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與「斷「的大學問

“了“與“斷“的大學問

有些事情當了,有些事情當斷,二者不可混淆。

“了”是指完結,“斷”是指終止。

例如孝敬父母,只能“了”,奉養老人頤養天年,至死方休,這叫做“了”。

又如,如果認為吸菸是壞習慣,那麼就只有“斷”,立即終止。

這樣坐而論道,似乎了斷並沒有太大區別,實際上是互相對立的。

例如我們有一個目標,那麼達成,就是“了”,半途而廢,就是“斷”。這個差別,是不是很大?

凡事終須有了斷,但是終究是該了還是該斷?裡面學問很大,關係很大,不可不察。

譬如一人安度晚年,無疾而終,無悲苦憂懼,這就是了,叫做得天年,是大福氣。又如一人,操勞折騰,卒中猝死,這就是斷,德寡福薄,徒留嘆息。

“了“與“斷“的大學問

又如姻緣,只能了,不可斷。恩愛纏綿,當相守百年,相伴一生,這是一種了。或者實在不行,那麼和平分手,不計前嫌不留怨恨,這也是一種了。事實上很多人做的卻相反,因愛而聚,因恨而散,在一起不消停,分開後不甘心,各自在對方心裡種下怨恨的毒草,雖然永不相見,可是想起來還恨得切齒。這樣的話,看似已了,其實未斷。

但是誤交損友,就必須斷,莫求了。損友者,損人利己之人也。但凡不了,總是惦記著佔你便宜,斷了就是,不要去想著改變他。小人均不可推心置腹,故斷便是了。

但世事複雜,如泥潭,孽緣違緣,牽扯糾結。

於是有以了為斷、以斷為了之法。

何謂以了為斷?應對的是無法割捨的痛苦。例如討厭工作,但是為了生存不得不工作。討厭上司、同事或者客戶,卻又不得不應付之類。心念為斷,但是行為似了。心中不願,不必流露,在機緣未成時,仔細應付,裝做奉陪到底的樣子,一有機會,及時撒開。

何謂以斷為了?應對的是求不得之苦。心有所念,卻無法成就時,就只能如此。不管傾心於人還是事,都是如此。機緣未到,就裝作這個事情不存在,一旦有機會,立刻下手。追女撩漢,買房炒股,都是靠這一招。

了斷二字,各有妙用,當深思而慎行。

“了“與“斷“的大學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