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更完善的學生營養餐制度勢在必行

近日河南某小學供餐點發生“營養餐變素面”事件引發廣泛關注。雖然目前相關負責人已被撤職或免職,但是恐怕類似河南某小學實際菜品與實際供應現象不一樣的不算少數。營養餐關係到農村學生的切身利益,長此以往會影響到下一代的身體素質。絕對不能任由害群之馬中飽私囊,以學生的健康為代價來賺取昧著良心的錢。

建立更完善的學生營養餐制度勢在必行

自2011年以來,為了讓廣大農村學子能吃上免費午餐,國務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由中央財政每年撥款160億元,按每人每天3元標準予以補助。然而在現實中卻總是有人昧著良心在學生營養餐上動手腳、以次充好,吃回扣、缺斤短兩從孩子“口中奪食”(剋扣),簡直讓人憤怒。如類似品行不端,職能腐敗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除。

建立更完善的學生營養餐制度勢在必行

誠然在學生營養餐上動手腳,究其根本原因在於牟利。無論是學校還是第三方承包商都難辭其咎。公佈的包含雞丁、西葫蘆、蒜薹、大米粥的營養餐變成半碗素面,而且就發生在學校管理者眼皮底下,校長和老師和學生一起吃了嗎?為何視而不見?是默認還是疏於管理?

建立更完善的學生營養餐制度勢在必行

其實,中央在推行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之初,就預料到了該計劃實施過程中將會出現一些問題。前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曾表示,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絕對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是一件難事,難在如何防止貪腐行為,難在如何防止食物中毒。要確保把每一分錢都“吃”到孩子嘴裡,但從媒體披露情況看,近年來媒體上曝出一些地方的“營養餐腐敗”問題頻發,根本原因就是各種監督沒有跟上。這就需要一個公平透明的制度來保障,實施營養餐的當地主管部門和學校必須接受社會的廣泛監督,並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日常監管機制,是讓學生吃飽吃好。絕不能讓學校的營養餐成為一個走過場的形象工程,更不能讓它成為某些人眼裡的可以牟利的商機。此外,各級審計、紀檢等部門應加大對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監督力度,嚴查、嚴懲拿回扣和挪用專款的行為。只有建立健全制度,才能保證國家的每一分錢真正用在學生身上。

建立更完善的學生營養餐制度勢在必行

頭條首發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今日頭條:大鵬德瑞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