一領域高級機器學習應用示範

無人駕駛開放測試場應用示範

數據標註技術研究及典型機器學習樣本數據庫建立

開放性課題(專題編號:0110)

支持針對應用目標明確、有望引領人工智能技術升級的前沿與應用基礎理論;以算法為核心,以數據和硬件為基礎,以提升感知識別、知識計算、認知推理、運動執行、人機交互能力為重點的關鍵和共性技術,且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發展,並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相關研究。

資助強度:資助額度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核算,資助項目數5個左右。

“新一代通信與網絡”

通信與網絡是支撐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性領域,加快推動通信與網絡領域技術創新將為廣東實現“四個走在全國前列”,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產生積極影響。本專項對接廣東省政府和科技部聯合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寬帶通信和新型網絡”重點專項,以國家戰略和廣東產業發展需求為牽引,瞄準國際最前沿,集聚國內優勢團隊,集中力量聯合攻關一批制約產業創新發展的重大技術瓶頸,掌握自主知識產權,制定產業標準,取得若干標誌性成果。

01

新型網絡體系架構與關鍵技術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支持1個項目,5000 萬元左右/項。

02

(1)新型無線傳輸及組網關鍵技術

(2)光子-無線融合的分佈式5G 系統關鍵技術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支持2-4個項目,資助額度3000萬元左右/項。

03

(1)5G 毫米波寬帶高效率芯片及相控陣系統研究

(2)嵌入式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器(DSP)關鍵技術研究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支持2-4個項目,資助額度5000萬元左右/項。

01

開放性課題(專題編號:0116)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緊扣國家和廣東產業發展需求,針對新一代移動通信、新型網絡的高速率、低時延、海量連接和安全智能等技術發展新趨勢,自主創新開展新型網絡、高效傳輸、通信芯片等領域的前沿尖端技術預見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行業創新應用等。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支持不超過10 個項目,資助額度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核算。

精準醫學與幹細胞

精準醫學領域

針對廣東常見、高發、地方特色重大疾病,以臨床應用為導向,實施精準醫學全鏈條協同攻關,構建大型隊列(包括自然和疾病隊列)和精準醫學知識庫,突破新一代生命組學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構建生物醫學大數據互通和共享平臺,研發一批精準治療藥物、分子檢測技術產品及儀器設備,形成重大疾病的風險評估、早期篩查和預警、個體化精準治療、安全性監控等疾病精準防診治方案,建設精準醫學防診治方案的示範、應用和推廣體系,為顯著提升廣東人口健康水平和醫療水平,減少無效和過度醫療、避免有害醫療提供科技支撐。

01

專題一:生命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專題編號:0226)

(1)臨床用單細胞組學技術研發與應用

(2)臨床用基因組和表觀基因組技術研發與應用

(3)應用於臨床樣本檢測的蛋白質組、代謝組、糖組等其他組學鑑定和定量分析技術研發與應用

(4)多組學整合技術研發及組學數據質量控制和標準化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12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4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省內有技術優勢的科研機構或醫療機構牽頭,鼓勵國內外有技術優勢的科研機構和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申報。

2.本專題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須承諾生命組學數據、技術和成果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推廣、開放、共享,並在簽訂立項合同時提交有關承諾函。未提交承諾函不予立項;不在指定期限內履行承諾的項目,追回項目資金,並予以項目申報限制等相應處理。

3.本專題項目研究須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

02

專題二:大規模人群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專題編號:0227)

(1)廣東省自然人群隊列研究及人群參比數據庫建設

(2)

廣東地方特色腫瘤(鼻咽癌、食管癌、肺癌、腸癌、肝癌等)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

(3)心血管疾病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

(4)重大出生缺陷疾病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

(5)過敏性疾病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

(6)糖尿病隊列研究及臨床樣本庫和數據庫建設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23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6 個項目立項。

專題三:精準醫學大數據有效挖掘與關鍵信息技術分析利用(專題編號:0228)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1000 萬元左右,擬支持1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項目牽頭單位必須具備10PB 以上的數據存儲與PB 級以上的計算能力以及相應的軟硬件設施和相關工作基礎,有能力整合大規模生命組學數據、隊列資源、臨床診療數據等精準醫學大數據並予以挖掘、分析、利用研究。優先支持承擔國家或省級數據共享技術平臺建設項目的單位牽頭申報。省級財政專項經費投入不超過總經費投入的50%。

2.本專題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須承諾產生的精準醫學大數據庫及分析軟件等技術和成果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推廣、開放、共享,並在簽訂立項合同時提交有關承諾函。未提交承諾函不予立項;不在指定期限內履行承諾的項目,追回項目資金,並予以項目申報限制等相應處理。

專題四:個體化治療靶標發現和精準用藥的臨床研究(專題編碼:0229)

(1)惡性腫瘤個體化治療靶標發現和精準用藥臨床研究

(2)心血管病個體化治療靶標發現和精準用藥臨床研究

(3)免疫疾病個體化治療靶標發現和精準用藥臨床研究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15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3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項目牽頭單位必須是省內具有臨床診療優勢的三級醫院或具有藥物臨床研究基礎和優勢的企業,且項目牽頭或參與單位必須有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質。省級財政專項經費投入不超過總經費投入的50%。

2.本專題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須承諾研發的技術和成果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推廣、開放、共享,並在簽訂立項合同時提交有關承諾函。未提交承諾函不予立項;不在指定期限內履行承諾的項目,追回項目資金,並予以項目申報限制等相應處理。

專題五:重大疾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專題編號:0230)

(1)惡性腫瘤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2)心血管疾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3)重大出生缺陷疾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4)過敏性疾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5)糖尿病防診治方案精準化研究

資助強度:

本專題擬資助25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5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每個項目限報1 個病種,在病種選擇上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已有充分證據支持該病種可開展精準醫學研究並實現突破;二是前期已有較好研究基礎、資源整合度高。

2.本專題項目牽頭單位必須是省內具有臨床診療優勢的三級醫院,且項目牽頭或參與單位必須有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質及醫療器械臨床試驗機構備案資格。省財政專項經費不得超過項目總經費投入的50%。

3.本專題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須承諾研發的技術和成果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推廣、開放、共享,並在簽訂立項合同時提交有關承諾函。未提交承諾函不予立項;不在指定期限內履行承諾的項目,追回項目資金,並予以項目申報限制等相應處理。

4.本專題項目研究須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

06

專題六:精準診療設備研發(項目編號:0231)

(1)臨床用基因測序儀及配套試劑研發

(2)臨床用生物質譜儀及配套試劑研發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10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2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項目必須由廣東省內註冊企業牽頭申報,鼓勵已進入臨床研究或已獲得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或持有該方向國際前沿自主專利技術的單位牽頭或參與申報。鼓勵國家高層次人才、青年科學家和在國內創新創業的海外高層次人才“產學研醫檢”聯合申報。省財政專項經費不得超過項目總經費投入的30%。

2.本專題項目研發的技術和成果須優先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承擔單位進行推廣應用。

專題七:精準診療產品研發(專題編號:0232)

(1)基於液體活檢的腫瘤實時監測分子診斷產品研發

(2)新型靶向藥物研發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32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5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項目1 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研究內容和考核指標。項目2 應針對某一類重大疾病(惡性腫瘤疾病、心血管疾病、重大出生缺陷疾病、糖尿病等)新型靶向藥物單獨申報,並覆蓋對應的考核指標。

2.本專題項目必須由廣東省內註冊企業牽頭申報,鼓勵已進入臨床研究或已獲得臨床試驗申請受理通知書,或持有該方向國際前沿自主專利技術的單位牽頭或參與申報。鼓勵國際國內同時開展相關臨床研究。鼓勵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產學研醫檢”聯合申報。省財政專項經費不得超過項目總經費投入的30%。

3.本專題項目研發的技術和成果須優先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承擔單位進行推廣應用。

專題八:開放性課題(專題編號:0233)

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對醫療健康的新需求,基於自主創新開展精準醫學、個體化藥物和新型診療技術等相關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技術研究、臨床研究、產品和設備研發及行業應用示範。

資助強度:每個課題資助額度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核算。

幹細胞領域

我省在幹細胞生產製備的核心技術與技術標準、幹細胞體內移植及對相關疾病的治療作用及機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幹細胞技術與產品並通過相應臨床研究驗證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形成相應技術標準,培育和帶動新興產業,促使我省再生醫學研究和產業化整體水平大幅提高,部分關鍵技術和產品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01

專題一:成體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專題編號:0234)

(1)神經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

(2)心臟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

(3)間充質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

(4)造血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

(5)肝前體/幹細胞的製備、功能維持和調控研究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15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5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考核指標。省內有技術優勢的科研機構或醫療機構牽頭,鼓勵國內外有技術優勢的科研機構和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申報。

2.本專題項目承擔單位和負責人須承諾幹細胞研究數據、技術和成果向本專項所有項目推廣、開放、共享,並在簽訂立項合同時提交有關承諾函。未提交承諾函不予立項;不在指定期限內履行承諾的項目,追回項目資金,並予以項目申報限制等相應處理。

3.本專題項目研究須遵守《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和《幹細胞臨床研究管理辦法(試行)(國衛科教發〔2015〕48 號)》。

02

專題二:幹細胞移植後結構追蹤、體內功能建立與調控(專題編號:0235)

(1)幹細胞移植後結構追蹤及評價研究

(2)幹細胞移植後體內功能建立與調控研究

(3)幹細胞移植後的臨床前研究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9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3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考核指標。鼓勵國內外有技術優勢的研究機構和醫療機構積極參與申報。鼓勵與國家衛計委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佈備案的省內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合作。

專題三:幹細胞臨床研究及安全性、有效性評估(專題編號:0236)

(1)神經疾病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及安全性、有效性評估

(2)血液疾病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及安全性、有效性評估

(3)免疫疾病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及安全性、有效性評估

(4)肝臟疾病的幹細胞臨床研究及安全性、有效性評估

資助強度:本專題擬資助2000 萬元左右,擬支持不超過4 個項目立項。

有關說明:1.本專題各項目均應整體申報,並覆蓋對應的考核指標。每個項目限報1 個病種,在病種選擇上需遵循以下原則:一是我省神經系統疾病、血液系統疾病、免疫系統疾病中危害重大及難治性病種;二是已有充分證據支持該病種可開展幹細胞臨床研究並實現突破;三是前期已有較好研究基礎、資源整合度高。項目必須在國家衛計委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公佈的備案幹細胞臨床研究機構中開展,且項目牽頭或參與單位必須有藥物臨床試驗機構(GCP)資質。省財政專項經費不得超過項目總經費投入的50%。

專題四:開放性課題(專題編號:0237)

把握幹細胞技術國際發展新趨勢,以及經濟社會對醫療健康的新需求,基於自主創新開展幹細胞與再生醫學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核心關鍵技術研究、臨床研究、產品研發及行業應用示範。

資助強度:每個課題資助額度根據課題研究內容和目標核算。

「500万至1个亿」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8-2019年度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开始

2019年科技創新項目(第二批)申報指南:指南|解讀(指南及附件請在公眾號首頁點擊創政策—第二批申報指南)

高層次人才認定:解讀|答疑(直接申報請在公眾號首頁菜單欄點擊創政策-高層次人才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