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方學堂《黃煌經方使用手冊》讀書筆記:001 半夏厚朴湯圖文

半夏厚朴湯古代治療咽中異物感的專方。

有理氣除脹、化痰利咽的功效,具有抗焦慮、抗抑鬱、鎮靜、催眠、促進胃腸蠕動、抑制喉反射等作用,適用於以咽喉有異物感乃至軀體感覺異常、腹脹、噁心為特徵的疾病。

【經典配方】

半夏一升,厚朴三兩,茯苓四兩,生薑五兩,幹蘇葉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金匱要略》) 【經典方證】婦人咽中如有炙臠。(二十二)

【推薦處方】

姜半夏或法半夏25g,茯苓20g,厚朴15g,幹蘇葉10g,生薑25g。以水700mL,煮取湯液300mL,分3~4次溫服。湯液呈淡褐色,稍辛辣。通常採用服3天停2天的方法。

【方證提要】

咽喉異物感,或口腔、鼻腔、胃腸道、皮膚等軀體有異常感覺者。

【適用人群】

形體中等,營養狀況較好,毛髮濃密,膚色滋潤或油膩,眨眼頻繁,表情豐富,常眉頭緊皺;

話語滔滔不絕,表述細膩怪異誇張,不斷地訴說軀體的不適感和異樣感,咽喉常有異物感,或黏痰多;

舌質無明顯異常或舌尖有紅點,或舌邊見齒痕,舌苔多黏膩;

多疑多慮,大多有較長的求診史,女性多見;有精神刺激、情感波動、煩勞等誘因。

【適用病症】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徵者,可以考慮使用本方:

(1)以咽喉異物感為特徵的多種神經症,如梅核氣、舌覺異常、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胃神經症、心臟神經症、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尿頻、神經性皮炎、腸易激綜合徵、心因性勃起功能障礙等。

(2)咽喉疾病,如咽炎、扁桃體炎、喉源性咳嗽、聲帶水腫。

(3)以吞嚥困難、嘔吐、上腹脹為表現的疾病,如厭食症、化療後嘔吐、食管痙攣、急慢性胃炎、胃下垂、功能性消化不良等。

(4)以胸悶咳嗽為表現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氣胸、胸腔積液等。

【加減與合方】

(1)如無生薑,可用乾薑10g替代。

(2)腹脹、嘔吐、噁心者,蘇葉可用蘇梗15g替代。

(3)焦慮失眠、腹脹滿者,合梔子15g,枳殼15g,厚朴15g。

(4)胸悶、腹脹、四肢冷、便秘者,合四逆散。

(5)失眠、眩悸者,合溫膽湯。

【注意事項】

(1)適用本方者的病情易反覆,情緒易波動,須配合心理疏導。

(2)孕婦慎用。

(3)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經方學堂讀書筆記】

本方的臨證心法:

抓住半夏人的以下特徵:配圖說明

營養狀況較好,膚色滋潤或油膩,或黃暗。形體並不羸瘦且以豐腴者居多。主訴較多而怪異,多疑多慮,易於精神緊張,情感豐富而變化起伏大,易於出現噁心感、咽喉異物感

、黏痰等。

脈象大多正常,或滑利。

舌象多數正常,或舌苔偏厚,或幹膩,或滑苔黏膩,或舌邊有兩條由細小唾液泡沫堆積而成的白線,或有齒痕舌。

半夏臉(如圖)

經方學堂《黃煌經方使用手冊》讀書筆記:001 半夏厚朴湯圖文

咽部已物感的延伸:

半夏證多集中於咽喉部位,比如噁心嘔吐、咽痛、失音以及咽中如有炙臠等,均是反映於咽喉部位的症狀,這些症狀表現每每在精神緊張、抑鬱、焦慮、恐懼時易於發作和出現;

此外,咳嗽、氣喘也往往表現為咽喉的不適;

可以將麻木感、冷感、熱感、堵塞感、重壓感、痛感、癢感、悸動感、失去平衡感、恐怖感、音響感等等都可以看作是半夏的異物感。

情感豐富多彩的表現:訴求多 ,言語時表情豐富,眼睛漂浮不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