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頂:碧桂園樓盤降價引發業主打砸,地產企業如何備戰樓市寒冬

國慶期間,碧桂園多個項目因為房子降價銷售,引發業主維權打砸,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

據媒體報道,在江西上饒,碧桂園的在售樓盤信州府變更了銷售策略。三個月前,這一小區的住宅帶精裝修出售,每平方米均價10000元;現在,毛坯房每平方米均價7000元。前期已經付款的業主認為這是實質性降價。在國慶長假期間,他們憤而砸了售樓部。這被媒體稱為2018年樓市“第一砸”。

據統計,9月以來,房價下跌引發業主以“維權”名義聚集,全國各地至少已發生十餘例。僅在國慶長假期間,這類事件就在上海、長沙、杭州、合肥等多地發生。

從熱度指數的變化趨勢來看,碧桂園+降價的熱度在2018年10月9日 17時達到了30.57的峰值。

葉頂:碧桂園樓盤降價引發業主打砸,地產企業如何備戰樓市寒冬

網友聲音:房價有漲有跌是經濟規律

@胖先森不怎麼胖:比起房產商,更恨這幫人。

@昕大陸:其實有一個問題可以討論,就是房企為啥要降價銷售,目前有價無市是一個原因,再有就是預示著房產稅確實快要落地了,到時候房價降的會更多,所以房企寧可降價也要銷售出去回籠資金,這些人還忙著維權,卻沒人想到如果不是剛需的房子要考慮儘快出手止損了。

@沈楠楠楠:彆著急,大範圍降價促銷還在後面。

@景南MoKa:投資失敗。

@承蒙厚愛:如果買了後馬上就降價,那就是開發商的問題,如果有些時間了,那就是無理取鬧了,總不可能只漲不跌吧,漲了你會補交差價嗎?

@不是很色的狼:漲價的時候也沒見誰給售樓處送過錦旗和禮物啊!

@Afu_biubiubiu:房價漲的時候不出來鬧?

@嘉磷丹:你們都買得起 ,都希望房價漲到天價 !一幫無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你投資的產品!沙比玩意一群。直接派出所出動,抓起來!

@小散戶工匠:不應該,如果都這樣,那證監會早就被砸個稀爛了。

@月珍:房價漲不行,房價跌也不行。市場經濟就得有漲有跌,這是經濟規律,不能違背。

媒體聲音:地產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氣

鳳凰網:棚改貨幣化結束,房價上漲的動力當然也消失。現在,經濟形勢並非樂觀,居民收入難以持續上漲,很多企業經營也面臨困難,有錢人該買的房子已經買好了,再投資房產,那點租金還抵不過把錢存銀行。只要房價不漲或橫盤,這種投資就是失敗。

合房網:近日地產界有三件轟動性的大事:一是合肥某豪宅血降6k/㎡斷臂甩賣;二是房產巨頭萬科喊話“活下去”,廈門別墅五折拋售;三是,宿州碧桂園“出逃”,引發業主維權。無論是哪一件,都讓地產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氣。

新華網:近段時間以來,海南房地產市場的分化較為明顯。除了一部分房企資金鍊緊張,通過降價促銷手段以圖資金迴流外,也有部分企業為避免對已售項目造成衝擊,選擇了“硬抗”。如碧桂園和融創等企業的海口觀瀾湖等多個項目,備案價格數次都超過了海口市住建局口頭“指導價”,被強行要求重新調整價格進行備案。碧桂園“濱江海岸”幾度試圖開盤銷售,但由於價格遠高於“指導價”,也未能被順利放行。

網易財經:在地產龍頭萬科都高喊“活下去”的同時,越來越多的房企開始在部分城市降價搶跑,以備戰可能到來的樓市寒冬。業內人士認為,如同2008年萬科率先降價,新晉“行業老大”碧桂園此次針對部分樓盤進行價格調整,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房地產市場的最新風向。

功夫財經:不管是香港還是內地,“房鬧”們都有一個共同特質,就是——我只想贏,我只想自己贏。至於整體的大環境如何,至於別人有沒有房子住,至於是否會對經濟造成傷害,對不起,那不是我要考慮的。他們的想法很簡單:我只是一個樓市投機者、賭博者,我既要捆綁政府,又要捆綁開發商。

輿情分析:房企最難的日子還沒有到來

對於“華東地區多個樓盤大幅度降價”的說法,碧桂園方面對媒體回應稱,的確有幾個地方推出了促銷措施,但這並非全面降價,而是個別城市的個別項目展開的少量打折促銷活動。除了上述幾個華東城市,碧桂園在華中地區的鄭州碧桂園峰也通過精裝改毛坯方式,將售價下調了約1500元/平方米。

事實上,即使是在被公認為房價最堅挺的一線城市上海和深圳,碧桂園所開發的個別樓盤近期售價也出現了下調。

在易居中國一位高層看來,三季度也許是今年樓市的一個轉折點。“從此前買方要託關係的火爆行情,到要求退房、砸售樓處,顯示的是樓市行情的轉變。”

中原地產高級研究經理盧文曦則認為,種種跡象顯示,樓市去化壓力越來越明顯,這導致房企降價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從國慶假期前後各地樓市的表現來看,已有合肥等多個城市出現樓盤大幅優惠降價,這些行為具有較強的傳導性,會加大購房者的觀望情緒。”盧文曦補充道。

一位行業資深研究人士表示,一些小房企受限於地域、規模,未必能第一時間感受到整個市場最新的變化,但規模較大的房企不僅項目佈局範圍廣,且能捕捉到全局信息,往往會在感受到市場變化後,在第一時間迅速做出應對。

實際上,近期已有多家房企根據市場變化,調整了自身的部分銷售策略。

對於房企紛紛加入降價促銷大潮,一家房產機構分析人士向記者指出,這其中既有外部環境的影響,也有房企自身的需求。

上述人士進一步表示,金融去槓桿等一系列措施,收緊了房企融資渠道並提高了房企融資成本。在市場資金緊張、樓市現觀望情緒的情況下,房企的資金週轉速度明顯下降。前幾年擴張速度較快的房企出於現金流安全考慮,通過打折促銷等方式開始自救。

一位研究機構高層則認為,房企最難的日子還沒有到來,目前的價格競爭還談不上激烈,真正的銷售競爭壓力還在後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