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核 桃 集

------敲核手记

核桃者,又名胡桃,核果球形,外果皮平滑,内果皮坚硬,有皱纹。食之必先破其外核,细啜其果方能得三味。今有油铺掌柜网名三江者,从诗途近卅年,重于艺,钻于术,成于油。每晒诸作于微信,得京城幻庐、金水等指摘。金水尝言于幻、红曰:若以品诗论,以唐味比之西瓜、则宋味差拟橄榄、读三江诗,颇似砸核桃也。幻公笑对曰:此喻甚妙,如此可命三江大掌柜结核桃集,着红叶敲之。三江闻之欣然,遂选山水人物诸体若干,结核桃集,交予敲之。余虽不敏,近三江亦十有年矣,略谙其艺,今受此托,尽竭鄙诚,拟作敲核手记,并彙征方家点评于诸名篇后,以别一家之言也。油铺言:名篇者,非独精华,众议之矢也。一笑。

红叶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过草堂

工部嗜忧民①。以诗为国箴。唏嘘皆载道,迁废亦成林。

茅构慰风雅,轩茶通古今。浣花溪上客,唯我不知音②。

① 嗜,油法。如常法,则“素、每”等字对比可辨。

② 亦可作:唯我最知音。

幻庐:颔联壮阔,细读韵长。

红记:一歪到底。“唏嘘载道”、“迁废成林”语皆有刺,“风雅”、“通”等则为反讽。结尾更是无视浣花溪前吊古之众生。以老杜诗圣之尊,于三江笔下尚无正言,遑论他人耶?然中二联若正读,有何不可?油铺手段,于此可见一斑。

辩词:红总聪明伶俐,于江右得梅派点评术,居油铺久,甚手段不能?此章与卧龙七部同时而为,三两日间,文武二圣皆遭掌柜毒手,何其潇洒快意!而今育一核桃竟颇费年月,谓投入产出不成比也。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天柱山

旧祀何其骜,持云谒九坡。欲奇山有蛋,先诵海余波①。

天接与谁语,仙潜许自歌。临行逢汉武,一迹不须多②。

①天柱山多奇石,形颇似卵蛋,为石蛋现象九州最显处。

②汉武帝登天柱,于入谷口建有祭岳台,今余一址。

幻庐:蛋?似可改卵。颔联胜。下自上接天,上而下仙潜,上下承接乃可自吟成歌,浏漓矫健,邃密中并见疏旷之致。结处陡转,逢迹逢人,见一而足,有别常人蹊径。

红记:幻公之讶,见之哑然。山因多蛋,又近南岳大别山区,故得掌柜喜爱。语多纯正,然油花尚存。

辩词:只需一迹,须只一迹,方存潜山故岳之妙。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醉翁亭

未得环滁趣,已居邻酿斋。至今亭有翼,念昔乐存阶。

曲水觞僧士,高文伏棘槐①。苏冯增胜迹②,巢许失枯骸③。

①高文指醉翁亭记原文;棘槐,三棘九槐,代指公侯。

②亭有东坡题碑处,字迹已不辨。为景区唯一遗留真品。

③欧阳修手植梅花已枯死,今留一址,题为“花中巢许”。

幻庐:环滁借文义,二句之邻酿似也特指?中二联不过溯往想像,未见生发。

红记:亭乃四大名亭之首,皆因太守名篇而名。尤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诸句脍炙人口,人皆成诵。此等风雅,谁人不羡。然纵观今世景区,真品尽数毁损,“官贾歌”不绝于耳,风雅更何存耶?“乐存阶”,直为太守之乐、今人之乐找台阶也。至此阶翼之对,方觉谐趣。此乃其一,至于颈联以下,此地有曲水,有僧士,更有高文,有公侯之列,伏字以暗伏解,刺欧高文之意则不难知。若更大胆推敲,所刺岂不尽囊括苏冯等全体文官?

辩词:邻酿斋已近实指。本无盛景,当年欧阳太守何以无事生非?某自当亦无事生非,由此而下,论其行,剥其皮,诛其心,且延及诸文官。尾联常规收束手段,苏冯所增不过高文系列,巢许之义枯死久矣。此章红总解读更切,然无关旅游业之风雅纯正。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恒山

磅礴龟蛇立,门延万壑风。未昭山绝壁,独异寺悬空。

阁满涵三教,机玄掩七雄①。岳名今不显,小巧误其功。

①悬空寺儒释道三教合一,国内仅存。七雄者,气势也,此处指恒山本能入七雄之一,却被悬空寺声明所掩。

幻庐:诗思尤壮。赏其脖子,非止观山,尤重于文。

红记:凡去过恒山游客,均觉其低,不足北岳之名,实因悬空寺而止步也。掌柜以为恒山实大,其主峰如大门耸立,但凡游客皆未入内也。首联状景言主峰并延及全山。二联推出名胜,句意起伏。尾联递进申明主旨。小巧者,寺也。

辩词:玄武可怜。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华山峰顶

天地如蝉翼,鸿蒙觉未多。 居高花有质①,离垢露衔河。

乖别通神久,风云惇物颇。餐之当蛹蜕,轻薄亦能歌。

①华山,因山峯高低错落似莲花而称。

幻庐:此作尤曲。觉一起甚奇,二联继之,唯结实难解。似照应起句天地间薄如蝉翼之奇思,乃听之餐之,天地入我怀,我也在天地怀。

红记:幻公所评甚恰,深谙掌柜之曲折技法。一起势奇,次句顿萌油意。掌柜有奇才,天文地理颇能知晓,每将宏论巨著浓缩于七言八句。尝言华山乃华夏山系之源,而绝顶所在又有所偏。三联即从此生发。“颇”,此处平声,作偏颇之偏意解,然六句涩味犹存。尾联油兴肆起,餐食天地,故轻薄能歌也,亦回应开篇。惇物亦为古山名,有人疑是华山,故流水论其偏颇,食之得轻薄之歌。

辩词:此章或应再打磨,字、意皆通感如斯,衔接处理总有未到之自觉。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偕友过乐山大佛①

穆穆凌云下,朱龛万物崇。徒生烟水媚,不入故人瞳。

分理千山外,收归一掌中。纵横同友析,俯去大江东。

①事见延青小集。

幻庐:颈联澹而雄,似率而味永。

红记:朱龛,造语形象,大佛红土所凿。故人,当指作者本人。二三联皆流水对,状掌柜得意之派头。四联顺势,“纵横”收束。

辩词:非核桃,然座中诸公多在场。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静夜

烟旷清江侧,回身失小楼①。因敲木凉趿,径上铁扁舟。

闭目知山近,平心听水揉。桨头珠偶落,击破半江幽。

①失,作消失、隐去解。

幻庐:仍为雾江,写舖主行止一气如贯。颈联为醒心亮眼处,揉而不柔,俗手敛色。

红记:扣一静字。二联“因”“径”似不够连贯。揉,本作动词用,若形词通柔。“击”字或为掌柜其时所追求之斧迹。全篇皆以动述静,层层递进。

辩词:揉为动词。红总所讼三处,皆不伏罪。此章终算不得正经核桃。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西坝办公楼上作

云共长天渺,风随暮色柔。漫将秋溢坝,错遣雾登楼。

浩荡千峰转,荆川一气收。苍江不忍去,蹀躞下扬州。

幻庐:四联各据其势,全首皆信为真境而发。窃以己意度之,颈联初视似字字未对,再审视则处处皆切。又作流水贯注,其力在此。

红记:此作年代稍远,其时诗多正法。写坝区风色、峡江水急。“秋”为季节,此处应代指秋色,秋气,或为通感。长江自宜昌始水势变缓,言其不忍速去,用“蹀躞”状之。

辩词:陈年旧构,有亮处,亦多寻常处。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石宝寨

补天遗玉印,化石镇江流。有阁凭山蔓,无心证塑猷。

遥疑合云野,湮失在春秋。遂惜巴蛮子【1】,存城十二楼【2】。

【1】巴蛮子,古巴国将军,借楚兵诺以三城,事毕不予,自刎以谢。

【2】即今之巴县,石宝寨十二层,阁延山蔓。

幻庐:巴蛮玉印以证山阁,却无心于塑偶,十二楼又反承玉印,补天未及,故云遂惜,四十贤人无充滥竽之数。

红记:阁连成一片,方可称蔓;三联出自寨上实景,川江此处颇为平缓,故有此语。后二联或存讽意,因寨早已不存,合之云野,淹没在春秋,遂令人惜巴蛮子之头颅。五律开篇工对古亦常见,“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即是,颇觉其下二联尤不及此工,此篇亦如是,诗亦近正格。

辩词:幻公好眼力,此章在某早年诗作中确属少见之类,作时确有神话、佚史、实景、感慨之间反复勾连之想,奈今日判其终未出彩。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虎丘

虎丘高十丈,龙气接千年。池涌神兵影,日蹲斜塔肩。

看人寻海意,诱我弄禅缘。未料花成茧,吴音甚可怜①。

①据掌柜介绍,景区有妪卖花,自扎花篓形状似茧。

幻庐:首联气雄势厚。次联涌蹲二字,炼而切。此诗妙在结之一转,说禅缘自可拈花, 然花入茧,年年春意,徒生叹息。再溯首联以下古今、时史、新旧、人我、北南种种照应,实中虚使,静中活法。

红记:“蹲”为三江笔法。5句寻海应自3句池字转开,找油头耳。虎丘历代都有海渊源,海涌二字是虎丘开门文字。首联貌似出以气势,后束以油味,油铺技法。

辩词:幻公敲核至此,某五律伎俩已了然于胸。

小楼点评|延青敲核记(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