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電競登上解放日報05版焦點,以下為解放日報內容:


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本報記者 李成東

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記者走近受追捧的電競職業選手、職業戰隊教練及電競主播探尋電競“吸粉”的奧秘


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英雄聯盟項目2018年全球總決賽10月6日在韓國釜山舉行。(均 資料)

剛過去的國慶長假,全球電競迷們迎來了狂歡——電子競技項目英雄聯盟(LOL)全球總決賽10月1日在韓國釜山開幕。開賽僅4天,新浪微博超級話題“英雄聯盟S8”的閱讀量便高達9.2億次,共有51.1萬人參與討論。據專業數據分析機構Esports Charts的數據統計,在入圍賽階段中國EDG俱樂部對陣澳洲DW的比賽中,全球觀看直播的人數達5153萬人次。

在2017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7)中,全球累計收看時長超12億小時,全球直播頻道達23個,直播使用英語、漢語、韓語、法語等18種語言。半決賽對決中,全球獨立觀眾峰值突破8000萬。

對於眾多年輕人來說,電競已是休閒娛樂的必需品。而這個新事物,與上海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許多人並不知道,中國大陸參加本次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的三傢俱樂部——RNG、EDG和IG都來自上海。上海靜安區靈石路,更因雲集多家知名電競俱樂部、集聚堪稱“電競國家隊”的職業電競選手,被圈內戲稱為“宇宙電競中心”。去年底出臺的上海“文創50條”亦明確,上海要“加快全球電競之都建設”。

電競為何如此“吸粉”?為何各大電競俱樂部紛紛落戶上海?為找尋答案,記者採訪了處於電競產業鏈下游,受追捧的電競職業選手、職業戰隊教練及直播平臺的電競主播。

除了訓練就是比賽,一天假都沒有

今年的雅加達亞運會,是中國電競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節點,其作為表演項目,首次登上亞洲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運動會舞臺,並摘得金牌。在新浪微博亞運超級話題“中國健兒加油棒”的排名上,一度前七名中出現五位電競選手,頭名是《英雄聯盟》國手 Uzi(簡自豪),他的排名超過諸多奧運名將。

田野,1998年6月出生於雲南楚雄,遊戲ID:Meiko,EDG戰隊選手。2014年成為職業選手,從無名路人到站在世界冠軍的領獎臺上,他只用了四個月時間。

雖然記者熟記這些資料,但看到田野時,依舊有些意外。在常人心目中,愛打遊戲的少年多是常年泡在網吧中,邊吃泡麵邊敲擊鍵盤,臉上油光較重、不修邊幅。但記者面前的田野,身著黑色訓練服,身材修長,戴著黑邊框眼鏡,雙眼異常有神,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乾淨”。

“從沒想過自己能去參加亞運會,還獲得了金牌。能為國爭光,感覺特別開心和榮幸。”田野說。一旁的助教告訴記者,田野擔任隊裡的領隊及指揮一職,不僅要負責日常與隊員溝通,還要在緊張的比賽中,迅速作出正確決策。

田野說,隊裡基本每天12點起床訓練,一般會訓練到凌晨兩點,需要加訓的還會更晚,到早上五六點也不稀奇。“像田野今年就沒休息過一天。去年每個月還會給他們放假,今年一天假期都不會有。每天除了訓練,就是外出比賽。”助教表示。

田野說,當他決定高中休學去打電競時,家裡起初的態度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對,只希望他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等他在業內打出成績後,家裡人慢慢開始贊同,等他拿到亞運金牌後,更是以他為傲。

青少年要慎重選擇,這條路不好走

根據Esports Charts統計,在簡自豪所在的RNG俱樂部與田野所在的EDG俱樂部的對決中,網絡平臺觀眾峰值高達9500萬。與選手關注度成正比的是其收入。據瞭解,國內首家上市的某直播平臺以1億元的簽約費簽下簡自豪,其他一些知名選手,轉會費也達數千萬元。

“從一名職業電競選手走到今天,還可以在亞運會和大家一起為國爭光,我感到很興奮。一直以來的努力沒有白費,也消除了社會上對電競的偏見。”說起奪取亞運會英雄聯盟項目冠軍時,簡自豪這樣說。

簡自豪,網絡ID為Uzi,1997年3月出生於湖北宜昌,2012年接觸英雄聯盟,2018年獲得MSI季中賽世界冠軍。16歲出道,21歲拿到世界冠軍,這樣的成績讓他成為國內乃至世界上最有名氣的職業選手之一。

作為玩家口中公認的中國最具天賦的職業選手之一,簡自豪說:“十多歲剛玩遊戲時,家裡意見很大,去網吧裡抓我。一旦抓到就暴揍一頓。”但隨著電競產業發展壯大,以及自己不斷取得成績,家人和社會對職業選手的認同度越來越高。

職業電競和遊戲有什麼不同?簡自豪說,成為職業選手前,打遊戲是輕鬆自在的,現在打比賽更多的是一種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我們平時一起打訓練賽,然後分析國內外戰隊的戰術。打比賽需要有耐心,坐得住,要有創新思維,時刻保持好的狀態,和平時個人玩遊戲是完全不同的。”

他也坦陳,電競選手這條路並不好走,青少年要慎重選擇成為電競職業選手——職業電競對智力、反應速度、操作等有嚴苛要求,且訓練強度極大,一天至少要訓練14個小時。即便有這樣的天賦加勤奮,也不意味著一帆風順。

超大規模的電競產業園兩年後建成亮相南虹橋


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電競綜合體規劃圖。

目前,超過四成的電競賽事在滬舉辦,包括英雄聯盟職業聯賽、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DOTA2亞洲邀請賽等全球範圍內的頂尖電競賽事。國內知名度排名前20的電子競技俱樂部中,超過半數總部設在上海,如EDG、皇族等。為何各大電競俱樂部會紛紛落戶上海?電競產業憑什麼能在全國範圍掀起電競小鎮建設熱潮,甚至成為世界範圍內許多城市的新寵?EDG俱樂部負責人吳歷華認為,上海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以及極為豐富的文化娛樂資源。”

電子競技產業鏈的中心是電子競技職業賽事,圍繞著賽事整個產業鏈包括:賽事上游的遊戲研發、發行廠商;賽事中游的賽事主辦方、承辦方,電競俱樂部;賽事下游的媒體和直播平臺;最後是作為消費者的電競觀眾以及廣告商、贊助商。相對應的,電競產業的商業模式是生產賽事內容吸引流量 (觀眾),再通過門票、周邊商品(線下)和版權費用、廣告、贊助(線上)等形式變現。

根據艾瑞諮詢發佈的《2017年中國電競生態研究報告》顯示,從上游廠商到中游賽事、製作公司以及下游的俱樂部、直播平臺,擁有完善電競產業鏈的上海保持著自己的先發優勢。中國電競80%以上的公司、俱樂部、明星都集中在上海,多元化的優質電競相關企業紮根上海,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集群。

記者從騰訊電競獲悉,廣告主也開始漸漸重視電競消費群體,紛紛介入電競贊助。過去的電競賽事的贊助商往往是與遊戲聯繫密切的電腦硬件廠商為主。現在在最新的英雄聯盟世界賽中,贊助商除了傳統的硬件外設廠商外,還出現快消品以及汽車品牌。

此前,電競業作為新興產業,也面臨著專業人才缺失,缺乏明確的運營和管理體制等瓶頸。去年出臺的上海“文創50條”明確提出,鼓勵投資建設電競賽事場館,重點支持建設或改建可承辦國際頂級電競賽事的專業場館1至2個,規劃建設若干個特色體驗館。發展電競產業集聚區,做強本土電競賽事品牌,支持國際頂級電競賽事落戶。這對正在推進電競產業園項目落地的吳歷華來說,如同一場“及時雨”。

“上海要建立全球電競之都,我們也很受鼓舞。未來,EDG所屬的超競集團將在南虹橋地區建設電競產業園,其中有每天可容納萬人的電競綜合體,兩年後建成投入運營,總投資超百億元。”吳歷華說,目前國內有三億多的電競迷,卻沒有與這樣龐大市場相匹配的專業電競場館。而這個全新的電競中心,將囊括承辦國際頂級電競賽事的專業場館、電競主題星級酒店和電競主題文化博物館等,還將吸引國際電競俱樂部駐華辦事機構、國內外電競賽事聯盟機構等和行業領軍企業入駐。

短時間沒取得成績,很容易被換掉


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電競教練阿布在指導隊員。

“電競因為有了巨大的受眾群體,所以發展迅速,俱樂部的訓練和保障體系也越來越完善,有了專業的教練、按摩師、心理分析師等。”在電競教練圈內,1990年出生、做了五年數據分析師和戰隊教練的阿布,已算是“業內常青樹”。

阿布,原名姬星,江蘇徐州人,2012年畢業於鹽城師範學院聲樂專業,同年加入WE俱樂部任教練,獲得中國LOL歷史上首個世界冠軍,後帶領EDG戰隊奪得MSI冠軍,是中國唯一雙冠王榮譽在身的金牌教練。

“進入俱樂部,我從分析師做起。當時,行業裡還沒有所謂教練,更沒有數據分析師這個職業。”阿布回憶,自己入行之初,俱樂部還擠在上海大學附近的居民樓裡,拉網線訓練和對戰,完全是個“小作坊”。如今的WE俱樂部已佔據獨棟商務樓,在市中心有自己的訓練基地,擁有數以萬計粉絲,一度是業內執牛耳者。

電競教練做什麼?在阿布看來,某種意義上,這個“新職業”同傳統運動項目的教練並無二致,都要分析打法,研究戰術、比賽思路。“英雄聯盟其實很像籃球,五個位置都有不同分工,教練員就是在調配選手的戰鬥力,在不同情況下選擇不同英雄,選擇不同的打法。”

這一切拜電競行業的職業化所賜。阿布說,針對家長群體擔心的教育問題,電競俱樂部會承擔選手的健康、文化、禮儀等方面教育;EDG俱樂部下屬的超競教育有數個民辦本科院校,專門為選手的再教育做好鋪墊。

針對選手們退役後的再就業問題,阿布認為,現在的電競產業鏈很長,但缺乏專業人才。選手們退役後可以從事電競產業鏈上的其他職業,如去賽事運營機構、開電競工作室等。

而作為一名“冠軍教練”,阿布已感受到職業化的殘酷。“現在的電競教練員是一個急功近利、淘汰率高、流失率大的職業。”他說,“如果一名電競教練短時間內沒有帶領俱樂部隊伍取得成績,很容易就會被換掉。電子競技是一個只看第一,沒有人會記得第二名的地方。”

年入2000萬元?錢不是那麼好賺的


解放日報:國內前20電競俱樂部 超過半數選擇落戶上海


電競主播小蒼。

近日,電競圈知名解說禹景曦(若風)在微博公佈自己婚訊,引發網友圍觀。早在2015年,禹景曦便以年收入2000萬,高居電競主播榜首。

禹景曦,遊戲ID為Misaya若風,1992年10月出生於湖南邵東,前DOTA、LOL 職 業玩家,現任電競主播,畢業於湖南大眾傳媒學院。

與前幾年直播平臺剛興起時不同,現在的電競直播平臺的主播大多都有自己的經紀人,每天“上班”打卡(直播)的時間固定。像“若風”這樣的“大牌”主播,需經多層經紀人輾轉,才能約到他的午餐後時間。

“平時觀看我直播的觀眾大概在100萬人左右,偶爾峰值能達兩三百萬。與表演相聲、小品等娛樂節目類似,我在每次直播前也會有一些特別的設計和準備,比如會約好和哪些人一起進行遊戲中的排位賽,特別設置一些觀眾們感興趣的環節。”作為前電競職業選手的禹景曦說,職業選手和電競主播區別就是,做職業選手面對敵人時,只想著贏得勝利,現在要學會如何讓觀眾在觀看遊戲直播過程中,感到放鬆開心,出發點不一樣。

在知名女電競解說張翔玲看來,現代人普遍存在的孤獨感,使直播更能招徠人氣。張翔玲,1984年8月生於湖南長沙,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專業,前女電競職業選手、遊戲解說。被粉絲稱作“小蒼”的她,已入選湖南設立的“電競名人堂”。2008年,她曾以一名電競選手身份,擔任過北京奧運會火炬手。2015年,她成為直播平臺的電競主播。“我現在每天的平均觀眾在20多萬人,就像上班一樣,每天工作6小時,一週休息一天。”張翔玲說。

直播行業門檻低,一些成功案例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目光。但電競主播坦言,高人氣的基石是專業能力——2012年,禹景曦作為隊長帶隊獲得IPL5總冠軍,這是中國LOL項目第一個世界冠軍。他表示,做電競主播對先天條件要求非常高——換言之,錢並不是那麼好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