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幽幽渺渺的香味,随风四散,无处不在,不知生何处,长何处,开何处,飘向何处。

文、摄影by迷途迦摩

秋天不是伴随着秋老虎来的,那只不过是盛夏的余威;秋天也不是伴随着风雨来的,所谓秋风秋雨秋煞人,只不过是夏天的暴雨颓废了,斯文了,恐怕无力胜任替秋天攻城掠地的重任;明月也不是秋天的旌旗,哪个月它都要圆缺一个轮回;月饼也不是秋天独有,在物资丰足的时代,它只不过是月圆之夜成全仪式感的一种道具。

秋天,其实是伴随着一缕缕、一阵阵幽幽的香味来的。这香味,时有时无,有时浓烈,挥之不去,无时幽茫,渺不可寻。

你知道的,它就是桂花。八月桂花遍地开,这番盛开,却不是绚烂的,招摇的,引人注目的。你或许都看不到它,只是凭着嗅觉,感知它的存在。是的,桂花不是看到的,而是闻到的。桂花,只不过是一缕缕香魂。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记得有一年,中秋节,单位通知:今晚全体在大礼堂集合,赏月,吃月饼。这通知一出,立马成为流传一时的笑话——礼堂之内,如何赏月?!附庸风雅以至让人失笑。倘若是通知集体闻香,想来岂不妙哉!

只有在桂花的幽香里,赏月、吃月饼、才是真正的中秋。闭目冥想,在明月未升、月饼未熟时,单凭无处不在的桂花香,秋意就莫名其妙地浓了。没有了桂花,连中秋的月饼都显得生不逢时。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桂花,亦称木樨、九里香,颜色有黄,有白,有红,所以有金桂,银桂,丹桂。无论何种,花都小如粟米,它们显然没有成为国色的想法,然而它们的天香,却让人禁不住把它们嫁给了神话,甚至移植到了月宫之中,并且只移植了这一种到月宫里,这恐怕是百花仙子最大的恩宠。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月中独有桂这一种花,它又怎会不是中秋最鲜明的标记呢!杨万里说它“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可见诗人被这香也熏迷乱了,弄错了引种的方向。还是这杨万里,才情横溢的大诗人,在这熏香的迷乱里,失去了诗人的能力,写出了“看来看去能几大,如何着得许多香?”这样打油的诗句!

闻香就好,何必要求花有几大呢!还是洪适写得好:“风流直欲占秋光,叶底深藏粟蕊黄。”管它到底几大,它都不是凡品,独占一秋。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李清照则更妙,连颜色都懒得理它,直取其香——“情疏迹远只留香”!因这香味,易安居士赞它“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纵横豪放如辛弃疾,在桂花面前,都温柔细腻起来:“东园向晓,阵阵西风好。唤起仙人金小小,翠羽玲珑装了。”多有画面感啊,阵阵香风处,一个个小仙女儿玲珑而来,粉脂香风一阵阵,任你关西大汉,都要柔情似水小心翼翼呀!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更有许多孤独寂寞的人,与它形影相照,彼此安慰。如那抑郁终生的幽栖居士,常常折几枝桂花回来插在案头:“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想来这一缕缕幽香,又是怎样在寂寥孤苦的岁月里安慰了诗人整个秋天!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明朝张羽更有妙句:“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这桂花虽小,却从不妄自菲薄,袅袅娜娜地染香了整个世界!幽幽渺渺的香味,随风四散,无处不在,不知生何处,长何处,开何处,飘向何处。

果然不是凡品。什么叫风流?这才叫风流啊!

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PS:

另有每月开花的桂花,叫做月桂,四季如常,在桂花中却落了下品。好东西向来是易逝的啊,你又不是大姨妈,怎么可以每个月都开呢!不然叫人如何留恋这个八月!


本文作者

迷途迦摩(desertedkama):书虫 。装逼犯。业余摄影师。不自由撰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