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縣: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爲持續精準脫貧的備足後勁

河南經濟報記者 鄭浩 見習記者 陳家強 通訊員 張天偉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確保農村“有人幹事”的重要保障,“有錢辦事”的重要來源,是推進扶貧攻堅,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載體。近年來,舞陽縣作為省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中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引導鄉、村幹部 靈活運用“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因地制宜採取產業帶動型、服務創收型、資產經營型、資本運作型、固資租賃型等多種類型,發展壯大村級村集體經濟,增加村集體收入,助力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發展“陽光經濟” 走產業帶動型路子

“黨的政策就是好,村裡有了光伏發電我在家也能領到補貼了,以後每年都能領到3000元,加上其他補貼,我下半輩子的吃穿不愁了。”吳城鎮東王村72歲的殘疾人貧困戶王宏圖拿著存摺激動的說。該村村支書王建春說,村建成300KW村級光伏發電站建成併網發電後,每年除了向村裡26戶貧困戶派發3000元的收益分紅外,還有3萬多元的集體經濟收入。這是(吳城鎮東王村)是該縣近年來大力發展光伏扶貧的一個縮影。

舞陽縣是一個農業縣,光照強、可利用荒塘、荒溝多,擁有發展光伏發電的優越條件。近年來,舞陽縣緊緊抓住國家光伏扶貧試點縣的政策機遇,依託土地資源優勢,結合脫貧攻堅的現實需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利用村內的荒塘、荒溝、荒坡,在全縣貧困村中建設了107個光伏電站,基本達到貧困村全覆蓋,投資 億元,總裝機容量2.439萬千瓦,確保村集體平均增加收入達六萬以上。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3500多戶, 有效保障了深度貧困群眾穩定脫貧,促進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

發展各項服務,走服務創收型路子。鼓勵村集體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為農戶提供生資供應、技術指導、產品銷售、信息提供等服務中獲取收益。鼓勵村集體以土地經營權、資產、資金、知識產權參股由能人組建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從合作社的分配中獲取收益。鼓勵村集體組建勞務輸出、保潔服務等中介服務機構,獲取服務性收入。鼓勵村集體依託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創建“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行模式,在為企業、農戶提供服務中獲取收益。如辛安鎮劉莊村成立的士興種植專業合作社

北舞渡鹿莊、蒿莊村抓住農業開發公司晉開集團在我縣十萬畝高效農業示範地塊的承包經營,積極為企業搞土地流轉服務,給農戶做工作,把本村農戶土地統一交由公司運營管理,公司每年按照每畝10元服務費回報村集體,該村僅此一項每年增收2萬元。還有保和鄉出臺措施激勵村級幹部為發展菸葉、連片的葡萄園和花卉種植搞好服務,打造鄉村旅遊小鎮的同時,並給予村集體以重獎,村級每連片落實1畝菸葉給予100元和葡萄每畝200元的獎勵,近年來該鄉菸葉面積達到3000多畝,連片的葡萄園及花卉林果類作物面積達2000多畝,為一半以上村集體創收村均2萬元以上。主要用於合作社和村委各項開支。

盤活土地要素 走資產經營型路子

發展集體經濟,不少村幹部都會發出“無門路、無資金、無資源”的感嘆,思想上產生“畏難”、“依賴”、“恐慌”心理,進而喪失發展信心。然而,太尉鎮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事實證明,鎮、村幹部善於開動腦筋,利用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和全面推行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為重點,盤活資產要素、出臺激勵措施,合理界定村組利益分配,大大的促進了兩級幹部的積極性。2018年,全鎮18個行政村開展荒塘、荒溝、荒坡清查、登記,規劃出需綜合整治土地900畝,目前已經整理驗收出達標土地300畝,鎮裡出臺政策每畝獎勵1000元,整理後的土地承包經營收益村、組按照六比四分成,僅此一項平均每村每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入4萬元以上。

馬村鄉16個村子因歷史原因留有2000多畝集體土地,今年馬村鄉抓住原來的土地承包到期時機,積極了招引更大、實力更強的濟南首科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村裡集中籤訂承包合同,提高土地租金3倍以上,使該鄉集體經濟收入有了大幅度提升。

整合幫扶資金,走固資租賃型路子。對一些地處邊遠且無一分集體土地、無資產和無區位優勢的“三無” 村集體,將定點幫扶部門的項目資金整合一塊,在城區、縣城、集鎮繁華地段購置一些店面等固定資產,通過租賃經營獲取收益。比如,我縣馬村鄉放磨店村和侯集鎮於莊村,地處邊遠,將省級部門掛點幫扶的資金162萬元在縣城新大新廣場購置了兩個店面,共300平方米,目前兩個村每年房租收入可平均達到8萬元。整合幫扶資金,典型帶動,積極爭取上級扶持集體經濟專項資金800多萬元,由縣委組織部門牽頭,發改、工商、國土、財政、農業、農委等參與,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可行性報告進行實地觀摩、評審、投票,確立了5個村級集體經濟試點村項目和20個扶貧車間建設;走固定資產租賃的路子,每年為村集體創收分別達到10萬和3萬元以上。

確保資金增值 走入股分紅型路子

對於一些村級集體目前沒有可行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為避免爭取的項目資金閒置,,由村“兩委”班子嚴格按“四議兩公開”工作法,民主決策後,採取入股或投資到風險低、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的企業或項目獲取盈利。在實現資金保值增值的同時,每年可獲取10%左右的收益。太尉鎮善德王村主任王志權滿懷信心地說,“原本我們扶貧項目資金120萬元想和九泰環保建材合作,投入成立運輸車隊,為企業拉原料,幹不完的活,後來經兩委幹部,黨員、群眾代表反覆協商,考慮到運輸車隊的風險、車輛維修等運維費用不確定性大,最後改為入股該企業分紅,每年企業給該村分紅不低於14萬元,這樣既把風險降到了最低,又有穩定的收益。以後遇到好的投資項目,我們還可以再拿出來投入建設。截止2018年6月,我縣通過入股分紅方式已經實施了22個入股分紅項目,還有選派第一書記76個入股分紅項目在在評審論證中。 多措並舉增加資金收益。

“明年底,我縣能夠堅決按照市定工作任務,消滅零收入村,提前一年完成發展集體經濟目標。”舞陽縣委組織部苗部長滿懷信心的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