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最近接觸到一位家長,據他反映他家孩子已經上四年級,但寫作業還是沒有養成好習慣,寫一會玩一會,一拖就是大晚上的11點多,孩子睡眠嚴重不足,有著嚴重的黑眼圈。

孩子做作業寫得慢,磨蹭,是真的慢……陪孩子寫作業也成了一部分家長的老大難題,但是他們也沒有找到其中原因,家長抱怨,孩子也不好受。

當然,孩子寫作業養成良好的習慣,不僅完成作業效率高,還會讓家長省心不少!

今天,整理了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深入地來看孩子作業寫得慢有哪些原因造成,讓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又有哪些妙招呢?

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孩子作業寫得慢?這7個原因別忽視!

1. 條理性差,做題沒順序

一會兒找找橡皮,一會兒找找鉛筆,一個小時的作業量卻要花兩個小時甚至更多。一會兒寫幾道語文題,一會兒再去做做數學題,不按照順序來。

2. 追求完美,喜歡使用橡皮

有的孩子作業做得很工整,可是速度慢,字一不整齊或者不乾淨,就會馬上擦掉重寫,如同強迫症一般。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橡皮綜合症”。

3. 對學習不感興趣,學習基礎差

有的孩子本身學習基礎就差,很多知識點沒有消化吸收,做作業自然費勁。

4. 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過多

寫作業總東看西看,磨磨蹭蹭。一會兒玩橡皮,一會兒吃筆頭,一會兒咬手指……寫一會兒就溜達一圈,注意力不集中。

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5. 協調性差,一說都會一寫就錯

思維比較快,問題能答對但寫得慢。做作業經常寫錯、漏寫、跳字甚至串行,有時寫了擦,擦了又寫。

6. 故意磨蹭

有些父母給孩子額外佈置作業,導致孩子故意磨蹭。這時的“磨蹭”成了對抗額外負擔的一條對策。孩子開始是有意識的慢,但久而久之,就漸漸養成磨蹭的壞習慣了。

7. 父母教育方式太嚴厲

“趕緊去寫作業去吧。”“認真寫,好好寫……”“寫不完今天就別吃飯。”當父母用這些語言和孩子溝通時,他接收到的信息是:被命令、被控制。他已經本能在抵抗了。當一個人發自本能地去抗拒一件事情的時候,取得良好結果的幾率也就微乎其微。

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15個妙招讓孩子高質量完成作業

1. 和孩子設計一套家庭作業日程表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設計一個可長期執行的“家庭作業日程表”,要非常清晰地把規則制定下來。比如,放學的第一件事是做作業、娛樂時間不能超過一個小時、每門作業完成後可以休息15分鐘等。通過長期規劃幫孩子養成做作業的好習慣。

2. 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鼓勵規則

目標的制定從短期目標開始,如認真完成作業、不磨蹭等;也可從中期目標開始,如期中考試成績、一個月內做作業的認真度。不管孩子制定什麼目標,充分尊重並幫助他執行即可。

3. 做溫而堅定的執行者

孩子的作業中,家長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合理並嚴格執行。當孩子進步時,不要吝嗇給他的鼓勵和肯定(但是要儘量避免物質獎勵)。

4. 準備“作業計劃完成本”

可按照不同學科,分條記錄好每天要完成的作業,及時提醒並對照。完成則打勾,未完成則用紅筆畫圈,並調整到之後的學習日程中。

5. 確定好做作業的順序

家庭作業很多,有不同學科的,在程度上有容易的,有難度較大的。家長可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給孩子一些建議,一般原則是先從孩子喜歡的學科開始,先完成比較容易的家庭作業,這樣有助於孩子完成更大難度的作業的挑戰。

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6. 創造“私人學習空間”

給孩子創造一個相對安靜獨立的學習環境。家長切記來回走動,大聲喧譁,不要在孩子身邊玩手機或平板。也不要孩子做完一題就評判,打斷孩子的思路。

7. 善用小鬧鐘

根據孩子的作業總量和做作業的效率,估算出做作業需要的時間,讓孩子在寫作業之前上鬧鐘,鬧鐘在孩子完成作業的期限前10分鐘響起。

8. 規定時間沒有完成立即停止

給孩子確定一個作業完成的最後時間。今天作業如果沒有完成,明天還要完成更多的作業。以後,孩子就會抓緊時間完成了。

9. 督促孩子時應注意措辭和態度

告訴孩子寫作業是自己的事情,家長要拿捏好分寸。如果今天完成不了作業,明天的學習計劃會增加,通過這樣的引導,讓孩子認識到,

有責任去承擔自己的行為所造成的後果

10. 把作業當成考試

讓孩子把作業當成考試來完成,承諾孩子按考試要求做完作業後,可以幹自己想幹的事情。“考試”結束後,還可以給孩子“判卷子”,這樣孩子寫作業的速度不僅會快許多,準確率也會提高。

11. 注意細節,培養好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比如,怎樣的握筆姿勢能把字寫得又快又好;怎樣用不同顏色的筆在課本上做標註和筆記;怎樣寫數字和公式,既清晰美觀,又很快;寫作文之前先在草稿紙上列提綱等。

這些妙招你沒學到,孩子做作業拖拉真慢,和自覺差太遠!

12. 避免給孩子消極的暗示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不要給孩子傳遞消極的非語言信息,這樣會給孩子設定負面的基調,比如皺眉,嘆氣,瞪眼和其他消極的非語言信息,這些都是非常具有殺傷力的。特別是有些孩子會非常敏感,這樣只會增加做作業的緊張氛圍。

13. 注意勞逸結合

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時間的限制,做作業的時候,不要磨磨蹭蹭,如果孩子覺得特別乏味,要適當調整和休息。如果一個晚上做好幾個小時的家庭作業,的確效果低微,建議好好分析其中的原因,尋求好的解決方案。

14. 不要為你的孩子完成家庭作業

有的家長從頭到尾幫助孩子完成家庭作業,這就“越俎代庖”。這種做法只會讓孩子對你產生依賴感,特別是你幫助孩子完成一項難度較大作業的時候,這種破壞性會更大

。如果孩子的確不能完成某一個作業題目,你要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或者給老師寫一張邊條解釋情況。

15. 不要先關注答案是否正確

很多父母會追求“零錯誤率”的習慣,如果孩子某一道題做錯了,就會顯得非常生氣。這裡建議家長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相反,你要關注孩子是怎麼解決問題的,怎樣拼對單詞的。只要你關注了這些“小勝利”,就會激發孩子去挑戰更大困難的積極性。對於不確定的答案,要平靜地對孩子說:“我覺得,如果你回去檢查一遍,你或許會有不同的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