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在宋朝,梅花最盛。宋人推崇梅花為“天下之尤物”。

林逋,是愛梅人士中的代表人物。他隱居於西湖孤山植梅、養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逍遙自在。

林逋《山園小梅》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被譽為是描寫梅花最妙的詩句,寫盡月下梅花之淺香神韻。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梅花香氣幽淡清雅,深受宋人所喜。在古人創作的花味香方中,與梅花有關的香方最多。

古人用香講究香與季節的美感,會隨著季節的更替焚用不同的香。春天伊始,最應景的“時令香”非梅花香莫屬,劉秉忠《焚勝梅香》詩曰:

春風吹滅小檠釭,夢斷爐香結翠幢。

簷外杏花橫素月,恰如梅影在西窗。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詩中描寫了古人在春天焚梅花香的情景。劉秉忠焚用的“勝梅香”,在宋代《陳氏香譜》中有收錄,是以歌訣的形式記載:

丁香一兩真檀(降真白檀)半,松炭篩羅一兩灰,熟蜜和勻入龍腦,東風吹綻嶺頭梅。

歌訣中描述了制香的材料與比例,勝梅香成分以丁香、檀香、降真香為主,加入煉蜜做成香丸、香餅。點燃時,其香彷如初春時節,急驟東風中吹卷而來的梅花芳韻。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用香也注重香與四季的關係。

日本平安時代的“六薰物”,就是隨著季節的更替製作的六種薰香,其中對應春季的香也是梅花。

平安六薰物 / 梅花:沉八兩 佔唐一分二朱 甲香三兩二分 甘松一分 白檀二分三朱 丁子二兩三分 麝香二分 薰陸一分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以上兩首梅花香方,所用材料都沒使用梅花,這是古人合制梅花香的特色,用各種香藥模擬梅花的香韻,其香氣是神似多過形似。洪芻《香譜》記載“梅花香法”:

甘松、零陵香各一兩,檀香、茴香各半兩,丁香一百枚、龍腦少許,右為細末,煉蜜令合和之,乾溼得中用。

甘松、零陵香、檀香等香藥,如何組合成梅花的香韻?董說的《非煙香法》中有很詳細的解釋:

梅花冷射而清澀,故餘以辛夷司清,茴香司澀,白檀司寒冷,零陵司激射,發之以甘松,和之以蜜,其香如梅,而名之曰梅影。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南宋詩人曾幾有詩《返魂梅》及《諸人見和返魂梅再次韻》,詠頌以香料合制的梅花香。

徑菊庭蘭日夜摧,禪房未合有江梅。

香今政作依稀似,花乃能令頃刻開。

笑說巫陽真浪下,寄聲驛使未須來。

為君浮動黃昏月,挽取林逋句法回。

方回《瀛奎律髓·梅花》引曾幾《返魂梅》詩,注:“此非梅花也,乃制香者合諸香,令氣味如梅花,號之曰返魂梅。”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返魂梅,也叫“韓魏公濃梅香”,在宋代是十分有名一款合香。香學大家黃庭堅形容此香“如嫩寒清曉,行孤山籬落間”,感覺濃梅香的名字未能彰顯梅香幽清,並將其改名為而“返魂梅香”,又稱“藏春香”。

黑角沉半兩、丁香一分、鬱金半分(麥麩炒令赤色),臘茶末一錢、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即韶粉是),白蜜一盞。

右各為末,麝先細研,取臘茶之半湯,澄清,調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鬱金、次入餘茶及定粉,共研細,乃入蜜,使稀稠得宜,收沙瓶噐中。窨月餘,取燒久則益佳,燒時以雲母石或銀葉襯之。

此香窨藏的時間越久香味越好,焚時不宜硬火,需用雲母片或銀葉隔火。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除了梅花香,以梅為名的香方還有野梅香、臘梅香、江梅香等,各種梅香均屬不同香型,各有獨特香韻。

黃亞夫野梅香,以降真香為主香。與以沉香為主的梅花香相比,野梅香更為甜膩。

黃亞夫野梅香:降真香四兩、臘茶一胯,右以茶為末,入井花水一椀,與香同煑,水乾為度,篩去臘茶,碾降真為細末,加龍腦半錢和勻,白蜜煉熟捜作劑,作丸如雞頭大或散燒。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江梅,是一種野生梅花,又稱野梅,《範式梅譜》記載:

江梅遺核野生,不經栽接者又名直腳梅,或謂之野梅。凡山間水濱荒寒清絕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痩,有韻香最清,實小而硬。

在宋人眼中江梅就如同宋人的品格一樣放任不拘,瀟灑自在。李邴《漢宮春》詩曰:

“瀟灑江梅,向竹梢疏處,橫兩三枝。”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模擬野生梅花的“江梅香”與“黃亞夫野梅香”的香型不同,江梅香更多了些山林之氣。

古人制作江梅香,捨棄了名貴的沉、檀香料,以零陵香和丁香為主,《壽親養老新書》中記載有“江梅香”歌訣:

人人盡道是江梅,半兩丁香一分茴。

更用藿零俱半兩,麝香少許是良媒。

江梅香用料與組方與古香方中的“春消息”類似,王欣的《青煙錄》中就把此歌訣改名為“春消息”。王欣評價春消息:

雖不能以幽遠勝,爐中常得此氤氳之,尤絕勝山林窮四合。

山林窮四合也是一種合香,關於山林窮四合可查看:深山高居,爐香不可缺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在醫家《東醫寶鑑•雜病篇》中記載,製作“六香膏”時篩除的渣滓可做薰香之用,也被稱為“江梅香”。

白檀香一兩,沉束香一兩,丁香一兩,零陵香一兩,甘松香一兩,八角香一兩,上為粗末,入三升蜜中浸之,封口。

經七日或十日,取出於火上微溫,下篩去滓,乃入三柰子細末物錢、小腦末三錢、冬瓜仁細末七兩或十兩,攪勻,再下疏篩,貯器中用之。其滓作團,於火中燒之甚佳,謂之江梅香。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臘梅並不是梅花,前者屬於臘梅科,後者屬於薔薇科。《範式梅譜》載“臘梅本非梅類,以其與梅同時,香又相近,色酷似密脾,故名臘梅”。

臘梅引起人們的注意要比梅花晚,但臘梅花開較梅花更早,且香氣較梅花更烈,一經發現,竟令人們嘖嘖稱奇。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陸游當年收到友人贈送的十枝臘梅,驚呼“甚奇”,在詩中讚道

“與梅同譜又同時,我為評香似更奇”,奇字表達了他對臘梅的激賞。

古人制作臘梅香,與梅花香相似。以沉香、檀香、丁香為主:

沉香、檀香各三錢,丁香六錢、龍腦半錢、麝香一錢,右為細末生蜜和劑爇之。

沉香與丁香相合而轉成臘梅的清幽之氣,加上蜂蜜的花味與龍腦的幽涼,臘梅花暗香隱然欲出。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山家除夕無他事,插上梅花便過年

過年時,古人用梅花插花,作為“歲朝清供”,給居室增添生機和喜氣。

這個春節,不妨用插梅花、焚梅香的形式賀歲,在梅花隱逸的香氣中感受春意的萌生,為寒節增添一絲春意。

焚一爐梅花香,感受春意萌生 | 香道

關注微信香道:xiangdao100 發現香與生活的美好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