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部分健美訓練者視硬拉為所有訓練動作的王者,因為其他的一些動作不會像硬拉這樣調動更多的肌肉。除了刺激你的腰臀部和股二頭肌,硬拉還能夠練到你的股四頭肌、肩部、核心(腰腹部)還有背部,當然前提是你正確地訓練。但其實很多人都沒有正確訓練,不清楚硬拉最基本的訓練要點(比如保持槓鈴杆靠近你的身體,不要拱起你的背部等),就很容易導致受傷。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首先,說一下硬拉容易受傷的幾個原因。

過於強調“提拉”

硬拉看起來是個“提拉”的練習,但你主觀上應該把它看作“推”的練習。

如果只強調提拉,那麼鍛鍊負荷重力幾乎主要度落在下背後腰豎脊肌,造成後腰受傷的風險極高。事實上硬拉標準動作要求,使用臀髖部和大腿部肌肉,尤其硬拉的前半程,主觀上要多利用這部分肌肉發力,有蹬地推離重物的意識。

所以,硬拉時保持背挺直,先用伸膝力量啟動,然後努力讓脊柱由彎變直以將重量鎖定,而且應將關注點集中在伸髖上。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起始臀位太高

如果你從很高的臀位拉起重量(例如直腿硬拉),就難以利用伸膝力量。如果這樣做,首先是對發揮極限力量不利,其次是會對腰部施加更大的壓力。為充分發揮伸膝力量,你應該降低起始臀位。

起始臀位具體高度是因人而異的,因為每個人腿和軀幹比例不一樣。所以你應該關注正確的起始姿勢來確定正確的起始臀位,這對於任何一種體型的人都是一樣的。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拱背造成烏龜拉

這是很多人的毛病,硬拉時拱背形象被稱為烏龜拉,這樣提起槓鈴時會對脊柱施加巨大壓力,容易造成損傷。雖然一般認為只拱上背並不危險,但大多數人在拱上背的時候腰部也會同時拱起,因此建議你在硬拉時保持整個背部平直。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下背部過伸

鎖定重量時誇張地向後挺腰,對脊柱的危害性和烏龜拉一樣大。腰椎不喜歡大幅度拱起或彎曲,特別在負重狀態下。舉重運動員在比賽中有時需要這樣做,以向裁判顯示,自己已經鎖定了重量。但我們在鍛鍊中不應該這樣做,應該依靠伸膝、伸髖和擠壓臀部來鎖定重量,不要在最高點後仰。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槓鈴杆遠離身體

槓鈴杆離身體越近,槓桿作用越明顯,腰部承受的壓力也越小。因此,硬拉的整個過程中,槓鈴杆都應該緊貼腿部。開始時槓鈴杆抵住脛骨,向上滑動槓鈴,直到鎖定。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沒有應有的保護措施

事實上即使動作標準了,部分人也有可能受傷。因為很多人腰部力量相比其他部位(腿、臀部)薄弱一些,尤其大重量硬拉時,往往最先繃不住的是腰部(下背豎脊肌),因此額外的保護這個時候顯得很必要,所以建議硬拉時使用舉重腰帶。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下面7個規範要點讓硬拉這個經典訓練動作成為全面鍛鍊身體的超級動作。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1、移動你的臀部

硬拉過程中要將你的臀部向後送,就好像你要嘗試用你的臀部去關身後的一扇門一樣。絕對不要讓你的臀部的水平位置沉到你雙膝蓋的水平以下。這個訓練動作可以是真正的臀部主導訓練。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2、保持你背部平直

過度的向前挺肚子和腰向後拱起一樣糟糕。為了做好“中立”的狀態,你要向後拉你的雙肩,彷彿要讓它們向你的後褲子口袋處靠近。訓練過程中不應該感受到平直的背部參與了這個訓練。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3、快速由彎曲狀態起身提起槓鈴

硬拉做得好不好,全依賴於腰臀部。在你做到用力至最大的頂峰位置(一般是彎腰把槓鈴放到底的位置),往前送腰臀部,並收緊你的臀部,這樣你就可以在雙腿伸直的狀態給這一次硬拉收個尾。這樣做能夠最大化你肌肉的訓練活力和每一次重複次數短暫積蓄的力量。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4、下巴下收

事實上,要做到這一點要雙管齊下。也就是說,你需要讓你的脊柱也保持在近乎一條線上(當然是符合正常生理曲線的這條線),這樣能夠減少你手上的危險,增加訓練力量和穩定性。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5、不要猛然拉起槓鈴杆

訓練過程中雙肘關節需鎖定,並且保持著緊張感,用以控制好槓鈴杆。可以採用混合的多樣的抓握方式,從而增強你的抓握能力,也可以提神訓練穩定性。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6、放好你的雙腳

雙腳的位置如果比你雙臀的距離略窄,那麼你就可以減少施加於你雙膝蓋的壓力,同時有助於自始至終嚴格地保持你的訓練動作標準。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7、放好你的雙腳

你可以想象你用雙腳去推地面用來發力,用這樣的思考方式來替換把槓鈴從地面拉起來的思維模式。這樣的思考方式能夠幫助你在訓練中將精力集中在你的下半部身體。

硬拉時受傷?你可能沒注意到這六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