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外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日調低了對2019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稱與美國不斷升級的貿易戰將拖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IMF稱中國的增長“依然強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資料圖:4月19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中)在IMF與世界銀行春

貿易戰影響中美經濟

據法新社10月9日報道,IMF在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預測,明年中國經濟將增長6.2%,低於早先預測的6.4%,其援引的理由是,“近期關稅行動造成負面影響”。這兩個數字都是中國經濟自1990年以來最慢的擴張速度。

但是IMF稱中國的增長“依然強勁”。

據法新社10月9日報道,IMF發佈預測稱,全面貿易戰將使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但並不會阻止其擴張,而美國和中國也將逃過陷入衰退的命運。

報道稱,在其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對美國特朗普政府已加徵和揚言要加徵的貿易關稅,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的報復措施將會帶來的影響進行了一系列測算。不過,IMF認為,即便在最壞的情況下,這種混亂局面也不會完全扼殺增長,把全球經濟拖入衰退之中。

根據IMF的基礎預測,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將分別增長3.7%。

報道稱,在最壞的情況下(包括特朗普推動對所有中國商品以及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加徵關稅,從而引發一輪報復並削弱信心和引發市場負面反應),其對全球經濟增長率的影響將低於一個百分點。那樣的話,明年和2020年的全球經濟擴張速度都將被降低至2.9%左右。

據路透社10月9日報道,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稱,他不擔心中國政府維護其貨幣的能力,儘管最近人民幣貶值了。

“不,我認為這不是問題。”奧布斯特費爾德說。

不過他也表示,擺在中國面前的是,要在支持經濟增長和確保金融穩定之間謹慎地權衡。

全球增長預期遭調降

據路透社10月9日報道,IMF下調其對2018年和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稱貿易政策引發的緊張局勢和相關國家加徵進口關稅正在對商業造成影響,與此同時新興市場面臨財務狀況吃緊及資本外流局面。

報道稱,IMF在印度尼西亞度假勝地巴厘島發佈的新展望報告顯示,部分由美國的減稅措施及上升的進口需求所刺激的一波強勁增長正開始消退。IMF和世界銀行正在巴厘島舉行秋季年會。

IMF在其更新版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稱,它現在預測2018年和2019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均為3.7%。這個數字低於其7月給出的預測值,當時它預測今明兩年的增長率均為3.9%。

報道稱,這一下調反映出多項因素的共同影響,包括美中兩國相互加徵關稅、歐元區國家表現更加疲弱以及利率不斷上升。利率上升正在使某些新興市場——尤其是阿根廷、巴西、土耳其和南非——面臨資本外流所帶來的壓力。

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在一份聲明中說:“一旦美國的部分財政刺激政策出現反轉,其經濟增長率將會下降。儘管目前需求強勁,但鑑於最近對從中國進口的種類繁多的商品徵收關稅以及中國展開報復,我們下調了對2019年美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報道稱,由於美中貿易戰的大部分影響將會在明年被感受到,IMF把2019年美國經濟的預計增長率從此前的2.7%下調至2.5%,同時把2019年中國經濟的預計增長率從6.4%下調至6.2%。2018年美中兩國經濟的預計增長率則保持不變,仍分別為2.9%和6.6%。

製造業訂單和貿易量下降對德國的打擊尤為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歐元區2018年的預計增長率被從之前的2.2%下調到2.0%。

奧布斯特費爾德說,IMF認為新興市場不會全面下滑,它們存在的問題也不會蔓延到那些經濟更為強勁且迄今為止避開了大規模資本外流的新興經濟體,如亞洲部分國家及某些石油出口國。他還說:“但不可否認,發生大規模的全球性衝擊的可能性已經上升。新興市場的任何急轉彎都將對發達經濟體構成重大威脅。”

原標題:IMF調低明年經濟增長預期 但稱中國經濟增長“依然強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