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处可见逸夫楼,人间再无邵先生

作为一个专门写经济和法律的头条号,写邵逸夫先生,本来应该从商业的角度分析先生的财富传奇,但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想把所谓的专业抛在一边,仅仅表达对先生的崇敬缅怀之意。2014年的今天,也就是1月7日,先生仙逝。

中国人,很少直接用死字来表达一个人死去。以前的皇帝死了叫驾崩,小学课文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时候,用的是逝世,高僧死了叫圆寂,德高望重的老人死了,叫驾鹤西去,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先生去世,大部分媒体用的是逝世。能用“仙逝”二字的人不多,但是邵逸夫先生当之无愧。

很多人知道先生,是因为学校里的逸夫楼。我们来看一张图

随处可见逸夫楼,人间再无邵先生

据统计,自1985年以来,邵逸夫通过邵逸夫基金与教育部合作,连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截至2012年赠款金额近47 .5亿港元,建设各类教育项目6013个。历年捐助社会公益、慈善事务超过100多亿港元。

先生的生平网上都可以查到,我就不赘述了,今天只用一句话来缅怀先生:如果把所有逸夫楼的台阶连接到一起,足以让先生步入天堂。

链接一个音频,来源是@王冠红人馆 先生生平,简介,总结,非常好,很感人。

http://m.ximalaya.com/7829623/sound/8184571

2018年1月7日,很多新闻,有明星出轨的,有轮船相撞的,有马航重新开始搜救的。作为一个自媒体,写那些肯定更吸引眼球。

但我想,总有些精神需要传承,点击量什么的,并不是我存在的意义。

随处可见逸夫楼,人间再无邵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