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最美老街,曾破败险遭拆弃,现逆袭为打卡网红地


诞生于1931年的恩宁路,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在2007年7月,恩宁路骑楼曾被列入拆迁范围,引起市民强烈反对,后广州市政府宣布保留全部骑楼街,包括金声电影院旧址、八和会馆等历史建筑得以保留。

现如今,走进恩宁路老街区,旧楼残破,砖瓦遍地,传统的西关大屋,逐渐被一栋栋在建的摩天大楼所取代。直到2012年12月,恩宁路地块被列入广州市第23片历史文化街区,恩宁路是否还有属于她的最美时光?图为恩宁路拆迁的一部分楼房。

恩宁路为何取名“恩宁”二字?据考究,过去恩宁路的一头有一条恩洲村,另一头是一条宁溪村。修建这条路时,必须穿过这两条村。后经双方协议,最终就命名为“恩宁”。西关大屋门前,地上堆着废旧纸皮箱、塑料袋,收废品人的自行车在一旁。


这里的西关大屋和北京的胡同区不同,该建筑的木质大门很高,通风效果很好;但在潮湿的环境下,角落的杂物堆中,有老鼠蠢蠢欲动。

西关大屋有三道门,分别为屏风门、趟栊门、大门,最具特色的是第二道门——趟栊门,岭南地区天气炎热潮湿,趟栊门既能通风,又能防盗。趟栊门传承了老广州的历史文化,也见证了老巷深宅里的喜乐和辛酸。图为选拔出来的广州西关小姐。

恩宁路,是这条骑楼长街的一部分,长750米、宽18.4米,1931年建成,东临“西关商廊”上下九路步行街,西与岭南园林荔枝湾风景旅游区相连。

恩宁路骑楼承载了许多老广州人的记忆与情感。图为走出十二甫西街拱形的街口大门,詹天佑小学在詹天佑纪念馆隔壁,也位于十二甫西街上。

恩宁路位于广州西关老城的心脏地带,它因整齐延续的骑楼街,丰富多样的文物古迹,而曾经被称为“广州最美老街”。2016年,停滞了数年的恩宁路改造以“微改造”的方式拉开新的序幕。

一间黑暗的老宅子,探头望去有一条窄窄的的楼梯,楼梯下面挂着几个木板做的旧信箱,这样的信箱还保留到现在,真是“古董”了。

銮兴堂位于恩宁路永庆二巷1号,成立于清光绪年间,是八和会馆下的粤剧武打行。銮兴堂为民国时期建筑,楼高三层,大堂内设有“木人桩”等练武用具,大堂两旁的墙上,挂满与粤剧有关的武打名星,以及参与捐助重修堂馆的善人照片。每到周末,都有孩子来拜师傅学艺。

位于恩宁路177号。八和会馆以前是粤剧艺人的自发组织成立的行会,从前称为琼花会馆,当时设于佛山。最初的会址并不在恩宁路,1889年,有艺人在黄沙买了地皮重建行馆始称八和会馆。1937年黄沙旧址被日军轰炸。1946年,馆址迁至了恩宁路,当时以关德兴、薛觉先、马师曾为正副会长。每年从世界各地赶来这里寻根的粤剧艺人或爱好者不计其数,他们都是源自这里的“八和子弟”。图为恩宁路上的八和会馆。

恩宁路上仍存有不少保留传统打铜工艺的店铺。苏师傅是四代传人,古老悠扬的粤剧唱腔再加上苏师傅咚咚敲打的铜锣声,手工铜器旁边放了一张长凳子,喜欢的人自然坐下来,静静的享受着片刻时光,仿佛穿越到了七十年代,所以这家店吸引了众多人驻足,在这条街上是最受游客喜欢光顾的老店。


大地旧街,之前一共住了有近百户人家。2007年底,恩宁路启动改造,这条街如今只剩下12户人家留守。

有恩宁路旧街坊认为,旧城改造不仅是兴建新楼宇,还需要让土生土长的西关人安住于西关,“如果西关街坊都搬到很远的地方,谁来讲述西关历史?重塑西关历史文化又从何而谈?让本土居住的人留在本地才是最重要的,根的传承还得依靠原住民”。

都说恩宁路上的住的都是有钱人,其实这里贫富悬殊。难以想象的贫穷,藏身于华丽的大马路背后。老街坊说,恩宁路南、北两侧的恩宁涌旁建造简易民居,栖身于此的原疍家人,由于文化低难以谋生,很大一部分成了环卫工,为恩宁路的有钱人家“倒夜香”。曾亲眼目睹他们生活艰辛的老街坊不无感慨,“人相当于和垃圾、粪坑睡在一起。那是一片比贫民窟还要贫民窟的地方”。


如今老街,经过岁月的磨洗,变得沧桑老旧,满是岁月的痕迹。图为恩宁路老街坊坐在路边喝茶聊天看路边的风景。

漫步在恩宁路老街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一切都慢了下来,一天在这里显得好漫长。

据悉广州产权交易所官网近日挂出的招商公告,将启动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房屋修缮活化利用项目,对恩宁路片区已征未拆和拟复建的7万平方米房屋进行招商,拟将其打造成创意办公区、滨水文化餐饮配套、时尚商业及综合配套等西关历史文化创意街区,预计总投资达10.7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