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武安七步溝景區裡的紅色文化

6月1日,今日頭條號《大美邯鄲》採編來到武安七步溝景區,景區地處武安活水鄉轄區內,自景區開業以來,景區內的秀美山水迷倒了一批批前來觀光的遊人。七步溝原名“漆鋪溝”,因山裡生長漆樹、老百姓以開漆鋪為生而得名。自唐朝以來,佛教僧眾多來此處聚集隱居,取佛家典故“七步蓮花”,清朝年間更名為“七步溝”。清朝康熙年間任嗣尹撰寫的《羅漢洞碑記》盛讚: “此何境也?非天也,非地也,非人間也。”“山崒嵂兮雲蒼蒼,眾聖臨兮龍虎藏。佛天咫尺莫徜徉,登斯境兮形自忘!”

邯鄲武安七步溝景區裡的紅色文化

七步溝景區

七步溝景區的自然美景無需多言,登山遊玩愉悅身心讓人心曠神怡的同時,七步溝景區的紅色文化更能昇華遊客的愛國情懷;在這裡,抗日戰爭期間八路軍129師戰地醫院便設立在七步溝景區內,八路軍的重病員全部安排在七步溝。著名戰鬥英雄王近山在武安峭河剿匪戰役中身負重傷後便轉移到七步溝治療,在七步溝養傷期間認識了這裡的護士韓岫巖,後建立感情結為夫妻。留下了一段流傳久遠的紅色戀情。

邯鄲武安七步溝景區裡的紅色文化

七步溝景區

據媒體報道,5月28日,原武安市委黨史辦公室主任、歷史專家韓增富老師,為景區幹部員工講授黨史文化和紅色歷史文化課。300餘名幹部員工聆聽了這次生動的教育課,並得到大家的普遍好評。

邯鄲武安七步溝景區裡的紅色文化

七步溝景區

2015年8月,武安抗日烈士紀念碑在武安七步溝正式揭幕,此紀念碑的建立是為了紀念在武安犧牲的本地及外籍抗日烈士。據悉,武安抗日烈士紀念碑坐西朝東,青山翠柏環繞。紀念碑佔地3647.3平方米,分為上下兩個廣場,紀念碑總高22.845米,其中碑身高12.9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